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买房记
开业当晚。
酒楼人流量更甚,可能是因为中午名气稍微打出去了点的缘故。
晚上的轩鼎楼座无虚席,甚至门口还有顾客排不上座位的。
钱度一整天都在这边守着,晚上李青山和武青青寻了过来。
前面实在是没位子,钱度给他们带到了后院。
“委屈委屈,今天人流量有点多,下次给你们弄个包厢。”
李青山听着,连忙摆手笑道:“这哪算委屈了,能在后院吃饭,一般人想来都来不了呢。”
“那个小武,过来写下菜单。”钱度招呼了声在院子外面剥葱的学徒。
武大业听见叫声,麻溜起身,迎了过去。
学徒三个月,这一天下来,他发现指望这期间能学点掌勺的本领,想都别想了,他现在连菜刀都摸不上。
一整天不是剥葱洗菜,就是倒污水帮着端盘子。
罗福才也是一直板着个脸,要不是他老娘听小道消息,提前告诉他这是师父在考验他们,指不定心里多腻歪呢。
过去看着李青山和武青青,男帅女靓。
模样上看着没差几岁的年纪,人家在这儿坐着吃饭,他却是个剥葱点菜的。
心里难免有落差,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心性也坚韧。
武大业知道,自己只有做好现在的手头工作,三个月后正式拜罗福才为师,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厨师这行业在哪儿都吃香,一个好的正宗川菜师傅更是,更别提还有师徒门派传承。
这小子的热情劲儿到是让钱度多看了两眼,那葱一剥一整天,考验的就是耐性。
一整天下来,刚开始还好,时间一长,就有两个小子在后面浑水摸鱼。
他一出现,立马躬身干活,人一走,又松散了下来。
这样的别说罗福才不满意了,自己这个大老板看着更不满意,第一天就受不了了,要是剥个三年葱那还不疯了。
跟李青山唠了一会儿,点好菜,钱度又去了前面。
一整晚直至十点,送走最后一桌客人,开业第一天才算圆满结束。
所有人脸上冒了一层油光,疲惫又有些兴奋。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工作的地方生意不好,这里可不是国企,个体经营生意不好的话,说辞就给你辞了。
伙食饭有棒茬粥配馒头,或者过水面,有个肉卤子。
钱度沿着碗边嗦粥,眼睛盯着柜台的账单。
一整天下来的营业额是三百七十五块钱,这还是打了七折的缘故,正常价来说就是五百多块钱。
先不算人工,抛除掉肉、菜的成本,估摸着能有个两百多块钱。
王小飞在一旁,他先一步看过,有些兴奋道;
“等恢复原价后,咱们一天少说能盈利个三四百,一个月下来怎么也能上万了,没想到饭店这么赚钱,一天赶的上所有热干面分店赚的钱了。”
钱度朝着碗边吹了吹气,道:“饭店是饭店,小吃店是小吃店,不能比,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也没规定热干面店不能买点其他东西吧,早晨的包子豆浆,中午再加个炸酱面,都可以嘛...”
“主打招牌还是热干面,只不过让顾客多了些可选择的种类。”
钱度觉着棒茬子粥挺香的,不知道是自己饿的原因还是什么。
见着王小飞不说话在思考,他又道:“像大栅栏那边就算了,地方小卖个热干面就成,鼓楼、三庙街和平安里都能加些吃食,也不要多,先加个一两样就行。”
轩鼎楼十点半彻底打样,罗福才就住在了后院。
小老头儿有家,只是忙了一天了,岁数大了,不想来回折腾的跑。
钱度也没多说什么,骑着车麻溜往回蹬。
九月初。
一连几天轩鼎楼在饭点的时候,都是爆满状态,这也让钱度彻底松了一口气。
怕就怕开业那会儿的状态是昙花一现,好在是他想多了。
这几天钱度经常过来,刻意观察下,发现基本上每天都有脸熟的回头客。
旧人拉新人,酒菜的口味正,口碑就好,
人传人,让钱度连发传单的小妙招都省了。
就在快开学的前两天,让他心心念念的四合院,终于来了消息。
钱度先去方元海家碰面,又驱车转至东西六条胡同。
京城四合院群规模最大的,除了什刹海的南锣鼓巷,就是东四西四这两个地方。
方元海谈到东四的时候钱度还很陌生,直到说出史家胡同的时候,心里才了然。
这地儿可是著名胡同,后世外地人进京旅游必打卡的地方之一。
东四六条胡同就在史家胡同的旁边。
左拐右拐转进一条巷子里,终于在最后一家院门外停下。
院门紧闭没上锁,不用方元海招呼,跟着的司机小赵上前敲了敲门。
方元海侧身对着钱度开口道:“房主不在这边住,是提前打好了招呼在这儿候着的,待会儿价格你狠狠往下压就成了。”
