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草莓采摘
王建安在垭口下了车,目送尹彬的货车掉头往县城方向驶去,这才转身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家走。
刚走到院子门口,他便抬高声音喊道:“祥平,我回来了!”
尹祥平正在厨房里准备着炸酥肉排骨。
听见丈夫的声音,她连忙从厨房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
见到风尘仆仆的王建安拎着包站在院中,她眼圈没来由地微微一红,嘴上却只道:“回来了?吃了没?”
说完才觉手上还沾着面粉,又赶紧转身回厨房冲洗。
王建安将行李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空气中除了炸物的油香,似乎还隐约飘荡着一丝清甜的果香,若有若无。
他深吸一口气,问道:“大棚里头怎么样?没啥子事吧?”
目光习惯性地投向猪圈和大棚的方向。
尹祥平擦干手走出来,脸上带着笑:“好得很!爸妈和大哥他们也天天都盯着呢,小刘技术员更是随时去查看,放心得很。”
“草莓怎么样了?”王建安最记挂这个。
尹祥平脸上立刻洋溢出欢喜:“红了好多哦,我们都摘了几个回来吃了。
小刘说这几天就必须得开始摘了,不然熟过头就烂在地里了。”
正说着,小刘技术员背着个帆布包,正好从外面回来,一见王建安就快步上前:“建安哥,你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都准备给你打电话了。
草莓第一批已经熟得恰到好处,再不摘怕是要软过头,影响品质和运输了。”
“走,先去棚里看看!”王建安顾不上歇口气,转身就急匆匆往一号大棚走去。
尹祥平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又回到厨房继续忙碌。
掀开厚重的保温门帘,一股温暖湿润、夹杂着浓郁甜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王建安只一眼,便被眼前的景象牢牢吸引,脸上瞬间绽开难以抑制的欣喜。
立体种植架上,一层层翠绿的草莓叶铺展开,宛如绿色的瀑布。
而在那繁茂的绿叶之下,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如同红宝石般镶嵌其间,不少果实从架子边缘垂挂下来,果形饱满端正,表面的籽粒清晰可见。
有个别个头大的,几乎有小孩拳头那么大,在补光灯的映照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这景象比他预想中还要好。
小刘蹲下身,小心地摘下一颗颜色深红的草莓递过来:“建安哥你看,这“红颜”品种真是名不虚传,形正色艳,我尝过甜度也很不错。
就是皮薄娇气得很,稍微碰一下就容易损毁,运输是个大难题。”
王建安接过草莓仔细查看,果实坚实却又娇嫩,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他点点头:“所以得用泡沫网套一个个包好,轻拿轻放。
我早就让三哥找厂子定制了一批,明天网套就能送到。
网套一到,立刻组织可靠的人手采收。”
回到家,王建安对尹祥平说:“祥平,你去跟泽安舅舅说一声,明天上午,合作社每家出一个人,到一号大棚这边来,我请大家吃草莓!”
“请所有人吃草莓?”尹祥平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有点心疼,这东西金贵得很,听说能卖十几块一斤呢。
王建安语气肯定:“对。大家都没吃过,得让大伙儿知道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到底是个啥子味道,以后也好一起往外推。”
第二天一大早,一号大棚外就聚满了人。
为了赶来,大家几乎都提前收完了自家大棚里的活儿。
连好几家几岁的小娃娃也被爹妈抱了过来,睡眼惺忪却又充满好奇。
人们早就听说王建安种出了稀罕的“草莓”,但到底是圆是扁、是酸是甜,谁也没见过,更没吃过,心里都揣着份期待。
王建安和家人以及小刘技术员,天不亮就带着竹筐和剪刀进了大棚,借着灯光,小心翼翼地挑选那些完全成熟草莓剪下,轻放在铺了柔软衬布的筐里。
尹彬也一大早就开着车把几大包定制的泡沫网套送了过来。
不多时,几大筐草莓被抬出大棚,放在临时搬出来的长条桌上。
那一片耀眼的红色,在冬日清晨灰蒙蒙的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夺目。
张泽安敲了敲烟袋锅子,笑着维持秩序:“都静一静,静一静!排好队,一家派个代表来领。
建安说了,今天管够,让我们李家沟的老老少少都尝尝这洋水果到底是个啥子神仙味道!”
