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一念之间
屋子里挂了一条红绸。
青岚抬头看了好久,心里美滋滋的。
但想着想着,她莫名有些担忧,小声问道:“郎君,若是纳了妾……会影响你娶妻的吧?”
“会影响吗?”
薛白对此也有些疑惑。
两人正对着屋中的装饰发呆,忽又问了几句,得知杨钊还未入宫,也不换衣服,径直赶往兴庆宫,等杨钊。
“阿白已到了?”杨钊远远看到薛白便驱马上前,凑近了压低声音道:“杂胡犹不死心,还想认母,好不要脸。”
“阿兄可知杂胡为何如此?”
“为何?”
“认母不是目的,升官才是。”
杨钊不由着恼,道:“我已与王鉷说定,誓不让杂胡得了御史大夫之衔。”
“杂胡不仅想要御史大夫,还想要河东节度使。”薛白低声道,“昨日傍晚,王忠嗣已找过我,表示已有转投大兄之意……”
杨钊听得眉毛一挑。
他亦是杨党的核心,若杨党能得到王忠嗣的依附,势力r /> 但想着想着,她莫名有些担忧,小声问道:“郎君,若是纳了妾……会影响你娶妻的吧?”
“会影响吗?”
薛白对此也有些疑惑。
两人正对着屋中的装饰发呆,忽听得院子里有动静传来,却是明珠匆匆赶来了。
青岚一见这是虢国夫人的贴身婢女,心里就忐忑起来,担心这是虢国夫人来阻止薛白纳她为妾了。
她见识不多是真的,却不会被薛白那“义姐果然,不多时,宫中来人相召,要他往兴庆宫赴宴。
薛白答应下来,应道:“敢问国舅是否已进宫了?”
那内侍自然知道他问的是杨銛,答说国舅正在宫中。
薛白微微皱眉,又问了几句,得知杨钊还未入宫,也不换衣服,径直赶往兴庆宫,等杨钊。
“阿白已到了?”杨钊远远看到薛白便驱马上前,凑近了压低声音道:“杂胡犹不死心,还想认母,好不要脸。”
“多谈,杨钊面露愠怒,道:“看我到御前阻了这杂胡。”
~~
延寿坊,王宅。
“圣人还未召见阿爷?”
王韫秀忧心忡忡地问了,只见王忠嗣点了点头。….
圣人以体恤之名义,将刚攻下石堡城的义子召回却置之不理,每日只召见更顺着圣意的安禄山。
此举看似出于猜忌,但王韫秀已听元载说过,这其实也是圣人给了王忠嗣一个机会。
“阿爷,你就上书表态可好?”
“下去吧。”
王忠嗣似乎在等人,沉声喝退了喋喋不休的女儿。
目光看向堂外,等了许久,才终于见一婢女匆匆赶来,到了堂上,万福礼,退到了一旁,竟也不再多劝。
王韫秀听得动静,已重新赶到堂中,拉过元载,轻声说着话。
元载无奈地摇了摇头,拍着妻子的手,道:“多说无益,让阿爷自己决定吧。”
说话间,王忠嗣已大步走了出去。
“阿爷?”
“都别跟来!”
~~
马蹄扬起地上的积雪。
“吁!”
王忠嗣翻身下马,再次闯进了少阳院。
披甲执戟立于台阶上的卫士想来拦,被他一把推开。
“让开,我要见太子。”
喧闹之中,李静忠再次从长廊那头赶来,一见王忠嗣,连忙上前劝说。 “阿爷,你就上书表态可好?”
“下去吧。”
王忠嗣似乎在等人,沉声喝退了喋喋不休的女儿。
目光看向堂外,等了许久,才终于见一婢女匆匆赶来,到了堂上,万福道:“我家二娘命我递话,殿下答应,将裴冕案结果呈于三司,诸事已了,将军不必再挂虑。”
“既如此,我亦有过错,为何无人前来问话?”
“这奴婢便不知了,只听殿下对二娘言,‘绝支持他担任河东节度使,称往后必有重谢,此次认母,便是他表达诚意的一步。”
“未免太急了,老夫还在四镇节度使任上!”
王忠嗣一声大喝,威势凛然。
元载深深行了一礼,退到了一旁,竟也不再多劝。
王韫秀听得动静,已重新赶到堂中,拉过元载,轻声说着话。
元载无奈地摇了摇头,拍着妻子的手,道:“多说无益,让阿爷自己决定吧。”
他痛得眼中满是泪水,歪着头看向王忠嗣,震惊道:“将军为何打我?老奴……”
三次开口,一句话也未能完整地说完,王忠嗣已将他丢在一旁,直接闯进了李亨的屋子。
“义兄……”….
