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画穿黄山两只跳舞的鱼

第241章 航班失事

沈千帆忙创作的时候,突然无意间听到沈父沈母说要出趟差。

她这才猛地想起来,自己从古代汪道长等人那带回来的礼物,忘记给大家分发了!

“爸,妈,这是我去道观给你们求的平安符、辟邪符,你们经常出门,随身佩戴,可保平安。”

沈千帆把礼物送出去,怀着忐忑的心情。

也不知道这些礼物,合不合沈家人的心意?

平安符,护身符,辟邪符?

沈父沈母愣了愣。

帆帆怎么想到送他们这些?

他们虽然平时不信这个,但,沈千帆很少给他们送礼物。

今天孩子第一次送他们东西(上次的黄山毛峰茶不算),当然喜出望外,高高兴兴地收下来了。

沈母还特地做成了项链,和沈父两人一人一个,挂在了脖子上。

并到沈千帆面前来展示一番。

“好好好,我们随身佩戴。”

沈千帆很高兴。

就怕自己的心意不被重视,弃如敝履。

结果没有想到,沈父沈母如此高兴,还这样珍而重之。

她不由发自内心笑道:“洗澡的时候可以摘下来。”

一家人听到都忍不住笑。

在场其他人也都人手一份沈千帆送出的礼物。

最后到傅玄。

前面没有他的份,他就乖巧无助地坐在那里等待。

沈千帆故意道:“怎么了?不高兴?以为我没有给你准备?”

傅玄故作无所谓。

“没有。”

沈千帆轻轻推推他。

“好了,全家人都有,连你妈妈那份都有,哪能少了你的?”

傅玄眼睛亮了。

他就知道,她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给忽略?

“真的?我不信。”

沈千帆勾唇。

“你敢不信?那我不给你了。”

她故作拿出一半,又要收回。

傅玄慌忙来接,一把就拿在了手里。

他嘴角咧开,笑意满面,帅到无边。

“你不给那我就自己拿!”

看着两个年轻人你追我夺的嬉戏,感情很好,沈父沈母会心一笑,放心地出门坐飞机去了。

不久后,沈父沈母所乘坐的飞机航班失事的新闻传来。

沈家人全都惊了,急忙去打听情况。

家庭微信群一下就炸了。

可发出去的消息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一家子的心情如坠冰窖。

沈父沈母会不会已经?

这边监狱里的沈知书正在放风,电视新闻里播放了这条消息。

“……目前,有关部门和救援队已赶到当地,正在积极搜救。”

积极搜救?

再怎样积极搜救,也救不出来!

上一世她记得搭乘这趟航班的所有人,无一幸免,全死了。

只要想到到头来沈千帆竹篮打水一场空,沈父沈母一死,沈氏群龙无首,亲戚企图瓜分沈氏,沈氏陷入内讧。

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到时候沈千帆还能好?

沈知书就忍不住哈哈大笑,眼泪都被她笑了出来。

“沈千帆啊沈千帆,你活该!谁让你不来见我的?你就等着痛失双亲,变成孤儿吧你!哈哈哈哈哈。”

沈千帆的微信家庭群突然变得热闹。

久久没有消息的沈父沈母,突然发起了视频。

“孩子们,我们没事,我们没坐那趟飞机,临时遇到了一位故友,被拉去山里旅游吃饭了,那边没有信号。”

看到沈父沈母平平安安,还和之前一样。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你们……吓死我们了,以后去哪里,记得及时报备一下啊。”

沈父沈母表示歉意,说以后一定及时报备,回去给大家带礼物,给大家压惊。

又特别夸了沈千帆。

“这次啊,多亏了帆帆送的平安符、护身符、辟邪符。我们准备登机的时候,你们猜,发生了什么?”

沈家人全都期待地看着沈父沈母。

“发生了什么?”

沈父沈母也没有卖关子:“我们挂在脖子上的平安符突然自己发烫,烧成了灰烬!这还不是最神奇的,你们知道,最神奇的是什么吗?”

沈家人个个都很捧场。

尤其是沈子轩,眼睛瞪得铜铃大:“是什么?”

沈父沈母说:“这些护身符竟然没有伤及我们分毫,真是太神奇了!”

沈家人:“哇,好神奇啊!”

没有人认为沈父沈母是在夸大其词。

都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带着的平安符、护身符、辟邪符。

帆帆送的礼物,太宝贵了!

这么灵验,一定要保护好了。

沈千帆见果然护住了沈父沈母,再次庆幸送对了人。

道长出品,果然必属精品!

旅游居家必备品,这又多了平安符、护身符、辟邪符呢。

下次得空穿梭过去,再买一批回来。

沈父沈母接着道:“然后我们就在机场碰到了故人。你们知道吗?当时机场候机的人很多,我们居然就遇上了。你们说,这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沈家人纷纷赞同。

对!

说起那个故人,沈父记得,对方已经故去了多年,但那天却突然出现在机场候机,他也是格外出乎意外。

沈母说:“然后我们就跟着他进山了。”

说来也奇怪,刚进山,沈父沈母佩戴的辟邪符也一个个自己焚烧成了灰烬。之后离开那里,恢复了信号,那位故人的踪迹却再也找不到了,也是古怪。

沈父后来便托人去寻,确认对方的确已经过世了多年,留下遗孀和儿子,生活过得很不易。

沈父沈母知道以后,很是一顿唏嘘。

知道故人之子擅长种植香菇木耳,品质上乘,只是卡在运输和销路上面,沈父便给予了扶持。

从山里运输香菇木耳到城里,解决了运输问题。农副产品质量上乘,所以一经沈父相助,很快就被大超市订购,直接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后面生意越做越大,母子俩的生活终于扭转。

沈千帆再得知消息时,沈父的这位故人之子已经自己开了个小企业,娶了媳妇,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并邀请沈父沈母沈家人聚餐,表示感谢。

又过了两个月。

沈千帆终于将《父子凿天梯》、《鳌鱼驮金龟》、《黄帝采药处》、《一线天》、《茶女红》、《百丈泉》、《虎徒弟》……创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