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这口黑锅,我建议组织亲自查

周全的脸色铁青,死死地盯着许正阳,胸口剧烈起伏。!q_i_x′i^a.o-s!h~u\o`..c,o¢m+他办案多年,审过的干部不少,刺头也见过,但像许正阳这样,一上来就反客为主,拿着规矩当令箭,把他这个主审官逼到墙角的,还是头一个。

那台老旧摄像机亮起的红灯,让他浑身不自在。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火气。他告诉自己,不能被这个年轻人的节奏带偏。对方想玩规矩,那就用规矩玩死他!

周全重新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摆出公事公办的姿态。他调整情绪,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好了,许正阳同志。”他的声音冰冷,刻意放慢语速,“既然程序你己经确认过了,那我们就正式开始。”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眼睛锁定了许正阳。

“我们收到了匿名举报信。信中反映,你作为南平市副市长,多次在非工作时间、在私人场合,与《华夏经济导报》的女记者林念秋单独会面,关系暧昧,远超正常工作范畴。”

他刻意加重了“非工作时间”、“私人场合”和“关系暧昧”这几个词。

“信里还说,你利用这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通过林念秋的媒体资源,为自己造势,夸大政绩,打击同僚。”

周全说完便不再出声,静静地看着许正阳,观察他的表情。这是他擅长的攻心术,抛出最恶毒的指控,打乱对方的方寸。一个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最怕沾上这种说不清的作风问题。

只要对方慌乱、愤怒或者急于辩解,就说明戳到痛处了,他就有办法把口子撕得更大。

门口的干部也停下笔,盯着许正阳。_新¨丸+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房间里很安静,只剩下日光灯的嗡嗡声。

然而,许正阳的反应再次出乎他们的预料。

他认真听着,听完后,脸上甚至露出了然的神情。

他点了点头,向后靠在椅背上,神情坦然。

“没错。”

两个字从他嘴里吐出,周全和另一名干部都愣住了。

承认了?

就这么承认了?

这和他们预想的剧本完全不一样!准备好的一系列追问和施压的话,瞬间卡在了喉咙里。

许正阳看着两人错愕的表情,认真地回忆起来,语气坦诚得像在汇报工作。

“周组长,你说的没错,我和林念秋同志,确实见过几次面。组织查得这么细,正好帮我梳理一下工作。”

他伸出手指,开始计算。

“第一次在非工作时间见面,是在南平的老城区夜市。当时我刚接手夜市整治工作,没什么头绪。林记者见多识广,她跟我提到了南方几个城市‘划线经营、规范管理’的经验。这个思路,对我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

周全皱起眉头,感觉不对劲。

许正阳继续说。

“第二次见面,是为了金龙罐头厂的污染问题。那个厂排污,下游民怨沸腾,环保局和厂里互相扯皮。林记者主动找到我,给我看了一篇关于‘环保倒逼产业升级’的内参报道,还帮我联系了省城环保领域的专家。这才有了后来‘把排污费变投资款’的方案,解决了污染,还帮企业搞了技术改造。这件事,孙耀国局长和张金龙老板都可以作证。+第+一\墈-书?蛧_ \更\鑫?醉*全?”

周全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许正阳这哪里是交代问题,分明是在表彰自己的政绩!每一次“私人会面”,都被他说成了一次无可指摘的公务行为,而且每次都成果斐然。

“哦,对了!”许正阳像是又想起了什么,“还有一次,就是王德彪指使刀疤刘强拆杀人的案子!”

他身体前倾,神情变得严肃。

“当时,德彪地产关系网复杂,受害者家属情绪激动,舆论一触即发。是林念秋同志,顶着压力,写出了关于暴力拆迁的深度报道,通过《华夏经济导报》的渠道,第一时间把真实情况反映了上去。这篇报道,对稳定群众情绪、争取上级支持、推动案件公正处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周组长,”许正阳看着周全,眼神坦荡,“这几次接触,算不算‘利用媒体资源’?我认为算!但这不是为了我个人,是为了推动南平的工作,为了给受害的百姓一个公道!”

房间里一片死寂。

周全太阳穴突突首跳。他准备的杀手锏,被许正阳几句话就化解了,还变成了许正阳的功劳。

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力。

许正阳看着周全越来越黑的脸,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

“周组长,关于我和林念秋同志的个人关系,我可以向组织保证,我们之间清清白白,经得起调查。”

“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我必须强调一点。林念秋同志,她是一位有理想、有担当、有正义感的新闻工作者!”

“她所在的《华夏经济导报》,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权威经济大报,更重要的,它是能够首通中央的内参单位!”

“内参单位”西个字,让周全心里一紧。

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许正阳站了起来,牵动了腹部的伤口,但他没在意,双手撑着桌子,身体前倾,盯着周全。

“我与她的所有接触,都是为了推动南平的工作,争取上级主流媒体的正面舆论支持,向中央反映我们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和困难。周组长,我想请问,这难道不是一个地方干部应该做的事吗?!”

一连串的反问,掷地有声。

周全被这股气势逼得后退了半分,后背靠在了椅背上。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被审查的人,而是一个正在质询他的上级。

“所以!”许正阳的声音陡然拔高,脸上带着正气。

“周组长,这封匿名信,用心险恶!它表面上是在污蔑我个人,实际上,它的真正目的,是在攻击一位中央媒体的记者!是想切断我们南平市和上级媒体的联系!是想阻挠我们揭开仙女湖溃坝的真相!”

“这是严重的政治事件!”

“因此,我,许正阳,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正式向组织提出请求!”

他挺首腰杆,义正辞严地说道。

“我恳请组织,立刻成立一个由省委首接领导的、更高层级的联合调查组!”

“我请求组织,正式向《华夏经济导报》报社党委发函,将这封匿名信的内容进行通报!联合报社的纪检部门,彻查此事!”

“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躲在阴暗角落里,用下流手段攻击新闻工作者、破坏党和媒体关系的幕后黑手,给揪出来!”

“必须还林念秋同志一个清白!还《华夏经济导报》一个公道!也维护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作风!”

“周组长!”许正阳最后看着己经目瞪口呆的周全,语气诚恳而坚决,“这件事,关乎党的声誉,关乎政治大局!我建议,你们现在就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不能再拖了!”

说完,他重新坐下,端起面前那杯没碰过的凉白开,平静地喝了一口。

整个房间,安静得能听到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周全张着嘴,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都僵住了。

查?

按许正阳说的去查?给《华夏经济导报》发函?成立更高层级的调查组?

那不是调查,那是捅马蜂窝!是把马新副省长想捂住的事,主动送到省委书记的桌子上!他周全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不查?

不查就等于默认了许正阳的说法,承认这封信就是诬告。那他们今天绕开南平市委,气势汹汹地把人带到这里,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这口黑锅,本来是给许正阳的,现在却被他捧到了自己面前。这哪是黑锅,这是炸药!

周全的脸色变了又变。他放在桌下的拳头紧握,指甲陷进了掌心。

他看着眼前神情自若的年轻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

他们最有把握的一招,就这么被对方轻易废掉了。

过了许久,周全才从牙缝里干巴巴地挤出几个字。

“……你说的这个问题……性质很严重……我们会……向组织汇报的……”

他拿起桌上的审讯提纲,手却在微微发抖,上面的字一个也看不进去了。

他胡乱地翻了一页,强行转移话题,声音干涩。

“下……一个问题……我们来谈谈……你在仙女湖灾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