第199章 高朋满座
第199章 高朋满座
五月的第二周,东京王子酒店热闹非凡。
今天是松本制造上市前的说明会,也就是进行路演的日子。
如此重要的一天,松本制造所有部长级以上高层,以及星海集团全部领导,早早的西装革履来到会场。
“会场都准备好了吗”
都市白领丽人气息十足的林清浅推了下平视镜框。
“设备正在调试,预计半个小时后可以完成。人员方面,收到邀请函的客人,预计半个小时后将陆续登场。”
“嗯!”青年点点头,然后简单整理了下自己衣容后吩咐道:“那我们一起去前面看看。”
“嗨!”
女孩依旧保持着严肃的表情,快步跟上青年脚步。
会场礼堂的正前方,有一块巨大的投影仪,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调试中。
此时投影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面面没那么高清,但也能勉强一看。
同时为了照顾到尽可能多的与会者,礼堂两侧也有很多大屏幕做分屏。
竹下雅人简单巡视一圈,然后直奔舞台中央。
“设备方面没什么问题吧”
“没问题,现在投影技术还算稳定。”
松本制造的产品非常简单,看上去一目了然个。
因此在产品展示方面,松本制造只需要吹嘘一下,产品物料方面的高大上。
比如说公司的王牌风雅旅行箱,采取的就是纳米级材料、高分子材料、太空合金材料。
这些东西专业人士不屑一顾,但用来说服普通用户,效果会非常好。
“嗯,ppt一定不能出现差错。”
这是松本制造第一次公开亮相,不要求一炮而红,但必须保证不出现差错。
今天可是会出现很多媒体的,他们的眼光很挑剔。
如果出现投影问题,又需要大笔的车马费堵住记者和媒体的嘴。
至于有没有媒体敢于曝光
那基本不可能。
这倒不是松本制造有这个面子,而是兴业银行地位太高。
这种涉及到钱的简单小事,没有媒体敢和兴业银行对着干。
“是,竹下会长!”
松本制造找的专业会场布置公司领导,恭敬的回应。
“舛冈桑,等他们完成调试后,你帮忙检查一下。”
“没问题。”
虽然自己从事的是芯片设计行业,但没关系,一法通百法通。
投影仪这么简单的东西,难不倒舛冈富士雄这个电子领域的博士毕业生。
竹下雅人站在主席台上,心情微微有些复杂。
如果可以的话,他更希望公司不上市。
青年最推崇的是华为模式。
自己占据少量股份但拥有公司控制权,员工占据公司大多数股份,从而保证公司的战斗力。
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趁着日本股市大吹泡沫,市盈率高到夸张的阶段,赶快进行套现操作。
等股市泡沫破裂,股价跌到市盈率10倍以下,再重新将股票买回来,巩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嘛,这样也不错。”
竹下雅人期待的扫视一圈,确认一切正常,重新回到回台等待。
时间进入到晚上6点半,陆续有看起来朴实无华的汽车停在王子酒店外面。
然而从车子里下来的不是知名大手企业董事,就是某些投资机构的负责人。
很多人都互相熟悉,下车时不免简单的寒暄几句。
这也是他们今天参加松本制造路演的重要原因。
投资与否还要看松本制造的画饼技术够不够厉害,能与众多精英进行交流,就已经不虚此行。
而一些早早抵达的记者,也没有放过这大好机会,早早掏出相机进行拍摄。
相信明天各大报纸,绝对不会缺少头版素材。
松本制造今年的10亿美元预期利润,在后世确实不起眼。
但这是1988年,别说是年利润10亿美元的公司,就连年利润超5亿美元的公司,都非常罕见。
松本制造在没有太大泡沫的美国上市,市值也很容易达到150亿美元的高度。
竹下雅人作为松本制造的负责人,自然早早站在大厅接待四方宾客。
陪同他一起的,是兴业银行丰岛章男、长信银行横田文武、山一证券长野英明,三位股票承销负责人。
他们三人,在待人方面,甚至比竹下雅人还要热情。
因为今天的路演,对于三家来说将是股票推销的大好时机。
他们豪气揽下松本制造30%的股票发行份额,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尤其是横田学长,压力最大。
如果股票卖不上价格,他就要被调到清水衙门坐冷板凳。
至于丰岛师兄和长野师兄,虽然代价不会有这么高,但也别想窥伺公司社长宝座。
正在竹下雅人和旗、第一劝业来人交谈之际,远远地迎来几位老熟人。
“抱歉,失陪一下。”
小小的告罪一声后,竹下雅人快步走上前。
“竹下前辈、小渊前辈,没想到二位这么早就过来,实在是有失远迎。”
这可是当下日本首相,以及未来的日本首相,一点都不能怠慢。
“这是学弟第一家上市的公司,我俩自然不能错过。”
“学弟客气了,早点晚点没什么太大区别。”
为了避嫌,竹下登和小渊惠三,自然没有松本制造的股份。
但这不代表,两个人在松本制造没有利益。
两个人的亲属有在松本制造工作的,两个人的政治募捐活动,松本制造从来没有缺席过。
单单是今年上半年,松本制造就为包括竹下登、小渊惠三在内的早稻田政客,捐资30亿日元以上。
现在松本制造,已经成为早稻田一系政客最大的单一捐款方。
当然,除了早稻田一系政客。
东京、庆应等学阀的政客,松本制造同样有捐款。
只不过没有早稻田那么多,那么广,更看重资历和潜力。
这时,刚刚来到会场的nec总裁关本宏忠,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看来,我们这位竹下会长,确实得到了早稻田一系丰富的政治资源。”
“应该是。这可能也和早稻田在经济领域比较欠缺有关。”
富士通公司总裁,笑着点点头。
虽然早稻田大学有很多知名公司创始人或负责人,
比如索尼的井深大、任天堂的山内博。
但总的来说,早稻田在经济领域地位比较低。
不仅逊色老对手庆应,也远不如东京大学、一桥大学。
