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一百三十六章 集结

元丰八年五月甲午(初二)。

赵煦起来后,吃了早膳,就照例到了保慈宫中,陪着两宫批阅政务。

进入五月后,天气也渐渐开始热起来。

宫中开始将去年冬天藏在冰窖里的冰块取出来,放到特制的冰鉴里来降温。

御厨也开始为两宫准备各种饮子消暑。

紫苏饮、卤梅水、荔枝冰水……

样式多达数十种,任君选择!

这些饮子不是皇室的特供品,而是大宋普罗大众的快消品。

至少在汴京城如此。

汴京城中,每到夏天,起码有几百家饮子店开业。

售卖的饮子,从几文钱一份到几十文一份不等。

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士大夫官员,都很乐意去买。

赵煦比较喜欢喝甘草汤——一种用甘草等中药材煮水,然后自然冷却,加入蜂蜜等配料,然后冰镇的饮子。

味道甘甜,回味悠长。

因为知道赵煦喜欢,所以向太后命人准备了不少。

赵煦一来,立刻就让人送上一份冰镇的刚刚好的甘草汤。

赵煦一喝,立刻就笑起来:“好喝!”

“六哥喜欢就好!”向太后微笑着说。

“官家昨日叫通见司动用了急脚马递?”太皇太后笑着问道。

赵煦点点头,答道:“是的,太母!”

“因为儿听说一位大儒得病了,所以就想着赶快派人送些御药……”

太皇太后点点头,笑着道:“真是个好孩子!”

“今日已经很多大臣上书称颂说,官家尊师重道,实乃是国家幸事!”

向太后连忙说道:“都是娘娘教导的好!”

太皇太后于是满脸慈祥的笑起来。

赵煦则‘羞赫’的低下头去,喝他的甘草汤。

甘甜的冰水在味蕾回味着。

赵煦知道,从此以后,通见司就会慢慢的听他指挥了。

而通见司是皇权的嘴巴和手。

通过它,整个大宋天下的一切资源、官员、军队,都将随着赵煦的指挥棒起舞。

当然了,现在赵煦不会用它干预政事。

……

今天的政务不多。

赵煦也只看着,保持着安静,除了不时的给两宫捶捶肩膀,送些饮子外,他就乖乖的在旁边坐着。

首先是吕惠卿上奏了河东路拟定的有功将士赏赐表,乞下枢密院施行。

紧跟着吕惠卿的报告的是同样在河东的折克行的奏报。

折克行的奏报详细报告了,吕惠卿拟定赏功的将官背景。

这是折家的本职工作。

府州折家,是晚唐藩镇最后的残余,也是赵官家们放在沿边的眼睛。

因为折家是党项人出身。

他们只能依靠汴京的官家的信任,才能在府州、麟州站稳脚跟。

折克行的报告和吕惠卿的奏疏,相差不大。

两宫看完,就批示让枢密院依故事审定赏赐。

该赏钱赏钱,该升官升官。

看完边报,就是朝政。

礼部上奏了太皇太后的生父鲁王高遵甫的避讳方案:甫字少一点,然后在字上用黄纸覆盖。

这是为了即将再次开始的科举做的安排。

毕竟,科举考场是要避讳的。

但空一格显然不行,所以就有了这样的权变方案。

既可以不冒犯高鲁王,同时也可以让阅卷之人不必去猜到底是个什么字?

太皇太后自然应允。

……

经过将近十天的跋涉后。

仁多保忠率领的仁多家的大军,终于进抵了明堂川的双山堡。

此地是大夏左厢神勇司的治所。

也是直面着南蛮鄜延路和河东路的战略要地。

葭芦河从明堂川左侧的谷地蜿蜒流过,下游就是在数年前,被南蛮的沈括夺走的葭芦寨要塞。

仁多保忠,策马双山堡上,居高临下,远眺着前方。

“拽厥嵬名这个卖屁股的兔子!”他啐了一口唾沫,恶狠狠的骂了起来:“我早就说过他靠不住,太后还不信!现在好了,被南蛮子活擒了吧!”

