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7章 瓦剌投降

看到雷纲回去庆祝封爵,朱炫还有些不习惯。


主要是没有合适的人用,习惯了用雷纲干活,现在传递命令,发电报等,只能暂时让侯显去做。


不过梅殷离开了没多久,又给朱炫带了一个新的消息回来,又有吃空饷的人自首了,近段时间,愿意来自首的那些勋贵,都是情节不算特别严重,吃的空饷不多的。


那些情节比较严重的,肯定不敢跳出来,他们都在期盼着,心里有一个希望,查不到他们头上,这件事慢慢过去了。


前来自首的勋贵,只是供出自己的事情,打死也不会供出其他勋贵,这样也让很多人放心,认为可以蒙混过关,应该没事了,不像那些自首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当然,除了勋贵,还有挺多一些军官武将,地方的军官。


这些人比较分散,想要一起全部对付不是很容易,得慢慢收拾,隔段时间就找理由查办几个。


又不一定用吃空饷的理由去查,其他的都能用,主要是看朱炫想怎么处理。


看到了梅殷这个最新的消息,朱炫对这次杀鸡儆猴甚是满意。


“陛下!”


侯显又进来,低下头道:“刚刚收到电报,卫王殿下、衡王殿下准备启程回来,另外没有铁路的蜀王、湘王、岷王等藩王,也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炫不由得沉默了下。


自然而然的,又想到老朱了。


他们开始启程回来,为的正是给老朱祝寿,最后一个生日,过完了就是冬天,可能要进入大限。


有时候,生老病死,便是如此难过。


“告诉他们,正常回来即可。”


朱炫想了想问:“那几个比较叛逆的皇叔,还没有动静吧?”


侯显摇头道:“暂无!”


他们大部分的藩地沿线,都可以有火车,回来也便捷,不需要提前那么早出发。


朱允熥和朱允熞二人,回来可以乘船,不过他们回来得还是早了一些,没有像其他藩王那样拖拖拉拉。


“他们也是怕回来。”


朱炫冷笑道:“这是不敢了吗?是怕朕要对他们动手?回来了就是一网打尽?”


其实部分藩王,确实有这种想法。


作为皇帝,预判了他们的预判,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侯显不敢议论这些,只是低下头,当什么都不知道。


“告诉高煦堂兄,尽快把北边的处理好,也要回来。”


朱炫想着又道。


老朱家在外,并且还存在的儿孙,他希望是一个不能少,全部回来给老朱祝寿,然后让老朱走得安安稳稳,没有任何遗憾。


没有老人在离开之前,不想看到儿孙们都在。


见一见最后一面,就算走了,也是安心。


“是!”


侯显明白又要发电报了。


朱炫挥一挥手,让他先下去,再琢磨自己的事情。


心里还有对老朱的舍不得。


“快十月份了,唉……也不知道,可以怎么办!”


有时候有些事情,知道了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这样可以没有很多烦恼,一切顺其自然地发展不好吗?


“都是那个神棍的错!”


朱炫忍不住,心里在骂人了。


神棍为何,非要把这个事实告诉自己?


虽说知道老朱大限,可以提前做好各种准备,特别是应对那些皇叔的准备,但也容易伤心。


感慨了一会,朱炫不得不再投入工作之中,当皇帝也是要上班的。


——


明军,兵临瓦剌汗庭城下。


大明的旗帜,在草原上,迎风招展,明军杀气腾腾,盯着汗庭的城门。


现在要打进去,一发炮弹就行了。


朱高煦和陆明二人会合,一起领兵打过来,赵九带兵继续封锁退路,保证那些瓦剌人再也逃不出去。


这段时间里面,赵九捉到了不少要跑路的瓦剌贵族,他们根本跑不出赵九布下的防线。


朱高煦他们,前不久收到的一份电报,说是如果可以活捉,尽量地把答里巴等人活捉带回去,活捉不了的才是全灭,这些贵族留着就是祸害,他们随时可以再集中牧民搞事。


捉不到的前提下,把他们全灭的更省事。


只不过,暂时不存在,明军捉不到这个说法,主要是看明军想不想捉。


这个电报刚来没多久,第二份电报也来了。


这个也是朱高煦他们,暂时没有攻城的原因。


“陛下让我尽快结束在这里的事情,回去给皇爷爷祝寿。”


朱高煦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微微有些惊讶。


其实老朱不喜欢他,还是很清楚的。


不足够作为孙儿,回去给爷爷祝寿,是件很合理的事情。


“我要灭了瓦剌,尽快回去。”


朱高煦收起了电报,又道:“陛下让我回去,家里的事情比较重要,等到汗庭沦陷,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要先回去。”


“好!”


陆明当然没问题,何况还是陛下的命令。


其实要收拾瓦剌,他一个人足够了,平安安排了那么多人出现,为的正是一个稳,想要稳稳妥妥地做好一切,他们当然愿意配合,很稳地把瓦剌全灭了。


“两位将军。”


外面有人进来说道。


“何事?”


朱高煦淡淡地问。


进来那个士兵说道:“瓦剌打开城门,他们的大汗答里巴说,愿意出城投降,他们不想反抗了,请我们同意投降。”


“这就投降了?”


陆明有些惊讶。


他们都做好了,强攻打进去的准备,但对方在这个时候投降,倒也可以省事很多。


“是的!”


那个士兵又道:“瓦剌大汗已经在外面等着,想见两位将军。”


朱高煦说道:“出去看看。”


明军真的暂时还没有攻城,但城池被死死围困。


答里巴等人选择投降,看到外面明军的军容,再看恐怖的杀气,心想投降才是最好的结局,大明的都是读书人,他们最讲究仁义礼智信。


他们投降了,大明皇帝一定不会杀了他们,还会好好地养着。


这些都是他们,从大明的史书上看到的,很多那些投降的人,最终都能得到享受。


既然走投无路,那就投降吧!


瓦剌那些贵族、大臣,纷纷同意,再也没有人敢犹豫,也没有人想要挣扎,仿佛一切认命了。


把投降的意思,传递出去之后,他们无不紧张地等待,心都提前起来,生怕不被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