竹下雅人这位异军突起的早稻田大学新一代经济领袖,很自然的得到早稻田一系学阀成员的全力支持。
“现在确实比较欠缺,未来就不一定喽。”
“早稻田的毕业生那么多,早晚都会超过我们。”早稻田为什么能在政治领域崛起,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早稻田统治出版传媒领域。
有各类新闻媒体,帮助早稻田学子进行政治宣传。
第二,日本经济的腾飞。
没错,日本经济腾飞,也是促使早稻田在政治领域崛起的关键因素。
日本经济腾飞后,很多东大毕业的学子发现,进入政府机构,乃至成为政客。
不仅会更累,赚钱也没有大手公司多。
很多人不想活的那么累,于是就选择相对轻松一些的大手公司。
于是乎,东京大学的毕业生。
开始减少进入公务员行业,减少对政治领域的投资。
第三,学生人数。
学生人数,同样是一个大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早稻田规模大,靠着数量的优势,实现竞争优势。
前世早稻田毕业生在经济领域的井喷,就有这一因素影响。
一桥大学在这方面就差一些。
本来一桥大学的如水会,在经济领域远远超过早稻田的稻门阀。
但一桥大学走的是精英路线,招生规模有限。
时间一长,在经济领域就有点竞争不过稻门阀。
当然,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那就是资源充足。
一桥大学有日本最高的就业率,并且基本都是大手企业。
就算是在日本最糟糕的泡沫破裂时期,一桥大学毕业生都不愁找工作。
不像早稻田和庆应,规模太大,就有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这也算是有一得必有一失。
“说起来,这位小渊桑,很得首相大人心意啊。”
“应该是,很多重要场合,两个人都会联袂参加。”
小渊惠三,竹下登最喜欢的部下,也是他最器重的部下。
前世小渊惠三因病去世后不久,竹下登深受打击,不久后也跟着黯然离世。
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有多么亲密。
小渊惠三不仅是竹下登的心腹,还是他的政治继承人。
21世纪竹下派的逐渐没落,小渊惠三的突然离世,占据非常关键因素。
竹下派没有了合格的继承人,剩下的能力都不太足。
要知道,自田中角荣开始,竹下派就占据日本政坛绝对主流。
除了少部分个人能力出众的政治家,大多数首相都受到田中——竹下的制约。
结果小渊惠三去世后,短短几年,竹下派就失去了政治影响力。
连续20多年,一个首相都没出现。
送走nec和富士通的总裁后,竹下雅人惊讶的看着眼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戴着副茶色眼睛的中年人。
“山内前辈,欢迎欢迎。”
红白fc机上线后,山内博在游戏行业的地位如日中天。
他虽然给任天堂送去请帖,但也只以为那边会派个副手过来。
没想到,山内博会亲自到访。
“竹下学弟,任天堂也有负责投资的子公司。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我们双方可以达成合作。”
山内博很看好这位小学弟,觉得松本制造的股份,可以成为传家宝一样的存在。
就算遇到了什么风浪,也能在学弟的带领下,轻松驶出泥沼。
“当然,十分欢迎山内前辈的投资。”
“不过日本股市现在吹的很大,如果可以的话,山内前辈多多关注我们的行动。”
竹下雅人以后和任天堂打交道的时间很多,所以想着小小的提醒一下。
当然,就算没有此次山内博的突然来访。
未来日本股市崩溃之前,他也会在自己成功撤出之后,小小的提醒一下关系亲密者。
这样双方的联系,才会更加紧密。
至于别人不信怎么办
自然是凉拌。
他已经给出提醒,到时候依旧执迷不悟,那竹下雅人也没办法。
其实不仅是关系亲密者,
在星海投资成功撤出股市后,就连星海集团的员工们,他也会及时进行提醒。
这是提升员工忠诚度的大好时机,必须要有所准备。
重量级的客人一位接着一位,竹下雅人四人忙的不可开交。
不过除了青年自己,其余人都乐此不疲。
这么好的机会,可不容易碰到。
这也和公司规模有关。
松本制造从事的行业确实不起眼,但就是赚钱,市值自然会非常高。
它有点类似于未来的小灵通技术。
2000年的时候,小灵通已经落后于时代。
但就是这样一个华为瞧不上眼的落后技术,帮助中兴实现对华为的反超。
如果不是任正非及时醒目,说不定中兴科技已经完成对华为的超越。
很多时候,技术不关键,合适才是重要的。
小灵通技术就是如此。
它诞生于话费很贵,手机也很贵的时代。
然后凭借着便宜的话费、便宜的设备,占据非常广大的市场。
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日本等少量发达国家,都曾使用这一技术。
因此,拥有很多小灵通技术和专利的斯达康公司,才能在某一阶段超越卖铲子的思科。
说起斯达康,很多人可能没有印象。
但说起那张富有传奇的吊图,很多人应该都有印象。
一个大胡子男人,一手按着马芸、一手按着马画藤。
未来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强力的两位巨人,都被他轻松拿捏。
那个人叫吴英,斯达康的负责人。
当时在中国科技领域,地位远远超越任正非等人的巨佬。
不过斯达康成也小灵通,败也小灵通。
公司沉迷于小灵通的辉煌,最终没能转型成功,被淘汰在时间的长河中。
这也正常,
走出舒适圈说起简单,但要做得好,是真的困难。
只有大毅力者,才能完成战略的转变。
从而让公司活出第二世,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