人们兴奋地哄笑着,互相谦让又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长队,个个伸长脖子往前瞅。
王建安站在桌子后面,亲自给每家分草莓。
他不按户分,按人头算,大人小孩每人差不多能分到半斤。
第一个上来的是张老四。
他搓着手,嘿嘿笑着,接过那几个红果子翻来覆去地看,愣是没敢下嘴。
“建安,这……这东西怎么吃啊?连皮带籽一起啃?”
他捏着那草莓,有些无从下手。
周围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王建安也笑了,拿起一个草莓示范性地咬了一大口:“就这样,直接咬就行!皮也能吃,籽也能吃,都好吃着呢!”
张老四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把草莓凑到嘴边,试探性地咬了一小口。
瞬间,他眼睛瞪大了,咀嚼的动作停了一秒,然后猛地加速,三下五除二就把整个草莓塞进了嘴里,腮帮子鼓得老高。
“唔……甜!真甜!真香!”
他含糊不清地嚷嚷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还沾着点点红色的汁水,意犹未尽地看着手里剩下的草莓,似乎舍不得马上吃掉了。
后面的人看他这副模样,更心急了,笑着催促前面的人快点。
张春城领了他家那份,先没顾自己吃,转身就把一个最大的草莓递给了眼巴巴瞅着的儿子。
他儿子接过草莓,想都没想,一口就咬下去大半,清甜的汁水顺着他下巴往下流。
“慢点吃!兔崽子!”张春城笑骂一句,他自己也拿起另一个,仔细端详了一下,才放进嘴里,细细一嚼,脸上立刻露出惊奇的表情:
“嘿!真不一样!这甜味儿跟西瓜、苹果那些都不一样,水滋滋的,香得很!”
刘寡妇领了她和女儿小丫的那份,自己没舍得吃,全给了女儿。
小丫两只小手捧着那颗红艳艳的草莓,像捧着什么宝贝,看了又看,才小口小口地咬着,吃得极其认真,吃完还把手指头舔了又舔。
她仰起脸,嘴唇染得红红的:“妈,真甜!明年我们还种这个好不好?”
刘寡妇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心里又酸又暖,摸摸她的头:“好,好,多种,让我家小丫以后能吃个够。”
心里却盘算着,这一个草莓怕是能买好几斤粮食了。
老人们牙口不好,尝了这软糯香甜的草莓,更是赞不绝口。
“没牙也能吃,耙和!”
“嗯,味道是好,清香清香的,怪不得城里人喜欢吃。”
“建安就是本事大,这东西都能种出来,我也跟着开洋荤了!”
有个老汉吃完,舔着嘴唇开玩笑:“这吃一个怕是能多活一年哦,建安,以后这宝贝得多吃点!”
大棚外的空地上,弥漫开一股清新甜蜜的草莓香气。
人们吃着,笑着,议论着,气氛比过年还热闹。
孩子们吃得满手满嘴红彤彤,互相比较谁吃得更慢,仿佛吃慢点就能多占几分便宜。
大人们则细细品味着这从未尝过的滋味,脸上洋溢着惊奇和满足,不时有人发出“一口一块钱”的感慨,既是玩笑,也透着对这昂贵水果的珍惜。
王建安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温馨的场面,心里暖暖的,充满了成就感,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
分尝完草莓,王建安立刻组织起提前安排好的人手,开始给剩余的草莓套上柔软的泡沫网套,他反复叮嘱动作一定要轻,别使劲捏坏了果肉。
下午,尹彬的货车再次开来,专门来拉这批精心准备的草莓。
看到那十几筐包装得一丝不苟的草莓,尹彬眼睛都直了。
他拿起一个套着泡沫网的草莓,啧啧称赞:“这看着就上档次!跟那些地里胡乱摘的完全两码事,一看就是好东西!”
