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皇爷爷,他们罪不至死

詹徽在等那些游行闹事的人。


等来等去,都等不到人来,他觉得殿下是否安排错了?


此时听到朱元璋的话,他差点没有被吓死,当场跪下来,额头上瞬间布满汗珠,现在新年刚过,天气依旧寒冷,但詹徽可以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衣服,瞬间被汗水打得湿透。


他怕得不知道如何形容。


陛下看似什么都不管,把一切都交给锦衣卫,但实际上,陛下什么都知道,锦衣卫作为天子耳目,要查到詹徽的事情还是很容易。


之所以在三司会审之前,什么都不说和不做,是老朱想在这刑部公堂之上,把詹徽拿下。


为乖孙正名。


其实詹徽不马上跪,坚决否认到底,其他官员还可以帮忙反驳。


但是直接跪下了,说明心虚,说明此人真的有问题,顿时也把身边的其他官员看得呆住了。


他们都不知道,詹徽做了什么,只知道跟在詹徽身边,听从詹徽从皇长孙那里得来的命令干活,弹劾小皇孙,从现在看来,这件事的背后好像还有其他内幕。


“詹徽,你怎么就跪了?”


朱元璋好奇地说道:“咱只是问了你一句,你就跪了,你是否真的在等什么人?”


詹徽明白一切都完了,皇长孙也彻底地完了。


但是他不想死,手脚并用地,跪着爬到朱元璋面前,用力磕头道:“陛下,臣糊涂了,这是臣的错,求陛下放过臣,再也不敢了!”


“放过?不敢?”


朱元璋冷笑,看向詹徽的眼神,越发冰冷。


做了这样的事情,他还想让自己放过,看来长时间没杀人,那些官员都拿不准自己的定位。


朱松接触到父皇的眼神,感到浑身一颤。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眼神都是预示着,朱元璋想杀人了,詹徽大概就这样了。


朱炫饶有兴趣地看着詹徽,觉得这件事的背后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严冠没有把锦衣卫调查的,更深层次的结果告诉朱炫他们,只能等着皇爷爷公布,不过朱炫大概能猜到,锦衣卫一定查到白莲教身上,皇爷爷才会如此愤怒。


“求陛下放过!”


詹徽的额头,用力地撞击地板。


不一会便是头破血流。


“蒋瓛,把人带上来。”


“咱要知道,你有什么资格,让咱放过你。”


“是你勾结白莲教,劳苦功高?”


“还是你陷害皇孙,认为做得很对,才让咱放过你呢?”


朱元璋冷淡地说道。


白莲教?


詹徽呆滞了。


皇长孙怎么可能和白莲教有关?


难道皇长孙背后的人,就是白莲教?


这个可能性,似乎很大。


其他的官员一听到“白莲教”三个字,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拉开和詹徽的距离。


侯泰和练子宁人都麻了,觉得要被詹徽害死了,在想办法该如何撇清和詹徽的关系。


白莲教可是大明最容不下的群体。


去年年初的天花,就是白莲教带来的。


就算没有朱元璋对白莲教的禁令,他们也对白莲教痛恨不已。


“陛下,臣不知道白莲教,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臣……”


詹徽也麻了,慌忙地为自己解释。


可是朱元璋听不进去,冷眼看向公堂上所有战战兢兢的官员,发出一声冰冷的笑声。


过了没多久,蒋瓛把人带进来了。


是那个捡了玉壶的乞丐,以及所有在应天挖出来的,白莲教的人。


刑部公堂内,又一次挤满了人。


“詹大人,这个东西,你还能认出来吧?”


蒋瓛拿起那个玉壶,放在詹徽面前。


上面还有朱允炆写的纸条,也随之打开。


詹徽再一次感受到,锦衣卫有多可怕,整个人瘫坐在地面上,也不再解释了。


面对此情此景,解释再多也是徒劳。


死定了!


蒋瓛再扒开乞丐等人的衣服,把上面白莲教的刺青呈现在众人眼前。


刺青不是新刺的,锦衣卫还不至于陷害。


“陛下,臣请求捉拿吏部尚书詹徽。”


侯泰眼珠子一转,只能对詹徽说句对不起了。


这种情况下,唯有保住自己,詹徽死就死了吧。


“臣附议。”


练子宁连忙道。


“臣附议。”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他们急于撇清关系,不想被白莲教牵连。


“蒋瓛,捉人。”


朱元璋眼眸一冷,厉声道:“全部捉了,带回去审问清楚,在场的官员,一个不留。”


“陛下!”


侯泰他们一听,果然无法避免。


但是他们全部跪下,用力磕头,苦苦哀求。


要是被锦衣卫带走,就算没罪,也能给你定罪。


再者看朱元璋的意思,是真的想把他们定罪了。


齐泰和黄子澄他们见此一幕,心里暗暗偷笑,就他们这样,也敢勾结白莲教,陷害小皇孙殿下?


这不是妥妥的找死!


“皇爷爷!”


朱炫见状认为收服满朝大臣的机会来了,上前跪下道:“皇爷爷,孙儿想为他们求情!”


“乖孙,你说什么?”


朱元璋仿佛听错了。


其他大臣也认为,自己是否听错了什么。


他们如此陷害小皇孙,然而小皇孙还想为他们求情?


他们看向朱炫的眼神,都带有了异样的色彩。


“孙儿想为大人们求情。”


朱炫诚恳道:“这件事错在詹徽,不在所有人,他们只是听了詹徽的糊弄,走上岔路,也心急想帮大哥上位,才会如此的。他们是有罪,但罪不至于进入诏狱,也不致死,孙儿认为严惩詹徽即可。”


说完了,他一拜。


詹徽人都呆滞了,没有人再在意他怎么样。


但是那些跪着的大臣,终于觉得朱炫也是个很不错的皇孙。


“乖孙为他们求情,不后悔?”


朱元璋淡淡地问:“就算乖孙救了他们,但是他们不一定愿意帮你,在他们看来,乖孙根本没资格当皇太孙。”


朱元璋摇头道:“孙儿不在乎这些,孙儿只为大明考虑。”


一下子杀那么多大臣,朱元璋以前不是没做过,杀胡惟庸的时候,杀的人更多,但是这样做很容易影响朝政。


能在刑部公堂上的,都是朝廷大员。


好不容易培养一批出来,将来要再培养一批,也需要时间和精力。


朱元璋眯了眯双眼,终于看懂了乖孙的小心思,想趁此机会收服朝中大员,也许这样做,能忽略乖孙母妃身份低微,还是庶出,以及私生子的尴尬。


将来立乖孙为皇太孙,眼前跪着的群臣,也不敢反对,甚至不好意思反对。


根据锦衣卫的调查,刑部等是有渎职行为,但和白莲教没有牵连,确实都是詹徽在背后推动。


“还是乖孙心思细腻,懂得把握时机。”


朱元璋心里暗叹。


不愧是标儿的孩子,和标儿一样精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掌上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