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234章 法正离军(2)

他的内心这个不服气呀。

他认为,按他的才华,自军事学院修习半年后,蔡成一定会把自己留在身边。

谁知道,因为蔡成变成了活死人,结果他就被发配到陈仓,去做了一个小小的军团参谋长。

毕竟刚得官身,一下子便成为参谋长级别的高级军官,按大汉旧制,至少相当于杂号将军,甚至可以与“安”字号将军比肩。法正便希望到了西南军团后,好好展示才华,未来还是会有前途的。

谁知道,没有了蔡成,于禁、鲍信等人竟然没把他放在眼里,让他一个堂堂的参谋长,去负责老兵退役、新兵整合等事。

这些事情,在他看来,只需要委派几个参谋去便可,哪里需要他这个参谋长出面?

于是,法正对于禁、鲍信便有了不满的情绪。

不满情绪很强,苗头很不好。

只是法正冤枉了于禁、鲍信。

于禁、鲍信让他负责这些事情,是希望他尽早熟悉西南军团。

无论是按蔡成在青州时的教导,还是于禁、鲍信这些年来带兵的体验,都知道,每级军官必须要对自己麾下的将士了如指掌,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可法正不这么想呀。

他认为于禁、鲍信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有架空他这个参谋长之意。

尤其是耿智率领第三师由冀县返回陈仓后,他发现于禁、鲍信有什么事,都喜欢吩咐耿智。

耿智只是他的副参谋长,要吩咐耿智做什么,不是要先通过他这个参谋长吗?

于是,法正失望了,极其失望。

失望的结果下,他每天只是闷头做事——你们吩咐我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不献一策,与西南军团的其他人,仿佛都隔了一堵墙。

蔡成调鲍信来西南军团,一是看在鲍信与于禁亲如兄弟,鲍信辅佐于禁,一定是相得益彰。二是鲍信在征南军团粘合剂的作用,被蔡成看在眼里,所以希望鲍信在一个全新的西南军团,同样发挥粘合剂的作用,把西南军团打造成铁板一块。

鲍信虽然发现了法正的不对劲之处,可他这段时间确实太忙了。

其他不说,仅仅是他负责的考察和任命军官,就已经让他无暇他顾。

凡是营以上的军官,都需要他一一考察,然后再加以任命。

护民军军官任命,在各军团中,是采用“隔两级任命制”,也就是说,营级军官,必须要由师长来任命;团级军官,则需要军长及军团长来任命。

可西南军团全是新兵,所以鲍信连营级的心都要操。

只有任命好军官后,西南军团才能快速磨合,形成战斗力。

所以鲍信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待军团全部整合好之后,再来找法正好好聊聊。

然而,谁想到,在于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法正爆发了。

会议开始时还好,法正只是不发一言,静静地听着。

但于禁拿出了《平西羌之策》后,法正只看了一个标题,火气就压不住了。

“军团长、副军团长,吾乃兵部任命的参谋长。按吾在军事学院中所学,制定军团的发展计划,不应该是参谋长之责吗?

“即便这是军团长在吾入军前所拟定,是否也应该先送吾看上一遍?想来是临场考验吾也!

“更何况,兵部已然下令,要求各军团不得轻启刀兵。此时商讨伐西羌,是否有违兵部之令?

“西南军团两个军,五个师,皆为娃娃兵,尚未形成战力。再过一月之期,便已入冬。此时恐非征伐西羌的时机吧?”

好家伙,平时不开口,这一开口就是一连串的质问。

现场猛然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于禁坐在那儿尴尬的想用脚趾头在地上抠出一座军营。

鲍信和耿智吃惊地看着法正,不知他为何突然发飙。

就连负责记录的参谋,都开始茫然不知所措……

半晌后,鲍信才反应过来,想发挥自己擅长打圆场的本事,正要开口说话,谁知他的动作被法正发现,法正便抢先说话了。

“吾自来西南军团,便知汝等觉得吾乃一介书生,又无为官经历,故将那些杂事派与吾。

“既然汝等如此看不起吾,那吾今日便辞去西南军团参谋长一职,还望军团长放吾归乡,研经史、躬农耕,吾万分感激!”

说着,法正起身,对着于禁、鲍信、耿智三人深深一礼,然后便飘然离去。

于禁、鲍信、耿智三人面面相觑,目瞪口呆,如堕入十里雾中,茫然得抓狂。

不知过了多久,鲍信第一个反应过来,马上起身说道:“我去与孝直交流一番,看看到底所为何事。”

鲍信知道兵部让他率一个器械军补充西南军团,并任副军团长,必是大帅沉睡前的决定。

一来他与于禁本就是兄弟。

当初他在兖州招兵时,于禁是第一个响应他的。

二来,参谋长新入西南军团,与上下皆不熟悉,大帅必是希望他在征南军团一样,交好各方,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帮助法正与西南军团的磨合,与西南军团融为一体。

只是这一个月来,大家都太忙了。

况且,鲍信与于禁、管亥还在悄悄忙着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在大帅倒下后,看内阁与朝廷能否继续推行大帅制定的大汉新制。

于禁、鲍信、管亥在青州几年,亲眼看到了大汉新制短短三年多,就让青州富甲天下、器利兵悍。

如果内阁在大帅沉睡后恢复了旧制,那大汉北方的民众岂不又要民不聊生?

三人商量之后,管亥便给各军团包括海军、陆水军都写了信。

如黄水、王勉、杨乐、禇燕与睦固、邓辰、席草、冯可、吴畏,包括征北军团的所有师长、乌桓军团的所有参谋长等,对,还有厉志、管承和刘奇、赵宝、吕中等人。

管亥在信中告诉大家,如果朝廷继续推行大帅留下的大汉新制,而且不夺兵权,护民军就全力支持朝廷。

其他的话管亥没说,但接到信的人都明白,如果朝廷、内阁不再推行大汉新制,而是恢复旧制,护民军恐怕就要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