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名满京都(三)

    贾赦和贾政心里什么感受贾琩是不知道的,这两个人最多敢去找找贾琏的麻烦。

    三日后,三月十九。

    今天是个大日子,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早早的就在京城各大书店的门口排队了。今天是神雕仙侣最后一卷发售的日子,神雕一共也是十卷,最后一卷让所有人等的心里都有火要冒出来了。

    “这该死的楚留香,就不能好好的快点写书嘛?”

    “兄台说的是啊,这姓楚的真是该死,让我们等了这么久。”

    “两位兄台果然是同道中人啊。”

    要说京城里最近谁被骂的最惨,当然是贾琩。不光是城里的学生在骂他,就连很多闺中女子也在骂他。这神雕里人物鲜明,继承了射雕里的大背景,又有了一个亦正亦邪的男人当主角。

    俗话说:“一见杨过误终身。”

    杨过可比郭靖对女人有吸引力多了,所以贵重女子最近也开始骂楚留香。身在荣国府,正在和惜春说暖房好不好玩的贾琩自然是听不到的。

    “小妹,这暖房不是现在就开始种花的,你要先找小厮来试着种。让他们记录每一次种植的时间和冷暖,发芽的时间及当时的冷暖。这样等他们实验的次数多了,以后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再想种什么根本不用看季节,让他们搞就行了。”

    “二哥你是不是太唠叨了,比风姐姐都唠叨。”

    “就是琩二哥你就让四妹妹种就行了,至于能不能行权当试试。”说这话的是宝玉,舔着一张大脸,不知羞的在玩贾琩送给惜春的玻璃玩物。

    “好,试试也好,这样能涨点经验。”

    贾琩出门回去了,心道:“师妹的信该到了,这都晚了三天了。”

    皇宫里,看完神雕最后一回的赵亓揉了下眼睛。全书看完,别人看的是个故事,最在意的是个结局。赵亓看的确是郭靖的结局,郭靖的故事。全书中他最喜欢的一句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个贾琩写的话本是真的不错,这小子很会写故事呀。”

    “陛下说的是,只是京城里的人不知道他就是那楚留香。不然让人等这么久,肯定有人上他家门口骂他。”戴权道。

    “如此故事年轻人是该看看,好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该赏。”

    “陛下说得是,只是不知赏点什么合适?”

    “明天上朝再说吧。”

    第二天,朝会上一些御史弹劾完京城的纨绔子弟后又把矛头指向了三皇子。

    “陛下,三皇子在京城里店铺林立,与民争利。王府上更是奢华无比,王府进门就是红毯,据说整个王府的地面都是红的。臣请陛下予以惩戒,若我大崝净是奢华之风,于国无益。”

    “父皇,这混蛋胡说。”

    “放肆,退下。他哪一条是胡说的?啊?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府上全是红色的朕在皇宫门楼上就能看到。滚回家去,闭门思过三个月。”

    三皇子雍亲王赵景,年龄不过十七岁,是皇帝的宠妃所生。今天之所以被弹劾,还是和几天前赵景跟太子赵泰在珍宝阁竞价的事有关,他让太子多出了几万两银子,太子不收拾他才怪。

    “诸位爱卿,今日这个神雕侠侣的话本可有看呢?”处理完赵景的赵亓道。

    “回陛下,臣有看过。”

    “臣也看过。”

    回话的大臣有十几位,赵亓道:“诸位爱卿,觉得此书如何?”

    众人心里打鼓,皇帝问话没有简单的,说好不行,说不好也不行,皇帝说好才是好,说不好那就只能是不好。

    有狡猾的大臣道:“陛下,这一个话本,却写的如此之慢,臣整天在家里骂那个楚留香。听说昨天最后一卷出了,臣下朝之后还准备去买一本呢。”

    这才是真正的答非所问,只说了慢,内容根本不提。最后一卷还没看是不是真的不重要,皇帝说好那就再说内容,皇帝说不好就说自己没看完。

    赵亓呵呵一笑道:“朕很喜欢这话本里的郭靖,这个人不是很聪明,但是却是忠心为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句话说出了一个人的心胸啊。”

    众大臣自然马屁如潮。“陛下圣明,这郭靖臣从那楚留香的第一个话本里就喜欢这人了,却是愿意为国捐躯之人啊。”

    “陛下圣明呀,这郭靖虽然....”

    “臣也喜欢那郭靖....”

    众人见皇帝夸郭靖是忠心之人,那自己跟着夸一定不会有错,至于杨过还是要等皇帝来看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诸位爱卿觉得写出这话本的人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回陛下,那楚留香是什么样的人臣不知,但总归一定是懒得,不然这话本早就该写完了。”

    这是装傻的,别人也有装傻的,当然也有知道怎么拍马屁的。

    “陛下,臣以为这楚留香话本里虽然也充斥着各种江湖势力,恩怨情仇,但大部分都是愿意为国尽忠的,想来此人应该是个忠君爱国之人,不然也不会写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句呀。”

    拍马屁的高手出现了,没有忠君爱国能更让皇帝在意,重复下皇帝的话,这马屁一定拍的准。

    其他诸人心里鄙视着说话的人,心里暗暗后悔自己现在再说就晚了。

    “臣复议,那楚留香应该是个忠君爱国之人,连着两个话本都是在宣扬为国出力,为民出力。若写出这样文章的人是个大奸大恶之徒,倒是臣等教化百姓的过失。”

    说这话的正是户部尚书方杰,方相爷。

    众人心道:“这老狐狸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皇帝说一个人是忠君爱国之人,八成是要赏的,你倒是先去捞功劳,连着拍马屁。真不愧是能做丞相的。”

    “方相所言甚合朕意,诸位可知道这楚留香真名是什么?”赵亓问道。

    “臣等不知。”

    “说来这人你们也都听说过,大部分甚至都见过了。”赵亓看着众人,接着道:“这楚留香正是那宁国府的贾琩。”

    一群大臣先是一愣,又都看向了一直一言不发的贾政。贾政更懵,心道:“贾琩?这话本是他写的?”

    “贾政你可知道这话本?”

    贾政出列道:“回陛下,臣不喜看话本,也不知道这话本是贾琩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