“殿下既与我说人是薛白杀的,为何以裴敦复麾下已死散的部将结案?”王忠嗣开口便问道。
李亨一愣。
王忠嗣道:“我已去过大理寺,殿下犹在病中,却把此案查得水落石出了?”
“咳咳咳……罢了吧,此案就此了结,莫再牵连旁人,引得朝局动荡。”
“殿下当圣人糊涂了?还是殿下糊涂了?不明白案子越简单地了结,圣人的猜忌越重?”
李人,不与你绕弯子。此事如何你我都清楚,你不认错,错就在我,四镇节度使丢了无妨,安禄山……”
“义兄说来说去,还是舍不得节度使的兵权是吗?!”李亨道:“我为你保这兵权还不够尽力?!”
王忠嗣一愣。
李亨坐起,愈发激动,道:“韦坚案,我宁可舍了韦氏,舍了皇甫惟明,把河西、陇右交到你手上。那是因为在我眼里,我的发妻、妻兄、爱将,都没有你这一个义兄重要!”
“殿下啊……”
“两年来,一桩桩大案,我早可以向圣人认错的,为何不认?因为我知道我一认错,他马上就要借机夺了你的职,你如今觉得我还不够尽力保你的兵权?!”
“殿下尽石出了?”
“咳咳咳……罢了吧,此案就此了结,莫再牵连旁人,引得朝局动荡。”
“殿下当圣人糊涂了?还是殿下糊涂了?不明白案子越简单地了结,圣人的猜忌越重?”
李亨反问道:“这猜忌,是我的错吗?”
“殿下多少总是有错。”王忠嗣道:“我亦有错。错了便认,有何大不了的?”
“有何大不了的?因为他不给我认错的机会!”
“长一指,问道:“你来质问我,我做错了什么?我不过是以最小的代价了结了裴冕案……”
“别装傻。”
王忠嗣没有用对待储君的恭敬态度,语气严肃起来,道:“从小我就与你说过,我是个粗人,不与你绕弯子。此事如何你我都清楚,你不认错,错就在我,四镇节度使丢了无妨,安禄山……”
“义兄说来说去,还是舍不得节度使的兵权是吗?!”李亨道:“我为你保这兵权还不够尽力?!” 屋中忽然安静下来。
王忠嗣嚅着嘴唇,想说话,却不知如何说,只好愣愣看着李亨的眼睛。….
良久,他才道:“殿下这是……诛心之言……”
李亨大哭,从榻上走下来,摇着头道:“我怕啊,义兄!圣人忌惮我至此,商周以来,一国储君该有的权力我一点也没有,你看看东宫……我何曾去过东宫?何曾见到过属臣?”
“殿下,我懂的。”
“开国以来,宰相从不久任,这是一个明君首先该明白的道理!可你看,索斗鸡任相十余年了啊,一个权相,连边镇都想掌握,而一个太义兄,我说他私通了我的妻子,你去查过没有?!”
“殿下,我只论边镇之事,如此简单的利弊我难道看不出吗?”
“够了!说到底,你无非是为了一镇军权,宁可置我于死地,不是吗?!”
“我……”
王忠嗣想再开口说些什么,末了,黯然无言。
说什么呢?
归根结底,原来是李亨已经不相信他了。
若一定要在“义兄握一镇兵权”与“义弟拥有世人寄托”这两者之间做选择,李亨想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可以理解,一则,这个义兄既然敢逼迫义弟自罪,就不可信。二则,有了世人的寄托,往后自然会有别的节度使投到东宫门下。<何曾去过东宫?何曾见到过属臣?”
“殿下,我懂的。”
“开国以来,宰相从不久任,这是一个明君首先该明白的道理!可你看,索斗鸡任相十余年了啊,一个权相,连边镇都想掌握,而一个太子,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只剩下最后这一点点,最后这一点天下人的寄托了,你们还要扼杀掉?我剩什么?你告诉我。”
王忠嗣红了眼眶,惭愧地低下头,道:“殿下若肯信我,我绝不让哥奴羞辱殿这趟浑水?”
“那你说他何必?!”
“他出于公心,想阻止杂胡兼职三镇……”
“哈?”李亨只觉可笑,回过身,指了指王忠嗣的鼻子,讥道:“你说薛白有公心?你是我的义兄,我说他私通了我的妻子,你去查过没有?!”
“殿下,我只论边镇之事,如此简单的利弊我难道看不出吗?”
