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从市委大秘开始鹏鹏君本尊
第一卷 第64章 听湖山居失踪谜案
小
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
孙润才沉声道:“最后与苏桃红频繁联系的那个手机号码,登记的身份信息是青山县一个叫赵老栓的村民,今年六十八岁。”吴志远眉头紧锁:“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会用手机频繁联系苏桃红?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孙润才点头道:“我调取了该号码的通话记录,发现它近期才被激活,除了与苏桃红的通话外,没有其他通话记录。
而且,青山县那边反馈,赵老栓本人声称,他的身份证在一个多月前进城赶集时丢失了,至今未补办。”
吴志远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苏桃红恐怕凶多吉少。
“润才,有人用捡拾的身份证,办了手机号码,只联系苏桃红,这恐怕不是巧合,而是早有预谋,不想留下任何能被轻易追踪的线索。”
孙润才附和道:“没错,这种手法常见于有组织犯罪或意图隐匿行踪的预谋案件。
对方很清楚现代侦查技术,故意使用无法关联到自身的手机号码。
而且,在荒山野岭作案,便于隐藏行踪和犯罪线索。”
吴志远轻叹一口气:“唉,这个女人很傻很天真,自以为能玩弄桑家全父子于股掌之间,殊不知,到头来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车子在暮色中驶入海河县龙山镇,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位于龙山脚下的听湖山居民宿。
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一条水泥路与外界相连。
由于是山区,四周除了连绵的茶山和茂密的树林,只有零星几户农家,入夜后更显寂静,甚至有些荒凉。
听湖山居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诗意,容易让人联想到面朝大湖、聆听波涛的景象。
然而,现实与名字之间存在着有趣的落差。
民宿不远处确实有一片广阔的水面,但并非真正的“湖”,而是一口面积上百亩的池塘,当地人称之为“大塘”或“龙山大塘”。
这口塘由山涧溪流和地下泉水汇聚而成,水质清澈。
听湖山居的主体建筑是由一栋旧茶厂改造而成,青砖黑瓦,外观质朴,与周围的山林环境颇为协调。
民宿周围是连绵的茶园,客人可以参与采茶、炒茶、沏茶、品茶的全过程体验。
民宿老板是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
孙润才亮出警官证,民宿老板有些无奈地说:“警察同志,该说的我都跟之前来的派出所同志说过了。
那位苏女士是三天前下午五点左右入住的,就订了一天。
她看起来没什么异常,办理入住后就直接进了房间。
晚上七点多,我看到她接了个电话,然后就一个人往那边去了。”
他指着民宿后面一条蜿蜒通向龙山深处的小路:“当时天都黑了,我提醒了一句说山路不好走,她只是笑了笑,说去等一个人。”
王老板叹了口气:“谁知道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人影。
第二天退房时间到了,她没有退房,敲门没人应,打她手机,手机关机。
又过了几个小时,我们怕她出事,打开房门,发现行李还在房间,就报了警。
事情就这样。警察同志,做民宿开酒店,就怕客人出事,传出去影响生意啊。”
在王老板的带领下,吴志远和孙润才打着手电,踏上了苏桃红最后走过的那条土路。
土路与龙山大塘只有几十米远,如果不是刻意去池塘边,是不会坠落下去的。
就算不慎落水,苏桃红会游泳,而且水性很好。
土路一直向山上延伸。路边只有零星两三户人家。
王老板介绍说:“警察同志,山路是通往山里的,里面没有人家,但是有茶园,还有一个外地人承包了村集体的一片山林,种植油茶。”
孙润才说:“王老板,带我去油茶园看看,我们问问老板有没有发现苏女士的行踪?”
王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
走了大约二三十分钟,在手电光的尽头,隐约出现了一片相对开阔的坡地,以及一圈用石块和砖块垒砌的、约两米多高的围墙。
围墙中间是一扇紧闭的厚重铁门。
铁门反锁着,看不清里面的情景。
孙润才敲门。
几分钟后,一个男人打开一道门缝,探出脑袋,很不友好地问:“干什么的?”
男人四十岁上下,一米七左右,身材壮实,长相非常一般。
孙润才亮出警官证:“你好,我是龙城警方的,想向你了解点情况。
三天前的晚上,有没有看到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年轻女子从你这附近经过?”
男人隔着门缝扫了一眼证件,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和戒备。
他打开铁门,只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门后,一条土狗龇着牙低吼,被男人低声呵斥了一句,不情愿地退到一旁。
男人站在门口,并没有请他们进去的意思,冷声道:“警察同志,我这地方偏僻,这门又不对路口,一到傍晚,我就关门,没看见啥女人,也没听见啥特别动静。”
吴志远借着屋里透出的微弱灯光,扫视了一眼门内。
院子较大,有几百个平方,有六七间简陋的瓦房,门口堆着农具,有一大块菜地,还听到猪叫,没发现什么异常。
但总感觉这个男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阴森感,以及一种与世隔绝的封闭气息。
孙润才继续问道:“请问你怎么称呼?是这里的负责人吗?”
“我姓周,周大山。这片油茶园是我承包的。”男人回答得很简短。
“周老板,你平时就一个人住在这?有没有雇工人?”
“平日里就我一个人。农忙时雇佣附近村民干活。”
“你这几天,有没有在附近路上捡到什么东西?比如女人的包包、手机之类的?”
“没有。”
“好吧,打扰你了,周老板。如果以后想起什么,或者发现什么异常,请务必及时联系我们。”孙润才留下了一张警民联系卡。
周大山接过卡片,看也没看就随手揣进兜里,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一个字,随即“哐当”一声关上了厚重的铁门,里面传来清晰的插销落锁的声音。
再沿着山路往前走,就上山了。
三个人原路返回。
王老板说:“现在过了采茶季节,晚上这条山路基本没人。”
吴志远在回想周大山有什么异常,问王老板:“你对周大山了解多少?”
王老板说:“周大山是外地人,四五年前承包了村集体一百多亩山场,种植油茶。
这个人性格怪癖,不与人交往。平日里就他一个人。
他有一辆摩托车,上街买菜什么的都骑摩托车。
听说他没结过婚,一个人过日子。
他住的地方,是废弃的茶厂,连同山场一道租下的。
之前签了五年合同,前不久听村干部说,又续签了五年合同。”
在龙山大塘附近,有三户人家。
两户上了锁。
王老板说这两户人家进城打工,春节才回来。
还有一户人家,亮着灯。
吴志远敲开门,屋里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