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海冰玉

第2167章 立场

赵丽丽说道:“走吧,先吃饭吧,蔬菜大棚的事只能下一茬再说了,他们就胡乱种吧,谁便咋种,都能赚钱,赚多赚少而已,也算是长了经验。”

一株黄瓜苗三毛钱就说贵?

就算一亩地种四千棵,才区区一千两百块钱而已。

但是,可以增产上万斤啊。

还是反季节蔬菜,就算便宜也得一两块钱一斤吧。

难怪关副府长捶胸顿足的。

就算那些用自己种子的农户有一千个大棚选择种黄瓜。

扣失直接上千万。

农户中选择种黄瓜和番茄的多。

因为这两种蔬菜的产量大。

前些天,她还听易飞和陈老师、孙普辉说,要研发新品种,适合临东和西阳土壤的品种,研究新的种植方法,争取让黄瓜和番茄亩产达到或接近十万斤。

当然番茄想达到这个产量,一般是在温室里,采用无土栽培。

而后来黄瓜的新品种,真的有亩产达到十万斤的。

那种子或种苗很能更贵。

赵丽丽对农业不太懂。

覃玉铃是津城人。

她连黄瓜苗和番茄苗啥样都不知道。

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很显然。

陈武文对黄瓜和番茄的产量并不感兴趣。

关云涛叹了口气,“只能如此了。”

他还能怎么样呢。

训斥易飞?

训他什么啊。

总不能把由于品种造成的损失算在他头上。

他已经派人做宣传了。

驾不住有一部分人就是不信。

易飞说道:“关叔叔,您也别太丧气,菜农们种的比较早,普通黄瓜种子,没有嫁接的黄瓜采收期又短,我估计再过三个月,他们的黄瓜就可以拉秧了,回头我再培育一些种苗,他们要是愿意买呢也可以,春季蔬菜卖得也挺贵的,大冬天的,育苗不太好做,而且基地的大棚就不能种菜了,到时候肯定要贵一些的。”

那些人完美的错过了春节时候的高价。

当时种得早,赶上春天那一茬也不错。

如果有规划自然不错,如果是瞎种也就那么回事了。

易飞看到关副府长忧国忧民的样子。

心里觉得心疼。

要不然,他真的不想搭理那些人。

关云涛松了口气,“易飞,这才对嘛,赌气是没有用的。再说了,你是什么人,怎么能和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一般见识。”

虽然损失了一个季度。

但也不用费那么多的口舌了。

很难说得失。

易飞在大局观上还是可以的,也许他没有就这事表达什么,就是想好了预案。

就算也把种苗卖的贵些。

总体来说对首批大棚种植户来说,还是划算的。

几个人出了研发中心。

关副府长和陈武文一辆车。

易飞和赵丽丽一辆车。

两辆车一前一后从上了军山大道,向云临酒店驶去。

赵丽丽问道:“易飞,真的还要育苗吗?你准备卖多少钱一株?”

她的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在这小事上耽误时间。

既然那些人选择和丽飞公司对着干,不信任公司,理他们干什么。

大冬天的育苗。

对大棚的温度要求更高。

易飞说道:“当然要育苗啊,六月份以前的蔬菜还是挺贵的,我们自己也要再种一茬,至于黄瓜价格嘛,一块钱或一块五好了。”

三毛钱一株觉得贵。

那就一块钱以上好了。

现在好的黄瓜品种还不多,嫁接育苗的几乎没有。

他们想买别的家也没有。

陈老师和孙普辉正在研发新的种子。

虽然他对研发种子不太明白。

但他知道,未来那些亩产逼近十万斤的种子的原理。

把这些思路提供给他们,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培育种子和培育鸭子一样。

不是一两年就见效果的。

现在能推出新品种,那是陈老师多年研究的结果。

并不是在丽飞生物技术公司一年出的成果。

易飞对陈老师的丽农黄瓜一号和丽农番茄一号以及其它丽农系列品种还是很满意的。

比买来的种子产量提高不少。

陈老师还在进一步的改进。

争取达到亩产三万斤以上。

赵丽丽说道:“把这些事交给李文朝和孙普辉他们就是,公司越来越多,如果你都想去管的话的,累都累死了。”

她的意思是丽飞公司大体上已经正常运转。

可以放心的交给郑韵、冷颖珊、李文朝、易小艺他们。

城飞集团则交给小哥和港城来的一批人。

青江集团则交给曲贵敏。

三方集团由林良负责。

正飞集团由顾文负责。

易飞和自己的精力还是放在飞来电子公司和和硕通讯公司。

既然做了,总得是那么回事才行。

易飞说道:“丽丽,其它几个公司我还是要管一下,起码得等都理顺了,飞来电子公司主要你来负责,别有压力,能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哪怕就把锂电池做好,通过寻呼机、vCd挣些钱也行啊。

也不能两人都把精力都放在飞来电子公司上。

其它公司不管不顾。

像正飞集团。

投资矿业、金属。

易飞主要是想通过几种金属过山车般的涨跌来赚钱的。

如果自己不去管的话。

顾文肯定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过几年,有一些国家,比如蒙国,将开放矿产资源的开发。

允许国外的公司进行勘探。

谁勘探到矿,就拥有开采权。

可以联合开采。

蒙国的几个大矿,他可是都知道在哪。

尽管蒙国那边有些难搞,就是通找矿,把得到的开采权卖给其它公司,也能大赚一笔。

而这些事,自己肯定得参志。。

电子公司这块,自己的水平比现在的丽丽,那是差得远。

充其量也就是她一个学生。

赵丽丽说道:“本来想这辈子像橙子一样,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想买什么买什么,可情势不允许啊,想想也不错,每天都有事情做。”

她真的不想去管这些事。

太累了。

可是易飞要统筹全局。

尤其是要挣钱,只要有大量的钱,飞来电子就会飞速发展。

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西方的国家都有慕强的心理。

实力就代表了一切。

只有他们觉得比他们强,他们才会尊重你。

易飞说道:“也没有说必须发展到某个程度,关键要学会用人,没必要亲身亲为,只是在方向上指导下,要想办法大量的挖人,我也不是甩手不管,大部分精力还是在这边。”

丽丽属于那种交待给别人,她自己不想动的那种。

手下一定要有一些接收能力强,工作拼命的人。

周安可以算一个。

要论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没人比周安强。

可一个人太少。

赵丽丽说道:“比如这个陈武文?”

他主动跑来,这样的人如果放走他就有些可惜了。

别看易飞表现的很淡静。

他想留下陈武文的心情,比谁都迫切。

下个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是人才。

“你一会到酒店给婶婶打个电话。”

易飞说道:“问问她,陈武文到底怎么回事,毕竟以后和科学署的合作的机会有很多,尽量别有什么矛盾,如果他真的想加入飞来公司,我们当然欢迎,如果是受科学署委派,来监视我们项目的运行,那就让他哪来的回哪去,省得以后闹出事端。”

不是他多心。

现在这情况,大家各干各的,不是挺好嘛。

没必要搅和在一块。

如果其它项目,他当然不反对和科学署合作。

可这几个项目没必要啊。

赵丽丽说道:“我问问,婶婶也不一定说,还得我们自己判断。”

如果不牵涉到集体利益。

婶婶当然是她婶婶,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如果牵涉到集体利益。

婶婶就是科学署副署长。

那是站在集体利益那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