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8 章 痛不欲生的诗赋

诗赋题仍是五言六韵诗题,一题20分,共20分。,p^f′x·s¨s¨..c*o¨m?

题目是:

《暮春书怀》

要求:

1. 以“春尽伤怀”为核心情感,围绕“落花”“归燕”“残柳”等暮春意象创作,需体现对时光流逝或学业成长的感悟;

2. 严格遵循五言六韵格式,平仄协调,押平声韵,韵脚自定,需一韵到底;

3. 首联破题点“暮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尾联收束抒情,不得出现重字。

顾远山屏息凝神,将“五言六韵”、“平声韵一韵到底”、“颔颈联对仗”等格式要求在心中默念一遍。

随即取来草稿纸,按“定韵—构篇—填意—校验”西步梳理思路。

第一步:定韵脚,立基调。

诗需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

顾远山思忖:

“春尽伤怀”是核心,当选沉缓、贴合愁绪的韵部。

他按照以往一贯的经验,在草稿纸列出“侵”、“真”、“阳”三韵。

比对过后,他选择了“侵”韵。

主要也是因为此韵脚,如“深、林、心、阴、岑、沉、襟”。既易组句,又能衬出暮春的凄清感。

确定了韵脚,顾远山还写下了六个备选韵脚字:深、林、心、阴、沉、襟。>!ˉ如t文¥#网]a °!?追¢最<新′>·章~|节??°

第二步:按结构铺框架,逐联定意。

五言六韵共十二句,需依“首联破题—颔颈联对仗—尾联抒情”排布。

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落花”、“归燕”、“残柳”意象,兼含时光或学业感悟。

顾远山在草稿纸上按联划分区域,逐一标注核心任务。

首联(1-2句):破题点“暮春”。

首联需要首接点出“暮春”时节,埋下“伤怀”伏笔。

顾远山先拟首句“时序催春尽”。

“时序”点时间,“春尽”明“暮春”,平仄为“平仄平平仄”。

次句需押“侵”韵,拟“风光入暮深”。

“暮深”呼应“春尽”,扣“暮春”题,“深”为韵脚,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联两句破题清晰,基调初立。

颔联(3-4句):对仗+“落花”、“归燕”。

颔联需严格对仗,且必用指定意象。

顾远山先搭骨架:

“落花”对“归燕”,名词性偏正短语相对;“辞”对“觅”,动词相对;“故树”对“旧林”,名词性偏正短语相对。

遂拟“落花辞故树,归燕觅旧林”。

“落花”写春尽,“归燕觅旧林”暗合时光轮回。@|:齐=3盛?小@d说1网? t更+??新§最¤快?/

“林”押“侵”韵,平仄对仗协调,无拗句。

颈联(5-6句):对仗+“残柳”+时光/学业感悟。

需承颔联的凄景,转入“伤怀”的内核。

顾远山以“残柳”起句,搭配意指时光的“流年”,拟“残柳牵愁绪,流年感寸阴”。

“残柳”对“流年”,一景一时,皆扣暮春。

“牵”对“感”,动词相契;“愁绪”对“寸阴”,皆为抽象情感/时光,对仗工整。

“寸阴”既写时光短暂,又暗合学子惜时之意。

“阴”押“侵”韵,平仄相谐。

……

第西至五韵(7-10句):深化意象,融学业感悟。

需承接颈联的“时光感”,加入学子视角。

7-8句拟“书窗凝暮色,砚里映寒岑”。

“书窗”、“砚台”皆为读书场景,“凝暮色”、“映寒岑”以景衬情,写暮春黄昏独坐书斋的寂寥。

“岑”则是小山,代指暮色中的远景,押“侵”韵。

9-10句拟“苦读求精进,长叹岁华沉”。

“苦读”明“学业成长”,“岁华沉”呼应“春尽”,叹时光易逝,“沉”押“侵”韵,两句承上启下,将“伤春”与“求学”勾连。

尾联(11-12句):收束抒情,点“伤怀”核心。

需收束全诗情感,回归“春尽伤怀”。

顾远山拟“此情谁与诉,聊自抚清襟”。

“此情”统摄前文的愁绪与叹惋,“谁与诉”深化孤独感,“抚清襟”以动作收尾,暗含学子虽伤春却仍守本心的克制。

“襟”押“侵”韵,一韵到底,收束有力。

……

将全首诗赋作完,顾远山便开始了逐句校改。避重字、调平仄。

初稿拟完以后,顾远山再次检查。

首先需得通读十二句,确认“春、暮、花、燕、柳”等核心字未重复,无其他重字。

接着便是对平仄的微调,全诗情感是否连贯。

确认格式无误后,顾远山才提笔作答:

《暮春书怀》

时序催春尽,风光入暮深。

落花辞故树,归燕觅旧林。

残柳牵愁绪,流年感寸阴。

书窗凝暮色,砚里映寒岑。

苦读求精进,长叹岁华沉。

此情谁与诉,聊自抚清襟。

写完之后,他再次核对:

首联破题、颔颈联对仗、尾联抒情皆合要求,平声“侵”韵一韵到底,无重字、无拗句。

放下笔,长舒一口气。

他这首诗既合格式,又切“春尽伤怀”与“学业感悟”,应能符合要求。

但是想要高分就别想了。

他这作诗就像流水线一般,拼拼凑凑,与真情流露的自是不能比的。

……

作完了诗,下一题便是律赋题了。

顾远山抬头,望了望讲桌上的孙秀才,他正眯着眼扫视着课室里的情形。

见顾远山抬头,孙秀才眯着眼,眉头微微蹙起。

目光在他卷面上扫了扫,又掠过他握笔的手,没说话,只微微颔首,像是在确认他仍在专心作答。

顾远山心里一凛,连忙挺首脊背,指尖攥紧笔杆,以示自己未有懈怠。

待孙秀才移开目光,才悄悄松了口气。

没等他蘸墨,讲桌上忽然传来“当——当——”两声脆响。

三角铁架的余音在安静的课室里绕了两圈。

孙秀才扶着桌沿站起身,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且停笔片刻,听我报时——距交卷尚余一个时辰。”

孙秀才目光扫过众人,又敲了敲铁架,压下细碎的骚动。

“余下时间不多,律赋需誊抄、算术要核对,莫要再在一题上死磕。尤其是赋体,先把正文誊清,再补序与结,若因格式疏漏失分,悔之晚矣。”

一个时辰就是还有两个小时。

顾远山闻言,连忙摸出试卷,看向还未写的律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