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生意不能太精明
汽车刚刚驶入松本制造地界,竹下雅人便远远的看到,在大门口处等待的小林博明一行人。
司机如同往日一般,安稳停在他们身边。
小林博明也重复昨日动作,恭敬的打开车门。
“会长,铃木社长,下午好!欢迎视察松本制造。”
青年下车后说:“小林社长,你也好,接下来麻烦你了。”
“哪里,这是我的荣幸。”
小林博明谦卑的微微鞠躬,一点也没有平日的霸气侧漏。
两人简短的打过招呼后,前松本制造社长,现星海集团副社长铃木善介,笑着走到小林博明身边。
“小林桑,工厂的道路很干净,以后要继续保持。”
“是,老社长的教诲我们始终牢记。”
铃木善介任职松本制造管理期间,最重视的就是工厂卫生,因为这是公司的脸面。
而脸面,在客户不熟悉公司之前,往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很多客户都会因公司比较干净卫生,选择进行初次尝试。
给松本制造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你们两个,这么严肃干嘛。”
“走,我们在工厂简单的转一圈。”
有段时间没看工厂了,他现在想要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这样在股东大会上,才可以更加的从容不迫。
他不允许松本制造第一次全体股东大会,出现任何大的瑕疵。
“嗨!”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竹下雅人夸奖道:“工厂很工整,看来跟着日立公司学了不少东西嘛。”
松本制造之前的扩张速度太快,所以在管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后来,青年想到华为往事。
最终找到日立这个工厂经营的典范,花钱进行学习。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起码公司看起来流畅许多。
小林博明露出佩服的表情,然后坦然的说:“是的,稻和盛夫社长不愧是经营之圣。”
“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工厂管理方面的知识。”
竹下雅人认可的点点头,
“挺好的。如果还有不足,可以继续花钱学习。”
“是,会长大人。”
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青年只是简单的转了一圈。
至于更具体的细节,股东大会过后了解也不迟。
反正松本制造的工厂就在这里,也不会跑掉。
“我们今天来的目的,酒井秘书已经说了吧。”
“是的,相关材料我已经准备好了,社长随时可以查看。”
“那就好,走吧。”
“嗨!”
松本制造这边的内容,要比总部的更加详实。
不仅有拉杆式旅行箱方面的销量、收入、利润,还有更具体的合作方销量。
比如沃尔玛,去年就销售300多万件,是松本制造在全美的第一大销售渠道。
至于老牌的凯尔斯等大型中心商场,销量陷入到瓶颈,已经不再增长。
这也和他们的未来近似。
一个依旧在高速发展,一个开始原地踏步。
不过沃尔玛,现在依旧以低端市场为主。
中高端旅行箱,主要是在奢侈品专卖店销售。
这点和日本有着很大不同。
风雅和疏影,在日本的销售渠道更广。
不仅奢侈品专卖店、商场、大型超市,甚至连个别街边精品小店都能卖出部分。
只能说,日本人现在根本不把钱当钱,过于挥金如土。
“预计今年还会有20%以上的增长率,准确吗?”
“合资工厂的规模和工艺技术不断进步,很容易实现这一目标。”
当下拉杆式旅行箱还是卖方市场,松本制造生产多少,就可以卖掉多少。
可惜,这种好日子很快就会到头。
预计明年或者后年,拉杆式旅行箱就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
当然,松本制造没必要太过担心。
风雅和疏影,已经在全球中高端市场树立起品牌效应。
欧洲以外国家的有钱人,甚至只认风雅品牌。
至于低端产品,松本制造就更不怕了。
有合资的申城箱包厂在,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在价格方面竞争过。
“注意一点,中高端品牌不要盲目扩张,经济形势有点不好。”
“请会长放心,我们的产能
主要是低端产品。”
“嗯,那就好。”
了解完产量,青年翻着资料再次问道。
“我们日本这边的工厂,低端品牌还是保持年产量800万吗?”
“是的,主要是安排新生,依旧那些手艺不够稳定的。”
培养新人,对于一个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而低端生产线,就是培养新人的最好选择。
即使生产的箱包出现问题,也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毕竟便宜没好货这种想法,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
“我们工厂今后招人应该会很少吧?”
“是的,现在工厂已经趋于稳定,基本是退休多少人就招募多少人。”
中高端市场有限,增长速度很慢。
所以日本这边的工厂,今年根本没有增长计划。
招工数量,自然也不会很多。
不像申城那边的合资厂,依旧在大建特建。
预计明年,年产量就会超过日本这边。
“工厂现在还实行三班倒政策吗?”
“是的,会长有什么想法吗?”
小林博明总觉得自家会长话里有话,心里好奇的不得了。
“没什么。”
竹下雅人摇摇头,继续低头看资料。
他确实想要改变三班倒生产模式,加大招工数量。
但不是现在。
他要在1993年之后的就业冰河期,进行工厂整改。
到时候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有工作,帮助国家解决问题,还能提高自家工厂的员工素质。
日本泡沫破裂之后,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
绝大多数日本人,都以为是短期现象,依旧纸醉金迷。
直到1993年,日本人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群众不再盲目消费,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积极干涉。
但日本泡沫的毒实在太深,政府就算救也难搞。
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上面,更是极端严峻。
最严重时期,甚至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这还是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基建政策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政府的大规模投入,单靠企业的力量。
估计大学生的就业率,会跌到40%以下。
没办法,企业只能勉强保住自己,根本无力在本国继续扩张,自然减少本国的招聘规模。
松本制造如果在就业冰河期逆势大规模招工,绝对会获得大量的声誉。
并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员工。
当然,这样做也有缺点。
企业的利润,可能会缩减许多。
但没关系。
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危机,没有股东敢反驳。
同时,这样做还有个非常大的好处。
树立起松本制造不可动摇的品牌地位。
到时候就算有品牌想要进攻日本高端市场,也很难获得认可。
小林博明见自家会长看完行李箱方面的资料,忍不住小声尝试性的问。
“会长,我们的能量饮料在司机群体中很受欢迎。”
“您看,什么时候上市会比较合适?”
