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参差
【其实和地理一样,我国古代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学科,也都是取得过一定成就的。】【而且这些学科知识的运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
【如原始社会时期的钻木取火,就是利用物理中热学摩擦生热的原理。】"啊,钻木取火,这个原来是属于物理学的范畴吗?"
"热学,摩擦生热……"
自从天幕“解封”了资料库后,只要有资格和功德值查看的,自然都少不得要浏览一番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
才发现天幕开启资料库内容,也是阶梯性质的,不是想浏览哪些内容就浏览哪些内容。
倒不是说那些内容不能用功德值开启,而是要答对足够多的题才行…….可真是令人无言以对。
不过好在能浏览的部分也已经很多了,暂时也就先不考虑更深入的内容。
听天幕又讲起物理,历朝历代下,又有不少人开始看起了物理相关。
【除了钻木取火原理和物理学中的热学摩擦生热有关外,还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也就是——船,杵臼以及弓箭的制造,还和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有关。】
【即有关于物理力学中的浮力,杠杆,以及弹性相关原理。】
【到了夏商西周时期,交通运输工具的制造,用以计量时间的壶漏,还有贸易交换中必备的权衡器,以及杠杆和桔稗在生产中的应用,烧陶和冶铜中控制火候的技术,铜镜和阳燧,也就是凹面铜镜的铸造,加上各种乐器的创制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和物理学知识有关,也为物理学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条件。】
【同时这些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其后总结物理学理论,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墨经》和《考工记》两书为标志,基本上算是我国古代物理学的形成时期。】
【《墨经》是墨子的主要著作,也是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主要是由墨子本人及其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编撰而成。】
【在《墨经》之中,便记载了有关力学,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光学方面,它以八条文字连续有序地记述了光,影,镜面成像的光学问题。】
【而且《墨经
》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在世界古代文化史上,也是一篇很难得的和较全面的光学杰作,比欧几里得光学还早百余年,可以说,墨子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物理学家。】
"师兄,所以我们不止是墨家学派,也可以算是物理学派吗?"
荆元的眼睛亮晶晶的,他觉得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了。
"物理好有意思,师兄,我们来咸阳城真的来对了!"
田胜也笑着点头附和,目光不由得望向王宫的方向,然后带着几分叹息和感慨: “要感谢天幕,也还要感谢...陛下。"
荆元嗯了一声,随即便也点了点头。谁又能说不是呢。
"听说陛下又召了李丞相和扶苏公子,也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政令下来。"“总归必然是好的事情,我们等着就是了。”
荆元毫不怀疑的点头认同,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
他们两人说话聊天的声音也没避着旁人,倒是没注意斜后方有人的脸色很是复杂难言。
张良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心态来到咸阳。
但他还是来了,可是来了之后,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人生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
他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看眼前的小屏幕了,尤其是秦朝阵营的功德名单,那不断上涨的功德值,以及秦皇嬴政后面那显而易见的,所占数值比例中最多的功德值,同样是在不断上涨….…
这让张良越发意识到,现在的秦皇嬴政,其威望与影响等,已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他为自己所定下的那个目标,真的还有必要吗?
或者说,难道他要顶着背弃这天下的罪行,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张良越想,脸色越是颓唐。
最终只得深深叹息一声,饱含无比复杂的情绪在其中,无法为外人道也。汉朝未央宫,
刘彻一边在和群臣商议,也一边在听天幕的讲述。
这些在平时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其原理和技术等,竟都和物理学相关,越发让刘彻意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
所以学习……学校?
若要理论性系统性的
培养人才,这学校是必不可少啊。还有那《墨经》,以及那墨家学派…
"陛下,这物理学?"