“够了!说到底,你无非是为了一镇军权,宁可置我于死地,不是吗?!”想到义兄最后那一句话,却犹豫了一下,终于停下了脚步。
听得出来,王忠嗣已是心灰意冷,不想再争取河东节度使了……如此,这些东宫重臣不想着推他这个太子出来顶罪,也就以罢了四镇节度使告终。….
从此,东宫一败涂地,唯留太子的一点点声望。
这也是没办法的,一年一年地挣扎了,终究只能如此大败蛰伏,卧薪尝胆,以待将来。
“义兄,我无能,保不住你……”
思及这相识以来的三十余年岁月,李亨亦觉心痛。
~~
王忠嗣牵马出了东宫,抬头看着漫天的小雪,一瞬间反而觉得轻松下来。
一切都结束了,压在心里的一颗”
“可惜了。”
“看来,王将军也没能劝说太子低头,消除圣人对一国储君的戒心。”
“是啊,没能说动。”王忠嗣叹道:“他有他的苦衷。”
薛白没有再讥讽李亨,也没再挑拨,小小地抿了一口酒,叹道:“很挫败吧,觉得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
王忠嗣自嘲一笑,又端起一壶酒。
他觉得丰味楼的酒不错,比别处的浓烈,可供痛饮。
“将军信天命吗?”薛白只喝了一口,却有些狂了,抬手指天,道:“我有神仙术,与李长源说过,我说安禄山必反。”
“什么神仙术?天宝三载,我北击突厥,见安禄山养寇自重,便数次上言他有异br /> 思及这相识以来的三十余年岁月,李亨亦觉心痛。
~~
王忠嗣牵马出了东宫,抬头看着漫天的小雪,一瞬间反而觉得轻松下来。
一切都结束了,压在心里的一颗巨石也卸了,他往后将不再管大唐边陲的战事、将士们的前途,也不必再忧虑大唐的将来。
从此,只管自己活得舒坦便好……这是自他九岁时阿爷战死至今从未有过的念头,很是开怀。
下一…
酒是在丰味楼后院的一个雅间喝的。
王忠嗣落座,先痛饮了一壶,方问道:“听闻今日杂胡要认贵妃为母,薛郎可阻止了?”
“没有。”薛白道:“圣人心意,谁能阻止。”
“可惜了。”
“看来,王将军也没能劝说太子低头,消除圣人对一国储君的戒心。”
“是啊,没能说动。”王忠嗣叹道:“他有他的苦衷。”
薛白没有再。”
“半杯?”
王忠嗣转头看向薛白,忽眯了眯眼,仿佛从这少年的眼神中看到一丝真诚。
他难得郑重了几分,道:“安禄山即使有异心,想来也掀不起什么大波澜。”….
“也许吧,毕竟圣人威望无比。”薛白赞同地点了点头,末了,道:“不过,东宫被削得太厉害,往后如何就不好讲了。”
“你真的醉了。”
王忠嗣沉着脸喝止,眼神却浮起一丝阴翳。
他心情愈发差了,那种卸下担子后的轻松荡然无存。
薛白摆了摆手,道:“不谈国事了,我还年少,登科后再理这些不迟。”
“我却老了啊。”
段,属于两个势力的决战。所以这几章铺垫的比较多,人物立场要先疏理,大家没看到剧情冲突,都在随着人物理解他们的想法,自然会烦,后面就好了。在这段之后,就是右相对付东宫的剧情结束,时间线正好开始科举~~我都安排好了~~今天写到现在,也写了1万字,求月票~~
(本章完) .起一丝阴翳。
他心情愈发差了,那种卸下担子后的轻松荡然无存。
薛白摆了摆手,道:“不谈国事了,我还年少,登科后再理这些不迟。”
“我却老了啊。”
两人喝了许久的闷酒,王忠嗣越喝越清醒,转头一看,见薛白端着酒杯不饮,发呆想着事情。
他想聊些什么,又不愿聊国事,遂道:“薛郎曾答应过,我打了胜仗,送我一首诗词。”
“不送时完全不同,竟是颇豪放地拍了拍王忠嗣的肩。
“配不配得上这首词,也是在这一念之间……”
大家的关于剧情的反馈我看到了,放心。这一段剧情,本来就是李林甫对付太子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两个势力的决战。所以这几章铺垫的比较多,人物立场要先疏理,大家没看到剧情冲突,都在随着人物理解他们的想法,自然会烦,后面就好了。在这段之后,就是右相对付东宫的剧情结束,时间线正好开始科举~~我后面就好了。在这段之后,就是右相对付东宫的剧情结束,时间线正好开始科举~~我都安排好了~~今天写到现在,也写了1万字,求月票~~
(本章完) .
怪诞的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