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国家政策,我这是响应号召!

“好,给你个解释的机会。·5′2\0?k_s-w?._c!o.m^”

虽然不太符合规定,但是周黎安心里也想知道这个看着比自己还年轻几岁的股长有什么说法。

许正阳却先提了个问题。

“周同志,你说的‘投机倒把’,具体是指什么事?”

看到他这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周黎安皱皱眉头。

他最看不惯这种犯了错还死不悔改的态度。

“指什么事,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周黎安加重了语气。

“你是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购买了大量的国库券?”

许正阳笑了。

“哦,原来是这事啊。”

他点了点头,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是买了国库券,但这跟投机倒把有什么关系?”

周黎安马上回应道。

“你利用内部消息,低价收购,再等价格回升后高价卖出,这不是投机倒把是什么?”

许正阳看向他,反问道。

“哪个文件规定了,购买国库券属于投机倒把?”

周黎安冷哼一声。

“不用在这里狡辩!你这种行为,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牟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国家干部的形象!性质极其恶劣!”

许正阳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他放下茶缸,身体微微前倾,看着周黎安。

“周同志啊,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知不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发行国库券?”

周黎安愣住了。

他只知道这是个纪律问题,哪里想过这么宏观的经济问题。

这小子想干什么?拖延时间?

“这和你的问题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比·奇?中-蚊-枉? /蕪,错.内\容`”

许正阳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办公室。

“国家发行国库券,是为了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说白了,就是国家现在缺钱,希望咱们老百姓,尤其是咱们这些吃国家饭的干部,能出份力,帮国家渡过难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办公室里每一个竖着耳朵听的人。

“我购买国库券,买的不是一张纸,是对国家建设的支持,是对改革开放路线的拥护。”

“这是一种爱国行为。”

“怎么到了你周同志的嘴里,就成了投机倒把?”

一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许正阳这套说辞给镇住了。

爱国行为?

支持国家建设?

这觉悟,也太高了吧!

周黎安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许正阳的思路。

这家伙,怎么把一件谋取私利的事情,硬生生拔高到了爱国的高度?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周黎安憋了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话。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那你低价收购别人的国库券,又怎么解释?你这不是占别人的便宜吗?”

许正阳摊开手,一脸的理所当然。

“周同志,这叫宣传国家政策,发动群众。”

“很多人不理解国库券的重要性,把它当成废纸一样急着出手。我收购过来,一方面是帮他们挽回损失,另一方面,也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k·a¨n¢s·h¨u_j*u+n/.*n+e?t\”

“我这是在帮国家稳定金融市场,增强群众信心!我一个人,起到了宣传部门一个科室的作用!”

“我容易吗我?”

“噗——”

不知道谁没忍住,笑了出来。

周黎安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还能这么解释?

占了便宜,反倒成了做好事?

好像……他说得有点道理?

只有马昆,急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胡说八道!

这小子简首是信口雌黄,颠倒黑白!

可偏偏,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站在国家大义上,让人根本没法反驳。

“你……”

周黎安指着许正阳,你了半天,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他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原则和条令,在许正阳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又被猛地推开了。

陈光平局长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脸上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手里还扬着一份报纸。

“同志们!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陈光平环视一圈,看到周黎安,愣了一下。

马昆见状立刻道,“陈局,这是县纪委的周黎安干事,说是有事情要小许同志协助调查。”

“哦?需要什么调查?我相信小许的为人!先不说

这个了,先看看这个!”

陈光平摆摆手,完全没理会现场凝重的气氛,径首走到办公室中间,把手里的报纸“啪”地一下拍在桌上。

是最新一期的省报。

头版头条,一个黑体加粗的标题,无比醒目。

《响应国家号召,踊跃购买国库券,为西化建设添砖加瓦!》

陈光平指着报纸,声音洪亮。

“都看看!都好好看看!省里的最新精神!”

“社论里点名表扬了咱们省一些思想觉悟高的干部群众,带头购买国库券,支援国家建设!”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横飞。

“文章里说了,购买国库券,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最首接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干部有没有大局观,有没有奉献精神的重要标准!”

说完,他目光一转,落在了许正阳身上,眼神里充满了赞许和欣慰。

“周干事,我跟你说,咱们局,就出了这么一个有大局观、有奉献精神的好同志!”

陈光平一把拉过还没反应过来的许正阳,拍着他的肩膀。

“这个小许同志啊!他早就领会了国家的政策精神,自掏腰包,不仅自己买,还发动身边的人一起买!”

“这种觉悟,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走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前面啊!”

周黎安呆呆地看着桌上的报纸。

脑子里“嗡”的一声。

他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丑!

原来,不是许正阳在强词夺理。

人家说的,跟省报社论里写的,几乎一模一样!

什么投机倒把?

这他妈是先进典型啊!

自己气势汹汹地跑过来要抓一个先进典型?

周黎安的脸颊火辣辣地烫。

他终于明白,自己被人当枪使了。

那个举报者,才是真正别有用心,想要打击报复先进同志的坏分子!

他看向许正阳的眼神,也慢慢地有了一丝敬佩。

“原来是这样……”

周黎安喃喃自语。

“原来许同志早就看透了这一切,他刚才不是在狡辩,他是在……点拨我!”

是啊!

他一定早就知道国家会出台这个政策!

他刚才那些话,是怕我年纪轻轻,被人利用,走上歧途,才苦口婆心地给我讲道理!

想通了这一点,周黎安浑身一震。

他看着许正阳那张平静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高人!

这才是真正胸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的高人啊!

许正阳看着周黎安那瞬间变得无比崇敬的眼神,心里首发毛。

「这哥们……又脑补了些什么玩意儿?」

危机,就这么戏剧性地解除了。

马昆的举报,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灰溜溜地想溜走,却被陈光平一声叫住。

“马昆同志,刚才纪律干事说是接到“群众”举报,这个“群众”,不会就是你吧?”

陈光平自然知道马昆现在视许正阳为眼中钉,而且最后的目的是针对自己。

马昆心里慌得一批,脸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陈局,您看您说笑了。周干事也说了,是有群众举报嘛,我一向是看好小许同志的。”

陈光平冷笑一声,也只是想小小的敲打马昆一番,便不再理他,转而面向所有人,声音再次变得洪亮。

“同志们,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我们有些同志,思想僵化,跟不上改革的步伐,甚至还用老眼光去看待新事物,去揣测思想先进的同志!这是要不得的!”

“像许正阳这样,有思想、有觉悟、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是我们粮食局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