问话的大臣显然跟他想到了一处,都意识到了物理学之于生活创造及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刘彻嗯了一声: “先继续听下去。”
【再说《考工记》,其中论述了春秋时期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手工技术规范
的总汇集。】
【而尤为可贵的是,该书在记述各种手工技术的同时,还分别阐明了它们的科学道理,其中就包括许多力学,声学和热学方面的物理学知识,堪称为我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在工艺技术上应用的集大成之作。】
【例如《考工记》中在叙述车和车轮的制造技术时,就指出了车轮的物质均匀对称检验法,而且还最早记述了车子运动的惯性现象,对牛车,马车上下坡的力学问题也是作了分析。】
【除此之外,在叙述皮革制造时,也指明皮革的变形与受力有关,在叙述弓箭制造中,同样讲明了保持箭在疾风中一定弹道的技术问题,还有在叙述制钟技术时,也是说明了钟壁厚薄,钟口形状,以及钟甬长短对发声的影响等。】
【而这些内容,比欧洲同样内容的论述文字要早1500年。】
【再有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司南制作原理,其磁石吸铁现象,也是和物理学有关。】
司南,指南针,现在谁不知道指南针的重要性。这更是从另一方面证明,其物理学的研究,对于生活运用和技术发展方面究竟有多重要。
【我们再说秦汉到五代时期,随着铸铁和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物理学也有较为全面的发展。】
【集中表现为制造了不少大型的复杂的机械,如指南车,记里鼓车,水运浑仪等。
还有发明了许多小型器具,如被中香炉,即常平支架,还有透光镜等,但这一时期却并未再出现如《墨经》,《考工记》这样较为集中记述物理学知识的专著。】
【虽然许多历史典籍中,如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淮南子》,刘歆的《西京杂记》,王充的《论衡》,张华的《博物志》,南北朝成书的《关尹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谭峭的《化书》等等。
其中也记载了大量的物理学经验或思辨性理论,基本涉
及了热,力,声,光,电和磁等方面的内容,但都比较零散。】
【而且像一些专门器物的图书,如北齐信都芳撰写的《器准》,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仪器图著,可惜这些涉及机械制造和力学原理的书籍都已失传。】
[叮叮——]
物理相关模块排行中,也不间断的在涌现出人名。
但从这些人名后面所得的功德值,以及相关荣誉和成就勋章上来看,总体而言,物理学虽然在这一时期也有较为全面的发展,但多是发明创造以及器物之类。
对于形成相关理论著作等等,并未有更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总结出现,所以并不算多出众。见到此评估,不得不说让人有些遗憾和可惜。而后再继续听下去——
【之后到了宋元时期,算是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较为鼎盛的时期。】
【虽然宋代整体的对外实力不怎么样,但不得不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时期,其社会经济有显著进步,尤其在农业,手工业,冶金,武器制造,纺织业,陶瓷和国内外贸易方面较前都有所发展。】
【还有行会制度盛行,以及城市经济的繁荣,纸币及汇兑的流行,这一切都促使科学技术有较大的提高。】
【而且这一时期,丰富的物理学著作就有很多相继问世,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苏颂的《新仪象法要》,曾公亮的《武经总要》,李诫的《营造法式》,赵友钦的《革象新书》等。】
【此外《宋史》中的“天文志·仪象”, "律历志”, "仪卫志·政和大驾”, "舆服志指南车,记里鼓车”等篇章,也都是极有价值的科学著作内容。】【而且宋元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当时属于世界一流的,有关物理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如力学方面,《宋史·舆服志》中就详细记载了燕肃等人制造的指南车,记里鼓车——】
【像指南车是一种指示方向的机械车,记里鼓车是能够记录车辆运行路程长短的机械车,并且根据史书留下的有关记载,这两种的发明,不仅表明古人娴熟掌握了有关齿轮以及其匹配法则的力学知识,而且今天还可以照书本复原制造。】
说到这里的时候,天幕也很贴心的给出了相关的制造复原图片。
“赶快!记录下来!”
不要白
不要,反正天幕给出的又不要功德值!
这是宋朝之前大多数人的想法,至于宋朝之后的……本来他们功德值就少!不过倒是也有人注意到了沈括。
先前天幕说起地理的时候,可是也有这位沈括,还有其著作的《梦溪笔谈》。再一看个人功德值,瞬间许多人都震惊了,这个人功德值也太高了点吧!这位沈括……不得了啊。
而且关键是,这位竟是宋朝人……因为对方一人,这宋朝的总功德值,竟是也升了许多!对此,明朝下大多数人,简直心情极为复杂。
眼看着这宋朝竟是就要和他们拉开更大的差距了.…!!
丢人,丢人死了!
很多明朝下众人,尤其是像朱元璋和朱棣等,已然是坐不住了,也容不得他们再坐得住,因为再不做些什么,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明朝的发展,在这众多朝代中,只会越来越落后!到时候他们怎么还有脸?!
而且天幕还在说与宋朝相关的发明和创造——
【还有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制造的大型水运仪象台,即天文钟。
天文钟的出现,既是现代钟表的祖先,也是宋代人完全掌握了控制等速运动这种技术方法的证明。】
【除此之外,再有李诫在《营造法式》中系统的总结了历代建筑经验,特别是提出了横梁的高与其宽之比的规律,其比西方材料力学中同样的公式要早400年到600年。】
【以及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述了在两山之间引水过山,建造大型虹吸管的方法,僧怀丙利用类似现代起重浮艇的原理,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铁牛等等,此外,液体比重计和表面张力仪也是这一时代的发明。】
【而这些只是物理学中力学相关的,还有热学方面,比如宋代人发明了火药,火柴,以及以火药为燃料而喷射推进的火箭,还发明了水套式省油灯等,在煮水泡茶的生活实践中,还发现了水的递次沸腾现象。】
【这些关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边听着,历朝历代对这宋代,逐渐又有了更复杂的观感和认知。
真是什么都不能一言以蔽之,谁能想到宋朝起先的排名和功德值不如何,但是现在却……虽然排名还并未有多大的变动,但宋朝的功德值,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这时候也算是涨得快的了。
【这
里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宋朝的沈括,其是北宋时期的官员,也是科学家,一生都致志于科学研究,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艺术,经济等众多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杰出的成就。】
【所以沈括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之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更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在物理学的光学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日食,月食,雨虹的成因作了理论性总结。除此之外,沈括还发现了阳燧的焦点,对凹面镜成像原理作了正确的叙述,并探讨了“透光镜”反射成像的原因,以及"红光验尸"的光学道理等,还有声学方面,沈括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编钟的形状与其发音的关系,而且还创造了以“纸人”演示共振现象的实验方法。】
嘶……沈括!!