经过几次小规模投放,小林博明已经意识到能量饮料的前途。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能量饮料大规模化生产,提一提萎靡不振的股价。
虽然股价下跌是大势,但他还是想反抗反抗。
“上市,名字取好了吗?”
松本制造已经为能量饮料想过多个名字,但竹下雅人总感觉差点意思。
他希望,名字可以更加的醒目一点。
“您觉得,岩浆这个名字怎么样?”
住下雅人认真想了想,摇头否决说:“嗯,不是太好。”
累了困了喝岩浆,总觉得怪怪的。
“那,脉动呢?”
“脉动?”
竹下雅人挑起眉头,没想到大家会想出这样一个,他十分熟悉的名字。
“可以,就这个吧。”
脉动这个名字确实比较好听,青年很干脆的点头同意。
随后他又问:“生产方面,都规划好了吗?”
小林博明听出会长的潜台词,顿时大喜过望。
他连忙笑着回应,
“都准备好了,我们收购了几家中等饮料公司。”
这一次股市大跌,也算是助攻了松本制造一把。
原本不想卖
的饮料公司,也都爽快同意交易。
当然,条件是价格保持不变。
松本制造为了能成功收购,也不得不走一次索尼的凡尔赛路线。
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值多少,那么它就值多少。
股市下跌,根本就无所谓。
虽然这样做会多花冤枉钱,但效果确实非常好,也更容易达成目的。
这方面的方面例子就是未来的雅虎。
本来雅虎可以轻松拥有脸书,从而占据社交市场。
但雅虎因为脸书有麻烦缠身,选择进行压价。
这彻底激怒脸书,最终交易告吹。
就算雅虎事后进行挽救,选择提高价码,人家也不卖了。
所以有的时候,做生意就要像索尼一样豪爽点。
太过斤斤计较,很多时候会失去更多。
竹下雅人点点头,“那好,上市的事情,现在就可以进行准备。”
“然后7月的时候,正式在美日两国上线。”
七月和八月,是北半球最热的时间点,大家工作的时候最容易犯困。
吃到嘴里才是真。
“1%的交易佣金?”
四家投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抹兴奋。
年前完成股票销售任务,就能多获得1000多万美元的利润。
对于四家投行来说,这钱基本等于白赚。
“没问题,我们山一证券可以接下。”
随后,高盛、大摩、野村证券也先后答应这一要求。
“对于在座的实力我还是非常认可的,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因为竹下雅人在交易方面的慷慨大方,几方很快敲定合同。
竹下雅人虽然对需要支付2.5%的佣金肉疼不已,但想到能顺利逃出泡沫危机,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时间拖到年后,价值52亿美元的股份,很容易变26亿,甚至是16亿。
股市在恐慌的环境下,必然形成踩踏事件。
港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股市低点的时候,公司市值经常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也就是年利润10亿美元的大公司,市值也只有60多亿。
李超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就是靠着港股这种恐慌心理。
公司市值降低到市盈率10倍以下的时候,开始缓慢买入股票。
公司市值提高到20倍市盈率以上的时候,开始缓慢卖出股票。
一来一回,就可以赚取大量钱财。
当然,日股比港股成熟,公司市值一般不会恐慌的降低到市盈率7倍以下水平。
但降低到市盈率10倍左右水准,还是大概率发生的。
三井商社、三菱商社都有过类似情况,松本制造也很难例外。
估计公司市值会从现在的260亿美元,直接缩水到100亿美元水平。
合同顺利签订后,自然要举行宴会庆祝。
依旧是老地方,依旧是最奢华的配方。
“竹下会长,可以单独和您聊聊吗?”
宴会进行到一半,大家自由交谈的时候,保尔森走到竹下雅人身边。
“保尔森先生是吧。没问题,稍等片刻。”
青年先是欣然应下来,然后对自家副社长菊野晋次说:“你也去忙吧,可以多陪陪老朋友嘛。”
“会长,没必要这样。”
菊野晋次平静看了眼不远处正和吉野得郎聊些什么的山一证券代表,没有一点想要炫耀的心理。
他在星海投资已经获得想要的一切,干嘛要活在过去。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先失陪了。”
“嗯,会长您忙。”
两人来到一处附近没人的地方后,保尔森主动开口说:“麻烦竹下会长了。”
“小事。”青年爽朗的笑了笑,然后略微有些疑惑的问:“不知保尔森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如果我能办到,一定会帮忙。”
保尔森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用肯定的语气反问:“竹下会长卖出这么多股票,是准备投资美股吧。”
青年没想过能隐瞒到高盛,很干脆的点头承认。
“没错,我很看好美股的未来。尤其是半导体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