没一会儿功夫,门被打开,年迈的老红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出来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头,留着胡子,板着脸,扫了一眼在场的人,目光最后落在了方元海身上。
“跟我进来吧,先看看这套院子。”
来的路上,方元海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套院子,毕竟他也是只从电话里听来的。
三进四合院,妥妥的大院儿。
其实还没进,钱度看着门口外面的门栋和小腿高的门槛就知道了。
这种院子规格不低,以前怎么也得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才能住的地方。
一进院刚进去是块儿大石头雕刻的山水影壁,前面修了个小池子,应该是让养鱼的,可惜不住人早干巴了。
整个一进院就是倒坐房,老早以前专门供门房下人和牲口住的地方,还有个凉亭空地,上面长满了荒草。
跨过拱门,一整个二进院的全貌才算映入眼帘。
和他现在住的小四合院最大的不同就是,面积大了,而且楼房游廊的建筑雕刻感觉更精致,更大气了些。
院子里一左一右有两棵树,左边的是海棠树,右边的是枣树。
海棠的树龄极大,从树干就能看出来,树干高耸粗壮,枝条蔓延参天,连着墙外面的槐树倒影遮了将近半个院子。
右边的枣树个头显得就有些小了,不过上面密密麻麻的红枣儿很是诱人。
老头儿带着钱度他们前前后后仔细逛了一圈,三进四合院,占地面积七百三十三平米,建筑面积六百三十三平米。
中院也就是二进院面积最大,其次是后院,从右侧穿过葡萄藤遮盖的走廊,景色豁然开朗。
后座房,一处小假山,院落贯穿整个空地的池塘,上面还修着过人的小桥。
余下的地方是草地和铺满鹅软石的石子儿路。
钱度不知怎么的,看着干瘪的池子,瞬间想到了故官池子里的金鱼。
前前后后逛完,几人站在中院的正厅里,屋里空荡荡的,除了木地板扣不走外,全给搬空了。
老头儿全程话很少,除了介绍必须介绍的,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
“这院子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接了水龙头,电路也都是好的,家具这两天我全搬走了,如果你们看着满意,过户后可以直接搬进来。”
方元海看向钱度:“怎么样?这院子满不满意?”
“还成,挺不错的,大爷,您给个价儿!”
老头儿诧异的看了眼两人,他只是接到信儿今天要有人过来看他的院子,看得上会出钱买下来,原本以为方元海是拿话的,没成想正主是一直被他忽略的小年轻。
“嗯...这院子保存的非常完好,几乎没有需要修缮的地方,如果你们喜欢的话,三万块钱怎么样?”
都不用跟方元海眼神交流,钱度直接摇了摇头。
道:“贵了大爷,这年头有几个能拿的出三万块钱买院子的,我们诚心买,您也愿意卖,再降降。”
老头儿看向钱度:“那你说个数儿,我听听。”
“一万五。”
钱度直接对半砍,这是他之前跟父母逛街的时候学的妙招,只要讲价,甭管离不离谱,先对半砍总归没错的。
“呵,”老头
儿那副死鱼脸终于扯了扯,笑道:“你这价在整个四九城要是能买到这种院子,我这么大岁数算是白活了。”
方元海也在一旁听着嘴抽了抽,好小子,让你压,没想到这么狠,这是往‘大动脉’上招呼啊。
七百平的三进四合院,按现在的市场行情,一万五真的少了。
钱度笑呵呵的掏出烟,递过去一根笑道:“您一张嘴就要三万,总得让我压压吧,一万五不成那就再加点,一万八怎么样?”
老头儿摇了摇头,“低于两万免谈,甭管是谁联系的,谁来了都不好使。”
钱度顺坡下驴,抢着开口道:“那两万就两万,这个钱我挤一挤还是能掏出来的。”
“你小子少扯那没用的,在我面前玩聊斋,”老头儿没好气的说了一句,想了想,又叹了口气。
总归还是要卖人一个情分的,而且面前这个年轻人看样子能掏出大钱来,妥协道:
“两万二,少一分免谈!”
方元海在一旁不冷不淡的插了句:“别不谈啊,两万二听着多不吉利,这样吧,折个中,两万一这价格也算公道了。”
你从哪儿听出来两万二不吉利的?
俩老头儿眯眯眼对视了一眼,好半天掰扯,最后还是两万一千块钱拍板。
钱度听着欣喜不已,总归是赶在开学之前找见院子了,这四合院讲真的他是真喜欢。
地段好,位置静谧,院里的建筑环境也不错,妥妥的捡着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