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69章 外出
小
大
谋反了,没有出路! 朱柏终于想到了这一点,尽管慢了,但还不晚,现在背叛那个联盟,机会还是有的,陛下也愿意给机会,他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 “不知道六哥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如何。” 朱柏开始为他们担心,但陛下没有让他做其他,他又不敢去找朱桢他们,那几个比较叛逆,满身反骨的藩王,他觉得朱炫应该一定不会放过。 应该怎么处理,就是怎么处理。 “把所有送来的人,全部安排去挖矿、砍伐树木。” “既然要作乱、谋反了,不能没有任何惩罚,暂时这样安排。” 朱柏高声说道。 身边的人听了此话,赶紧下去把那些人给带走了。 “我接下来,应该要继续修道,当一个逍遥藩王。”朱柏叹了口气。 他还是比较喜欢道门,还有一个“紫虚子”的道号,还写了不少道家诗文。 现在不用反了,他得到了这个机会,那就得把态度,好好表现出来,从现在开始,只是修道,不再过问外面太多的事情。 好给上面传递一个消息,他朱柏,绝对不会谋反! 完了,再让人把自己那些,道家的典籍拿出来,就是这样,安安分分,踏踏实实过日子,不再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 —— 与此同时,开封。 “根据老六的消息,你的十二叔背叛我们了。” 朱橚拿到一份,从武昌送来的书信。 送信的,自然是朱桢了。 也正是他们这几个藩王,满身反骨,一心要反,为了反,什么都敢做。 之前简进忠巡视治水,从开封府经过,狠狠地敲打了一番,但缓过来后,朱橚又要飘了,一直没有悔过的意思,如果给他机会,再给他条件,一定还敢这样做,这是不用怀疑的。 就没有他朱橚,不敢做的是事情。 “他要动手了。” 朱有燉提醒道:“他这是要把十二叔,给策反了,好让我们身边的联合,再无成功的可能。像是十二叔这样,反了的意愿不是特别大的人,要离开我们的联盟,我们也无法阻止,那么发展到最后,一定要反了的人,可能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人了。” “你说得对!” 朱橚惊讶道:“这是要分化我们,他不仅在分化南方动乱的那些土人,还有我们所有的兄弟,可恶……又可恨啊!” 明知道这是一个分化手段,是对付他们兄弟的计划。 但,朱橚能做什么? 什么都做不到,除非现在反了,但现在要反,又难免太早了一些。 他们还是很忌惮老朱,现在老朱还在,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否则老朱生气了,管他们是谁,有可能直接被老朱收拾了。 老朱是绝对不会,惯着他们的。 “父皇,我们要尽快,做出应对!” 朱有燉说着又道:“可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朱橚说道:“你帮我写信,传给你的其他皇叔,让他们必须稳住,一定不要听了朱炫派去劝说的人,所说的那些话,一定不要被策反。” 他们这些藩王,一定还要继续联合,组成联盟,未来才能有反抗的可能。 绝对不可以,直接没了。 “是!” 朱有燉应了一声,马上下去安排。 朱橚心里不安,越是如此下去,有些事情,越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开始在怀疑他们要谋反,背靠的藩王联盟,还是真的可行? 好像……不太行! 别说还有老朱,就算未来老朱不在了,朱炫要收拾他们,好像也是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他们未来,真的有反了的能力? 经历过的事情多了,朱橚开始怀疑人生,再也不像一开始的那样信心满满,心里担忧不已。 —— 朱炫难得可以抽了一天空闲的时间,让文华阁那边,先把奏章放着,他好后再处理,然后带领身边的锦衣卫,到了皇宫外面。 今天还破例地,带上文珪一起出宫,一起去看看外面的繁华和热闹。 文珪那个臭小子,还是活泼的年纪。 在这个年纪,应该多点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一切,如果一直留在皇宫里面,其实不利于他的成长。 要不是没有条件,以及皇爷爷、自己的皇后肯定不会允许,朱炫还想让文珪出海走走,真正地看一看大明的外面,是怎么的一种情况。 要知道出海,有一定的风险。 朱炫可以放心,也能同意让这个臭小子出去闯一闯,但朱元璋和沐沅君肯定不同意,朝中文武大臣,也绝对不会同意。 作为太子爷,哪能去冒险? 万一太子爷没了,大明怎么办? 要知道太子是一个王朝,可以稳定的根基,如果没了太子,王朝的人心也不稳了。 “父皇,外面真热闹!” 文珪好久没有出来过,以前一直都是在宫里,陪太爷爷玩,学习太爷的帝王之学。 他也是个好动的孩子,一出来,看到外面的热闹,兴奋地到处乱跑。 “在外面,叫我爹!” 朱炫纠正说道:“不要乱走,慢一点。” 文珪可不会管那么多,看到外面好玩,那么多人,还有那么多东西,都要看不过来,也是停不下来,迈开小短腿,一边走过去,又一边走回来。 不知道,多快乐。 “李旭。” 朱炫说道:“跟在文珪身边。” “是!” 李旭听了此话,赶紧跑过去。 无论文珪在做什么,他都得跟在身边,寸步不离,太子爷可不能出事了。 不过,小孩子,终究还是小孩子。 就算再怎么活泼好动,多走了两圈,很快显得有些累了,再也走不动,他又跑回到朱炫的身边,道:“父……爹,以后你出来玩,能不能带上孩儿一起?外面多好啊!” “你就不怕,你娘亲打你?” 朱炫哈哈一笑。 “怕,当然怕!” 文珪郑重地点头,但很快又道:“有爹在,孩儿不怕!孩儿可以说跟爹爹出来,体察民情,嘻嘻……” 这个臭小子,人小鬼大,连体察民情这种说法都知道了,还可以说出来。 应该是梁时,或者老朱教给他的。 这段时间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成绩,文珪比较好动、调皮,但在应该学习的时候,又能很认真,学得很快,甚是聪慧。 人总是有好有坏,文珪也如此,好的时候很乖巧,不好的时候,容易成了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