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新的创收之路!

  江火让两个村子,每家每户都至少派一个代表过来开会。

  等人齐之后,他朗声说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有几件事情要宣布的。”

  “第一件事情,是庆祝咱们村子的路通了,也代表着大家伙的日子越来越好。”

  话音落下,掌声经久不绝。

  江火脸上带着笑意。

  等掌声减小之后,才接着说:“第二件事情,就是上次说的关于第一阶段开荒土地肥沃程度的。

  前几天已经检验过了,所有人的都合格,现在当众发放十块钱的奖励。”

  这下子掌声就更加大了,且都是发自内心的。

  你跟老百姓打交道不要说那些高大上的东西。

  直接给实惠,是最好的。

  这十块钱对于王顺来说无关痛痒。

  但是对于别的村民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了。

  有了这十块钱,可以大大的改善生活,对未来也更加带有憧憬。

  王铁一家子也来了好多个人。

  看到大家伙都有钱,就他没有,十分的眼热。

  不过他也不敢在这样的场合搞事情。

  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把王顺全家给臭骂了一遍。

  在他们心中,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一切罪责都是因王顺而起。

  等把钱都发放下去之后,江火又说道:“第三件事情,是分配到每家每户的任务。

  待会会给你们每家每户发放一株柿子树幼苗。

  要求是种植到可以结柿子为止。

  这是为了防止万一哪年灾荒,干旱之类的,大家伙不至于饿死。”

  众人都是点点头,对这个要求没什么意见。

  众所周知,柿子树耐寒、耐旱,对土质需求很低。

  随便什么犄角旮旯都可以存活。

  “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江火的声音拔高了许多:“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大家伙创造更多的收入。

  所以经过我们的商讨之后,决定挖地造池塘。

  挖地、鱼苗所需要的费用由我们来出。

  而喂养则是由所有村民来负责。

  等鱼长大之后,所卖出去的钱,就按照大家的贡献进行分配......”

  江火尽量用简单的方法来阐述清楚规则。

  就是用贡献分。

  每个月,分成十个时段,三天为一个时段。

  村民每两户人家轮流对鱼进行喂养。

  贡献一斤青草,得一点贡献分。

  贡献一斤玉米(蔬菜、红薯)之类的,得三点贡献分。

  这个模式还是挺不错的。

  也是实打实的可以为村民们创造收益。

  在江火仔细的讲解了之后,大家伙都没什么意见。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至于选址,则是在王家村村口左侧。

  那里天然就有一个很大的坑。

  只要进行一些改造,引水入池塘,再投入鱼苗就可以了。

  王顺全程听完江火的安排后,默默的点头。

  此人能力极强!

  也是一心为民。

  只要村民们好好配合,等明年大家伙的收入绝对会暴涨。

  会议结束,大家各自散去,脸上的笑容完全掩盖不住。

  王顺也继续上山了。

  在上山的途中,遇到干树枝之类的,都会顺手捡起来,放在下山的路上。

  要是他这趟从山上没有什么收获,就可以顺便把树枝带下去。

  总之不能空手而归就是了。

  到达深山外围,王顺脸上露出笑容。

  小灰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基本上五次过来,有两次它都会等着王顺。

  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止是小灰一个,它还带着四个小狐狸。

  一只灰色,一只黑色以及两只纯白色的。

  小灰一见到王顺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身后的四小只也跟上,瞪着一双懵懂好奇的眼神看着王顺。

  “这些都是你的孩子啊。”王顺蹲下来,尝试着摸了摸四只小狐狸。

  小灰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撸了一下这四个小家伙之后,王顺起身就朝着深处走去。

  今天就没有什么目的,能弄到什么就是什么。

  或许是因为前段时间的运气过于好。

  导致王顺在深山里面逛了几个小时,收获寥寥无几。

  没办法,王顺就只能去先前发现的那片山药地,挖了三四十斤的山药回去。

  布置的大小陷阱也都没有捕捉到什么。

  “嘿,有个鸟窝。”

  王顺眼尖,看到一棵树上有一个很大的鸟窝。

  几只幼鸟探出脑袋来,叽叽喳喳的。

  树不高,王顺就爬上去,把鸟窝弄下来。

  里面刚好五只小鸟。

  弄下来,小灰它们一人一只。

  今天野味没弄到,就没办法给小灰它们吃什么好的。

  幸好还掏了个鸟窝,不然跟了王顺几个小时,啥都得不到。

  “我要回去咯。”王顺对小灰说:“你们也抓紧回窝去吧。”

  小灰滋滋滋的叫了几声,意思是它知道了。

  王顺笑了笑,小家伙越看越可爱。

  下山的路上,顺带捡了一二十斤的干柴回去。

  家里面的柴火也不多了。

  主要是前面几次弄到野猪,光是烧水就不知道耗费多少柴火。

  “哎呦,挖到那么多山药回来啊。”王妈一看今天的收获,笑呵呵的说:

  “吃不完那么多,拿来做成山药糯米条吧。”

  王顺说好。

  把山药油炸后裹上糖浆,撒一点芝麻,口感脆甜软糯。

  王顺小时候吃过几次,味道至今都忘不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工作人员送来了两棵柿子树幼苗。

  自家后院已经没地方种了,王顺就在院子前挖了两个坑。

  往里面放了点复合肥,倒入水,再将幼苗栽种下去就完事了。

  门前一左一右,像是两个门神一样。

  江火还是很有远见的。

  在现在粮食还勉强够用的前提下,让每家每户都种植最少一棵柿子树。

  种的还是两到三年就能结果的早熟品种福田柿子树。

  这样万一哪一年收成不好,每家每户至少有一棵柿子树,起码能保证基本的生存。

  不至于发生动荡之类的。

  如果没有发生粮食减产,柿子也可以采摘下来,去卖,补贴点家用。

  以前村子里的人不敢种植,是因为被那个敌对村子搞破坏。

  现在江火亲自出面,那个村子就不敢再搞破坏了。

  “轰隆隆...”

  忽然,一阵巨响传入王顺耳中。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