“现在怎么办?”仁多保忠的弟弟仁多洗忠问道。

拽厥嵬名的宥州兵马,本来按计划配合仁多保忠的行动,在侧翼调动南蛮环庆路和泾原路的主力,同时吸引部分鄜延路兵马。

现在好了,大夏大军,甚至都没有越过边境。

拽厥嵬名就在大夏腹地被宋人活擒!

宥州的兵马,指望不上了。

静寨军、遂州监军司也统统指望不上了——他们保住自己,不被南蛮子的大军给打杀了就不错了。

“还能怎么办?”仁多保忠说道:“大军都已经出动了!”

“要是不能打破南蛮的寨堡,我们就得饿着肚子回灵州!”

“梁乙甫能放过我们吗?”

仁多家可不是党项人。

他们是吐蕃人!

本来就受猜忌,如今老监军又战死了,最支持仁多家的国舅相国梁乙埋也死了。

再不能立下军功,那些党项贵族会将仁多家的土地、牧场还有奴隶都吞掉的。

尤其是梁乙甫那个混账!

他早就对仁多家的地盘,虎视眈眈了。

“派出斥候,去葭芦寨周围探查,将南蛮的兵力和部署都给我摸清楚!”仁多保忠扬起马鞭做出了部署。

“另外,再派人去告知在头道川里的各部羌族……”

“大夏兀卒有令,命他们每部献粮草五百石,青壮三百,以助兀卒军用!”

“敢有不从,王师一至,全族屠灭!”

“是!”仁多洗忠领命而去。

大夏对于两千里横山中的羌族,从来没有信任。

因为这些藏在山林里的羌人生番,对大夏兀卒毫无忠诚可言。

兀卒对他们恩德再高,他们也会在南蛮的威逼利诱面前出卖大夏!

从李士彬父子到十几年前的俞龙柯兄弟,兀卒再怎么优遇,南蛮一招手还是立刻背弃了兀卒!

所以,大夏也不再对他们客气!

每有大战,直接派人去这些部族之中征调粮草、青壮。

谁敢不听话,直接屠灭了事!

当然了,兀卒仁爱,还是给出路的,只要服从兀卒军令,得胜之后自有赏赐!

……

府州州城。

吕惠卿的帅营,在今日进抵于此。

跟随他而来的,还有从保德军等地调来的三千河东营田弓箭手。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弓箭手,才是吕惠卿这数年来在河东经略的最大成果和收获!

所以,吕惠卿每逢大战或者调动大军,都会大量征调,作为河东各将的补充!

进了府城州衙府州知州兼河东路第十二将折克行立刻率着折家将们出迎。

将吕惠卿迎到府衙上后,折克行就对吕惠卿奏报说道:“末将自奉相公将令后,已经向西贼的左厢神勇司的各处寨堡,都派出了大量斥候探子进行探查,目前还未得到有关探报……”

吕惠卿点点头吩咐道:“加大斥候数量,告诉下面的斥候,只要愿入西贼境内探查,人给赏钱十千!”

“凡有功者,本经略不吝重赏!”

这是吕惠卿在河东治军的特点。

不BB,就砸钱!

所以,上上下下都愿听从指挥,也都肯为他卖命!

折克行早已经习惯了吕惠卿的作风,当即拜道:“相公将令,末将一定传达给下面!”

折家经略府州、麟州三角区,和北虏、西贼犬牙相交。

自然有着无数熟悉地理地貌地形的斥候探子。

只要钱给够,有的是愿意冒险的勇士!

吕惠卿满意的点点头,对折克行道:“但有探报,立刻告知本官!”

“末将晓得!”

吕惠卿点点头,然后就在折克行的簇拥下,坐到府衙上。

看着那一个个穿着甲胄,跟随他来到这里的弓箭手指挥们,吕惠卿和他们说道:“此番巡边,本官乃奉天子手诏,为防备西贼入寇!”

“尔等都回去告诉本乡弓箭手:河东去岁宽剩钱,还有数十万贯!”

“若西贼果谋入寇,凡有能得西贼首级者,本官将依禁军赏赐!”

这些指挥们听着,立刻面色潮红。

吕惠卿却还嫌不够,火上浇油刺激着这些人:“另外,本官手中上有一百道空名官劄!”

“就看尔等有没有能力,让本官在其中一道上,写下尔等的名讳了!”