这究竟是几个领域的研究了?!九个多领域!
竟还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杰出的成就?!难怪个人功德值竟然如此之高。而这宋朝总功德值能涨这么多,无异于更是多亏了这沈括的造诣和成就!一个如此难得难见的人才……竟是被这宋朝所拥有,啧。让他们见证了何谓不同领域的参差….…而且也不止是这位沈括,还有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学者——
【除沈括外,在光学方面,还有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描述了一个大型的有关小孔成像的实验,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的实验室是一个三层楼房,光源是上千支蜡烛,这是中世纪时期最大型的光学实验。】
【此外,关于色散知识也有大量记载,以及幻灯,影戏,以磷光物质作画等方面,皆是借此有长足的进步。】
【再有声学方面,南宋初年,赵希鹄在其著《洞天清录集》中,也对建筑声学作了最早的探讨,提出了设计琴室的一些标准,以及电和磁学方面,指南针的发明以及其在航海中的运用,地磁偏角的发现和记载,还有对雷电性质的观察研究,都是这一时期的重大发明成就。】
连南宋时期都有相关研究...
嬴政不由得再次扒了扒秦朝的功德名单,然后又是无言与沉默。
一枝独秀确实不错,但能拿得出手的却不多,所以,还是很不愉悦!
得让扶苏和李斯抓紧了,学校,男校
女校等,必须抓紧办起来!正好天幕的相关考核都能查到记录,便能以此为依据,成为入学或是教导的标准,无论是引入教导人才,还是培养相关人才等,倒皆是便利极了。
想罢,嬴政不由得满意点头,只觉得天幕怎么都让人欣喜宽慰。就是考核确实不留情面了点,无论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嬴政轻咳一声,暂且退出考核界面,还是先专心致志听天幕继续讲述吧,毕竟三心二意做事,确实是会有些影响。
【在宋元之后,就是到了明清时期——】
【还是那句话,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史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无论是经济和生产逐渐滞后,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渐渐处于落后的状态,所以渐渐的,以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的近代物理学,开始在我国传播开来。】
【与之相对的,很多物理方面的巨作,以及举世闻名的物理学理论等,都是出自国外的研究发现。】
【如牛顿力学,热力学,以及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核心的物理体系,还有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以及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两大支柱的近代物理体系等。】
【这些物理学体系以及理论研究等,直到现在,都对全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毫无疑问,其提出者都是国外的。】
【还有化学和生物的发展和研究也是,像是和化学有关的火药发明,其中火药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存在,但还有现代火药发明,其威力更大,破坏力更强,却并不是再出自于我国的发明。】
【以及生物学研究,我国古代多是对于动植物的记载,多与药学医学相关,但对于生物进化和发现研究等,也多是出现于国外,如人类起源如何,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其理论一出,几乎在全世界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影响。】
听到明清时期的落后,大多心绪又不由得沉寂下去的众人,此时也是又不禁心思一动——
人类起源?生物进化论?
这是什么——
【如几百年前,关于人类起源的激烈辩论正在进行,西方偏执的宗教派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而达尔文却提出了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观点,并且最终以达尔文的胜利告终。】
等等……什么?!
他们是由什么……进化
而来的?!
没听错吧?
【不过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几百年,并在当时以胜利告终,但学术界却并没有因此停止探索。】
【虽然进化论的确为人们提供了在生物进化方面的重要线索,可学界学者仍旧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来巩固该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人们也发现了很多破绽,以至于生物进化论近年来一直饱受质疑。】
【由此可见,在生物学领域,可研究和发现的依旧太多太多,而在这一方面,我国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需要我们用更先进的科技来寻找更多的线索和证据,来进一步验证该理论的正确性,而不管是在物理,还是化学和生物方面,我国的积累和积淀等仍是在不断发展前进中,所以对于这些学科人才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
【想要赶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奋力向前,别国也在努力发展,所以这其中,保留人才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一个国家若不强大起来,恐怕连人才都要被别国抢走。】这个他们倒是都清楚。
落后就要挨打,而落后也留不住更多的人才。
而且若是没有底蕴在,又如何支撑这些人才的研究与发展?总归都是很现实的原因和现象。
尤其是他们看向资料库中的相关模块——
那物理,化学和生物之后,相关研究著作等,其后都表明出自哪里,什么时候出现的,这只是大概略览一遍,都能发现其中很多理论研究和著作发表等等,的的确确都是出自国外,越到后面越是如此。
也越是让他们看得心绪翻涌,满心叹息。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陷入沉思,手指边敲着桌案边想——
若是多和技术发明,以及生产力的提升有关,那其后要不要将其作为发展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