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淀的
雨夜的指纹暴雨如注,像是上天打翻了无数个墨水瓶,将整座南华市浸泡在浓稠的黑暗里。南华路老巷深处,青石板路被冲刷得油亮,泛着冷冽的水光,仿佛一条蜿蜒的黑色丝带,缠绕着这片沉睡的老城区。巷口的路灯在雨幕中晕开一团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了半米见方的地方,更显得周围的黑暗愈发深沉。林岚蹲在拉起的黄色警戒线内,雨水顺着她藏蓝色的警服帽檐不断滴落,在下巴处汇成细流,又顺着脖颈滑进衣领,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她却像是毫无察觉,右手紧握的手电筒光束穿透浓重的夜色,精准地落在墙根处那枚诡异的血手印上。血手印呈五指张开状,指尖朝上,仿佛有人临死前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墙上留下的控诉。暗红色的血迹在雨水的冲刷下已经有些模糊,边缘晕染开淡淡的红痕,如同水墨画中刻意晕开的笔触,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诡异。这是本月发生的第三起凶案,受害者都是独居的老人,致命伤均在颈部,伤口整齐利落,像是被某种极其锋利的刀具瞬间划开。现场没有任何强行闯入的痕迹,门窗完好无损,屋内也没有打斗的迹象,唯有这枚始终如一的血手印,像一个嘲弄的符号,固执地烙印在每个案发现场的墙根处。“头儿,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身后传来实习警员小张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的声音,打破了雨夜的沉寂。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平板电脑,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另一只手不停地抹着脸上的雨水,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惶恐。林岚缓缓站起身,动作沉稳而干练。雨水顺着她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勾勒出她紧抿的嘴角和深邃的眼眸。她接过小张递来的平板电脑,指尖触碰到冰凉的屏幕,下意识地缩了一下。屏幕上并排放着两枚指纹的放大图像,左侧是刚刚在现场提取到的血手印指纹,右侧则标注着“民国二十三年,南华公寓谋杀案”。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两枚来自不同时空的指纹,每一道纹路都严丝合缝,甚至连最细微的分叉和断点都完全一致,仿佛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的同一面墙上留下的印记。林岚的呼吸猛地一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从事刑侦工作十五年,破获过无数棘手的案件,见过各种各样的巧合和诡异,但从未遇到过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民国二十三年,那是八十七年前,一个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年代。一枚来自八十七年前的指纹,怎么可能出现在现代的凶案现场?这简直超出了常理的范畴,像是某个荒诞不经的科幻故事。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多年的刑侦经验告诉她,越是诡异的案件,背后往往隐藏着越简单的真相,只是暂时被表象所迷惑。“确定没有搞错吗?”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小张用力点头,语气肯定:“技术科的同事反复比对了三次,还调用了省厅的数据库进行交叉验证,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枚指纹,确实和民国二十三年那桩悬案卷宗里的指纹完全吻合。”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那桩悬案的受害者,也都是独居老人,致命伤同样在颈部,现场也留下了一枚一模一样的血手印。”林岚的眉头拧得更紧了,她再次看向屏幕上的指纹图像,仿佛要透过这冰冷的屏幕,看穿那尘封了近百年的时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相似到这种地步,就绝不是巧合那么简单了。“保护好现场,让技术科再仔细勘查一遍,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是墙根周围,一寸都不能漏掉。”林岚将平板电脑递回给小张,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威严,“我回局里一趟,去档案室看看那桩民国悬案的卷宗。”“是,头儿。”小张用力应道,看着林岚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才长舒了一口气,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转身投入到现场的保护工作中。林岚驱车穿过雨幕笼罩的城市,车窗外的霓虹灯在雨水中折射出迷离的光影,像是一个个跳动的幽灵。她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那两枚指纹的图像,以及小张刚才的话。民国二十三年的悬案,同样的受害者群体,同样的作案手法,同样的血手印指纹……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不敢想象的可能:这两起相隔近百年的凶案,或许是同一个人所为。这个念头让她不寒而栗。一个人怎么可能活近百年?又怎么可能在两个不同的时空犯下同样的罪行?难道真的存在时空穿梭?林岚甩了甩头,试图驱散这些荒诞的想法。她是一名警察,信奉的是证据和逻辑,而不是这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回到市局,办公楼里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走廊上,勾勒出忙碌的身影。林岚径直走向位于办公楼最深处的档案室,那里存放着市局自建局以来所有的案件卷宗,其中不乏一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档案。档案室的门是厚重的铁门,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铁锈,推开时发出“吱呀”的沉重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进门,一股浓郁的樟脑味和纸张腐烂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这是时光沉淀的味道,带着一丝陈旧和神秘。室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盏老式的吊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了一排排高耸的铁柜。铁柜上积满了灰尘,有些柜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露出里面暗沉的金属底色。林岚走到标着“民国档案”的区域,这里的铁柜比其他区域的更显陈旧,柜门上的标签大多已经模糊不清。她戴上手套,开始逐一翻找。指尖划过冰冷的柜面,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