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城郊之约
这一日里,他在西府留半日,吃过午饭便来韦府见韦映璇。
晚饭是在韦府上一起吃。
若碰上韦禛也在,饭后他总要拉着韦禛说许多话,请教许多问题。
韦禛对他的教导,偏重于点拨他如何在储君身边做人做事。
“京郊每隔五六年便发大水,六年前皇帝忍无可忍,要治理城外滨河,如何治理?大臣各抒己见,分成几派互不相让,朝堂成日硝烟弥漫。”
“我见皇帝眉头紧锁,便知晓他看不上朝臣给的方略,只是他暂时也未想好更好的治理方法。”
“我便默默告了假,去弘文院藏书阁,整整六日我宿在藏书阁,每日只睡两时辰,我仔细翻阅《水经注》、《史记河渠书》、《水道提纲》,了解全国大小河湖、各个流域水道形势,地质、气候特点。”
“有了这些水利知识做基础,我又翻阅《治河方略》、《运河经》学习前人治水宝贵经验,而后,我胸中有了关于治水的严谨构思。”
“次日朝堂上,我拿出一套完整攻略,从目标到方略完完整整,其中涉及朝廷多方部门协调,细致到人员安排,以及河渠堤坝修建细则,无不条理分明。
皇帝看后,神色激动,拍手叫绝,亦惊艳了一众同僚。”
“皇帝当即破格提我做治水副指挥,协同工部河道总督一起治水,自那日后,朝堂关于治水一事再无争执。”
“你道为何?因为我已拿出最优解方案,我的方案珠玉在前,衬得他们一个个似门外汉。我以实力叫他们闭嘴,是凡有尊严,也不会再行‘半瓶咣当’之蠢事。”
“远儿,你需早早认清一个道理,鸟儿立于枝头不落,并非因枝条结实,而是凭借它自身翅膀来的底气。”
“你现在与大皇子相处甚笃,然你要心中明晰,你能坐到这个位置,是因你的实力。你日后在这个位置上多久,是否还有更大的作为,靠的不是大皇子与你的交情,而是你的实力与品格。”
远哥儿大受震撼,“二叔祖,远儿明白了。”
他竟也有了体悟,对韦映璇道:“往日我读书,常读到勤能补拙,刻苦努力,这些话于我来说却并不深刻,我知晓学习当然需要刻苦,却只是知晓,书本上单薄字句远不如二叔祖点拨我时说起的经历直观震撼,二叔祖有今日成就是努力得来的,我十分崇拜他。”
又道:“董夫子和裴夫子教我道,二叔祖教我术,我此生有这么几位优秀长辈教授我,十分圆满,我定要好好努力,不辜负他们对我期许。”
韦映璇也笑着说自己的见解:“道是全局,是长远,是你心中认定不变的准则。术则是你做事的方法手段,二者同样重要,你二叔祖和你讲这些,全是他历年做事得来宝贵经验,你要好好体悟消化,知行合一,化成日常举止,才是真的于你有用了。”
她和远儿聊到这些时,微风吹来,带来院子里花香入鼻,十分惬意。
齐妈妈从二门进来,“夫人,阿忠来了,送来大包小包的,人在外头候着,说是董公子还有话让他传您。”
韦映璇连忙去外厅见阿忠。
“韦二小姐,这些全是波斯菊制成的,香囊、药包、茶包,还有波斯菊种子配了荞麦壳亚麻籽制成的枕头。”
韦映璇想起董昭曾说过要制作波斯菊香囊,哪里想到送到手之物竟翻了倍。
她忙道谢:“多谢赠予,回去后代我谢过你家公子。”
董昭前后帮她与远哥儿良多,他却什么都不缺,她想慢慢偿还人情十分不现实。
因而这段日子她未特意去见董昭致谢。
而是在心里合计做一件事,改变董昭看重之人的命运走向,算是回馈他的人情。
兴许她可以避免王大将军战死沙场,此事她心里已初步有了些计较,但因为距离那场大战时日还早,她未着急落实。
她走神间,忽听阿忠道:“韦二小姐,公子说了,您若不乐意,后日一早便安排您暂时出城躲避,待他解决您的后顾之忧您再回来。”
韦映璇愣怔。
什么不乐意?
又有何后顾之忧?
难不成是她与董昭了解的信息有了时间差?
她疑惑间,听阿忠叹气,不是滋味道:“奴才兵卒出身,在军营里习惯了军令如山,到了公子身边,也一贯服从命令,将忠诚刻在骨子里,若非如此,奴才都不想对您传此口信。”
雄壮汉子哀怨看她,语气似抱怨,似惋惜。
韦映璇困惑道:“你说了半晌,我都不知晓到底何事我不乐意?”
“啊?”阿忠一拍脑袋,“原来您还不知,如此……奴才便先告辞了,反正您不久后便会知晓何事,对了,公子虽然后日一早备马车在东郊外等您,但您也可以不必赴约。”
他走时还啰嗦一句:”您若是不去,公子做梦也会笑醒。“
一溜烟跑了。
韦映璇:“……”
望着阿忠匆匆离去的背影直发愣。
二婶如幽魂一般从柱子后冒出来,胳膊搭在她肩上,调侃道:“我有些看不懂他了,总不会是真的放弃,难道是以退为进?莫不是还是另有打算?也对,若目的本就是与你一起私奔,那所图却甚大……”
韦映璇怒瞪二婶。
羞涩又愤怒地道:“您莫要胡言乱语,我都不知是为何事,哪来的以退为进?哪来的私奔?”
许容龄勾唇笑,“映璇,你当真对他无意么?你平日里于男女事甚是迟钝古板,越是你这般平日里循规蹈矩之人,一旦浪漫起来,我和你二叔都要难招架。”
“你不妨与二婶透个底,后日可要随董昭出城?”还朝她挤挤眼。
韦映璇怒道:“便是出城,也是我一人避祸,哪里是私奔?”
许容龄忍俊不禁,“避祸与私奔哪里又冲突了?一边避祸一边私奔,与翩翩佳公子追寻真爱有何不好?明明是好事一桩,你为何要对我横眉冷对?”
韦映璇满面涨红,跺脚道:“我叫你带偏了!我何时说要出城了?”
二婶却若有所思,“先前以为皇帝会等到宋太夫人七七过后,总是要避避嫌的,现在看来赐婚却要提前了。”
韦映璇正要道二婶想多了,许妈妈突然从外头冲进来。
“夫人,侄小姐!”他上气不接下气道:“陛下身边徐公公来了,请侄小姐进宫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