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胆大包天

美仙问道:“那后期呢?”

杨广道:“后期?跋锋寒所有的武功都是属于他自己的,而侯希白的武功都属于邪王。换句话说,跋锋寒练的是自己的武功,而侯希白练的是别人的武功,契合度怎么都不如跋锋寒。跋锋寒会成为下一个毕玄,但侯希白不可能成为下一个邪王。”

美仙恍然大悟:“你给寇仲和徐子陵两个小子《长生诀》,却不肯指点他们,也不让石龙教导他们,连心得都不允许交换,就是想让他们练属于自己的武功。”

这就看出杨广对这二人给予的希望。

美仙本身并不会关注跋锋寒这个级别的江湖人,但牵扯到侯希白,侯希白是邪王的弟子。

自从邪王灭门慈航静斋,一跃成为魔门第一人,阴葵派跌下神坛,阴葵派的处境就一直很尴尬。

这也是祝玉妍想替杨广出头教训净念禅院的原因。

可是祝玉妍也因此身受重伤,万幸石之轩也没得到好。

这么多年祝玉妍的伤一直没好利索,不知石之轩如何。

很多原因造成美仙很关注石之轩。

阴葵派可以绝对服从杨广,但美仙依然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执念,这是她多年受教育的结果。杨广虽不勉强,但阴葵派确实不是最好的工具人,工具人不该有自己的想法。

杨广问鱼赞:“寇仲和徐子陵呢?”

鱼赞躬身道:“臣也找不到他们。”

这话说的就太心虚了,不应该这样。寇仲和徐子陵相当于是鱼赞的人,甚至他们的人生轨迹都是由杨广设计,鱼赞执行,怎么可以不知道他们的踪迹?

鱼赞惶恐,杨广虽然没有暴怒,但心中却有不满。可以不问,但问了就必须有答案。

杨广道:“你没盯着他们?”

杨广把《长生诀》都给他们了,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鱼赞要是这点儿眼力劲儿都没有,那就是他飘了。

鱼赞躬着身子道:“臣一直在盯着他们,开始还好,可等宝库的事一出,他们的行踪就不太好找。他们几次身陷绝境,可没等臣出手救他们,他们就又逃出生天了,而且行踪就连臣也抓不到。现在他们每次露面,臣并不能比其他人早发现。臣有罪。”

杨广并没有治鱼赞的罪,想想也就理解鱼赞了。

双龙的天资卓绝,加上一个丝毫不比他们差的跋锋寒,就算在不成气候时都靠着机灵百变,在江湖上游刃有余。宝库的事让他们成长的速度更为惊人,现在已经成气候了。

鱼赞不是愚蠢,不是没有天资,但鱼赞最大的天资是执行力,一种近乎死板的执行力,几乎没有自己的想法,千难万难都埋在自己心里。

南阳公主现在和鱼赞算是同一战壕,她替鱼赞把话接了过来,道:“这两个小子应该就在洛阳附近,说不定就在洛阳。这两个小子最近几次露面都是在洛阳,跋锋寒就是在洛阳遇到的他们。无论在洛阳遇到多大的凶险,他们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出现在洛阳,好像在挑衅那些想抓他们的人。现在所有的门阀都在调兵遣将,把高手都集中在洛阳等这两个小子再次出现。只是洛阳对他们来说就是龙潭虎穴,不知道他们还敢不敢出现?”

杨广问道:“他们为什么总来洛阳?”

这话是问鱼赞的,可惜鱼赞也答不出来。

南阳公主又把话接过来:“说挑衅这天下的门阀不过是句戏言,大家猜测是不是宝库就在洛阳。”

说完咯咯笑了起来。

这屋里的人都知道宝库在长安,否则可能也会猜测宝库在洛阳。

所以他们才最疑惑双龙为什么总出现在洛阳。

杨广思索了一会儿道:“他们一定就在洛阳。跋锋寒挑战侯希白没什么,就算当初是嘴硬充好汉,但以他的性格真这么干都是正常的。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很奇怪。当他救了陷入宝库争夺的寇仲和徐子陵,他和宝库就有了关系。凭跋锋寒和侯希白的地位还不足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吸引大家的还是宝库。他们一定有其他的目的,寇仲和徐子陵一定就在跋锋寒身边。”

南阳公主叹道:“那他们可真是胆大包天了。”

杨广道:“这两个小子确实很贼,他们利用每个人都想独吞宝库的心理,踩着钢丝绳与各大势力周旋。如果这些门阀是想杀他们,他们现在坟头草都得老高了。”

南阳公主想了想,才对杨广竖了个大拇指,道:“父皇料事如神。”

女儿的抬举并没有让杨广忘乎所以,杨广摇头笑道:“这不是料事如神,这本来也是这么把宝库的消息放出去的原因。不过这次,恐怕他们会失算。”

南阳公主道:“为什么?”

杨广道:“如果是突然遭遇,为了独吞宝库,每一个想得到宝库的人都互为敌人,他们有机会浑水摸鱼。可是现在跋锋寒弄出一个这么瞩目的事,还给了所有人准备的时间。如果是朕,朕一定会在之前就和实力最强的各大势力协商好,避免混战中,宝库没得到,却又陷入自相残杀。虽然这不是朕想看到的,但这却是最有可能发生的。”

“这可怎么办?哎呀,还是太年轻了。”

南阳公主把寇仲和徐子陵当自己人,不由自主的为他们着急。

杨广又想了想,道:“易地而处,除非跋锋寒食言不露面,否则朕想不出他们怎样才能逃生。”

净念禅院,侯希白一袭白衣,手摇折扇,高居铜殿屋顶,静等跋锋寒的到来。

这个地点选的很有意思。

净念禅院背后虽然站着朝廷,对外的包装又像一个江湖门派。

多年来净念禅院对所有事都不参与,又都来者不拒,在江湖上显得就极为自由,位置也很独特。

叶孤城和西门吹雪决战紫禁之颠,层次无疑远超跋锋寒和侯希白,严格筛选围观群众,以腰带为证。

虽然难逃有钱有势的人浑水摸鱼这种大势,好歹貌似有组织、讲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