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解困惑
他一夜未眠,天不亮便出城外,备了三辆马车在城外官道上等候。
他不知韦映璇是否会来,却将出远门一应吃喝用品携带齐全。
此刻,人静静站在道旁树下看东边,内心却像浪花拍打的海岸,时而静时而乱。
他想阿忠前日传回来的话。
“韦二小姐虽未给准话,但奴才见她模样十分亲切,满面含笑,就知晓她对您印象极好,定不会出城躲避,您只管等着陛下赐婚。”
照阿忠所说,她便不会来。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他站的越久,心里反而越轻松。
偶尔有车经过,激起官道黄土飞扬,他平日洁癖惯了,今日竟也无暇注意,未浑身不舒坦。
待漫天黄土落下时,他转身看枝头上的花,看身边草叶上的晨露。
他有心情仰头看碧空中偶尔飞来的燕子,闻着空气中弥漫槐花香气。
神经渐渐不再紧绷,也觉出清晨美好。
直到——城门口一辆马车缓缓而来,停在他不远处。
车厢帘被掀开。
一双绣鞋刚踏出,他唇边的笑意便凝固了。
她还是来了。
不愿在她面前露出失落与懊丧,他勉力打起精神上前。
“可想好去何处?”
她戴了帷帽,他便很庆幸看不见她的眼。
韦映璇未答,只道:“我今日想去翠鸣寺,不知可否邀您同行?”
董昭一愣。
他先应声:“好。”
又问:“你可用了早饭?”
翠鸣寺数千级台阶,十分陡峭,马车无法在陡峭台阶上行走,须得慢慢爬上去,若未吃饱饭便无体力上山。
韦映璇点点头,“出府前用过了。”
她顺势提起翠鸣寺斋饭,“我听远哥儿提过不止一次,那里斋饭极好吃,我却还未尝试过,今日若有机会要试试。”
竟是说家常的语气,声音里有笑意。
董昭眼里有淡淡疑惑,他一直以为韦映璇不喜求神拜佛,未想到她今日竟突然提出要去。
那寺庙是王老夫人捐建,他每月都去小住几日,有时听大师念佛经讲佛法,有时无目的,仅仅只为听听钟声。
两人分别坐了车去山脚下。
到山脚下,下了马车上山,韦映璇身旁跟着齐妈妈,阿忠则跟在董昭身边。
清晨太阳不烈,但走着走着腿脚便开始疲惫,鼻尖沁了汗水。
快到半山腰时,韦映璇停下来喝水。
她和齐妈妈都气喘吁吁。
董昭气息未乱,停下来,回头望她。
喝水便要摘掉帷帽,他看了她今日第一眼。
既熟悉又陌生,是他印在脑海里的样子。
他不自觉问出口:“离京后可是打算去南边?”
韦映璇心中好笑,朝他摇摇头,“并不。”
山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董昭看着她鲜活面庞,心湖泛起涟漪。
像有什么化开了,有些甜,更多却是苦涩。
他收回目光,垂了眼皮轻声问:“可定好带多少护卫?你一女子出城要注意安全,阿忠近来无事,我让他陪你一同离京。”
韦映璇嘴角几不可察上扬,“还未计划过。”
她突然出其不意地问:“你曾说过你执拗,若有心愿未完成,便会一直惦记那件事。”
“是,我惯常如此。”
“你是否想过,也许那件事并不重要,只是因为未达成,才总叫你惦记。
因而你会不自觉上心,在这过程里,其实你对此事早已失了本心,只将那件事当做目标,完成它不会令你更喜悦,只会叫你解脱。”
并非如此。
董昭被她一番推测问的一怔,想反驳时她已先一步上台阶。
他一路上心里像梗着似的,面色凝重。
到翠鸣寺门口,突然转了身拦住她:“不是执念,是真心。”
齐妈妈一个踉跄,险些绊倒在门槛。
“夫人!老奴先进去上香火。”着急忙慌走了。
韦映璇:“……”
她耳朵一热,也赶忙匆匆前行。
董昭声音却在她身后响起。
“有些人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就像这寺中香火,一旦点燃便会一直燃下去,寺中人不会让蜡烛熄灭。”
阿忠一头碰在门板旁柱子上,“咚”得一声。
公子总算剖白内心这是好事,只是为何说出的话却土土的,不似平日文雅?
而且,这是他能听的吗?
他也急忙道:“奴才去后厨问斋饭。”一溜烟走了。
韦映璇这下不止双耳发热,脸蛋也腾地热起来。
她明明未将话说透,他竟然听出她的困惑!
三言两语将她疑惑解除,她也不必再含含糊糊。
她定了心思道:“我今日出城,只为了寻机会对你提此一问解我困惑,方才听你解释,我便再无其他顾虑了。”
匆匆撇开董昭进殿去。
她是女子,自然不好意思将答应赐婚的话说的太直白。
韦映璇入殿里拜佛,她虔诚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闭目请愿。
董昭在院中静立,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
他心里惶惑,暗暗揣测她到底如何想,究竟是出城还是不出?
住持缓缓走来,含笑看他:“善哉善哉,莫为情所困,有缘之人便是过程艰辛,历经千难万难最终会相遇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