指挥们顿时呼吸急促。

空名官劄,就是已经盖好了官印,写好了差遣,但就是没有写名字的赏功官劄。

只要写上名字,送到汴京,就可以立刻就地进入武臣资序。

在大宋,有官身和没官身是两种人!

“都下去吧!”吕惠卿挥手说道:“将本官的话,告知下面的弓箭手!”

“吾要钱有钱,要官有官,只缺能拿到它们的勇士!”

“诺!”诸弓箭手指挥,轰然应诺!

吕惠卿看着这些人兴奋的离去,也是笑起来。

而随着吕惠卿入主府州,各方来的报告,也在马递和步递中,相继送来。

河东路第一将訾虎报告,已自岢岚军向静羌寨集结。

河东路第八将兼管勾麟、府军马公事刑克臣报告,已从麟州沿窟野河南下。

加上他在府州的三千弓箭手以及折克行已经集结和动员起来的第十二将兵马。

河东大军,就将分别沿着河东边防三个要点,居中集结。

只要找到西贼的左厢神勇司腹地的兵马动向,那么这三个将加上三千弓箭手,就将如同三把利刃,直插其腹地!

吕惠卿现在已经从邸报上知道了,赵卨生擒了西贼伪驸马!

这能忍吗?

“若实在找不到西贼兵马……”

吕惠卿看向西贼左厢神勇司腹地,那葭芦河畔的明堂川。

那可是西贼重镇,也是罕见的膏腴之地。

要是能找到空子,去明堂川放一把火,烧光西贼的草场和粮仓。

这功劳,应该就可以胜过赵卨了!

这一章写写停停,本来想介绍一下弓箭手的,后来算了,就全删掉了。

嗯,等下我在文后附带介绍吧。

毕竟,这个东西很麻烦,想在正文说清楚就太啰嗦了

北宋弓箭手营田制度

所谓弓箭手,最早在真宗时期由大将曹玮效仿后周时代已经存在的一种民兵戍边政策,并改进而来的制度。

其核心就是在边界两侧,招募汉蕃青壮,人户给田两顷,命其平时为农,闲时训练,战时出征,其实就是府兵制的变种。

不过曹玮为了强化弓箭手戍边的决心和作战意志,申请了特别优待——永免其租。

果然大大提高了弓箭手的作战能力,也让很多人都愿意成为弓箭手。

但是,很快的,随着财政压力的增大,为了省钱,出现了系税弓箭手。

也就是除了分配土地外,依旧要和民户一样交税的弓箭手。

这就大大挫伤了戍边弓箭手的积极性。

所以,到了庆历时代,范仲淹、韩琦戍边时,就干脆将这些旧弓箭手统统编入了禁军了事。

熙宁变法后,随着战争的进行,为了提高沿边军民作战积极性,重新恢复了弓箭手制度。

并改为弓箭手营田制度,采用曹玮旧年建议,弓箭手应募者,除了人给田两顷,马给五十亩外,还免除他们的夏秋两税以及缘纳钱。

同时仿照禁军军制,将这些弓箭手按照指挥进行编制、训练、组织。

这使得沿边弓箭手的作战能力和积极性大大提高。

弓箭手也因此成为大宋西军最得力的补充手段!

也是西军精锐的源头!

然而河东不同陕西,这里的荒地很少,待开垦土地更少。

吕惠卿到任前,河东弓箭手数量一直上不去,这也是河东军作战能力始终上不去的原因。

吕惠卿到任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的?

钱多生砸!

自吕惠卿履任河东后,他就直接和汴京申请,在河东恢复熙宁七年的买田募役法。

用河东免役钱的留存款,也就是宽剩钱,向河东百姓购买他们的土地,然后返租给这些百姓,并免除他们的两税。

条件是:自愿应募成为弓箭手。

如此一来,河东的弓箭手数量大增,河东各将的作战能力也跟着大大提升!

到得现在这个时间点,河东军的战力其实已经追上了鄜延路的战力。

只是没有发生大战,所以没有机会表现出来。

另外,小声的说一下,元祐二年,苏轼在写完吕惠卿的责贬诏书后,提议恢复了吕惠卿的买田募役法,以加强边防,还得到了通过……

所以说,苏大胡子真的是混乱守序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