王建安仔细交代:“三哥,这第一批草莓,品质最好。
你拉回去,主要供应给蜀香园那些老关系户送点尝尝鲜。
剩下的都给小英的店送去。
跟小英说,店里可以上架了,但量少,搞个先到先得。”
“没问题!就这品相,绝对抢手!”尹彬信心满满,随即又问道,“建安,这草莓,你打算让小英卖啥价?”
王建安早已深思熟虑。
现在是1994年,反季草莓绝对是稀罕物,尤其是品相这么好的:“根据果子大小和品相,零售价定在十五块到十八块一斤。”
“十八块?”尹彬倒吸一口凉气,这价格在当时堪称天价,“这……这比肉贵多了好几倍!真能有人买吗?”
那时的猪肉也不过三块多一斤。
王建安语气肯定:“物以稀为贵,双流那边的冬草莓,送到蓉城的大酒店,价格只怕比这还高。
我们这品相绝不比他们的差。
跟小英说清楚,这草莓不是给普通人家当日常水果吃的,是给那些讲品质,舍得花钱的人尝鲜、送礼的。
包装一定要弄好看点,用那种小巧的竹篮子或者硬纸盒,里面垫上软纸,少装点,显得精贵。”
尹彬琢磨了一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行!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安排装车,今晚就连夜运回去,保证明天一早就能上架!”
草莓被工人们极其小心地搬上车厢,底下垫了厚厚的软草减震。
尹彬亲自押车,连夜驶往蓉城。
第二天中午,王建安正在大棚里指导工人给草莓追肥,尹祥平小跑着来找他:“建安,快!小英打电话到养猪场办公室了,急着找你呢!”
王建安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小跑着去接电话。
刚拿起话筒,那头就传来王小英兴奋得有些尖利的声音:“二哥!二哥!草莓全卖光了!”
一切在意料之中,王建安笑着问:“慢点说,别急,怎么回事?”
王小英语速极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早上刚开门,我把草莓摆出来,标了十八块一斤。
好多人围着看,一看价格又都迟疑了没买。”
“结果到了十点多钟,来了个开小汽车的老板模样的,一看这草莓,眼睛就亮了。
仔细问是不是新鲜摘的,我说昨晚上刚从我哥大棚里摘下来的,他拿起一个闻了闻,当场就要了五斤,说这品相在蓉城都少见!”
她喘了口气,继续连珠炮似的说道:“他这一买不要紧,旁边那些原本看热闹、嫌贵的人,好像一下子就觉得这东西值这个价了!
纷纷围过来,这个要两斤,那个要三斤……
还有个大姐,说是买去送领导的,直接要了十斤,让我用最好看的盒子装。
一上午功夫,你昨天让三哥带来的那五十来斤,就全卖光了!
还有好多人没买到,追着我问明天还有没有!
二哥,十八块一斤啊!
今天就这一样,就卖了九百多块钱!”
王小英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王建安能想象到妹妹在电话那头手舞足蹈的样子。
他笑着叮嘱:“明天还有,但量也不多。
你跟顾客说清楚,这是高档水果,量少,要买得趁早。
还有,最关键的是一定要保证品质,有一点磕碰磨损的都不能卖给人家,宁肯我们自己吃了,也不能砸了招牌。”
王小英连忙保证:“要的,要的,我都记得呢!
我都挑最好的卖,稍微有点不好的我都按你说的,放在一边了。
二哥,你这草莓种得太成功了!好多人都跑来问,还有没有别的稀罕菜!”
“稳着点,小英,这才刚开始。”王建安虽然高兴,还是不忘提醒,“口碑要一点点做起来,质量永远是第一位。”
“嗯!放心吧二哥!我晓得轻重!”
挂了电话,王建安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草莓的畅销虽在他预料之中,但市场反应如此热烈迅猛,还是让他格外振奋。
接下来的几天,草莓的采收和销售逐渐步入正轨。
每天凌晨,专人负责采收,精心挑选,套上网套,装箱,由尹彬的货车准时拉往蓉城。
棚鲜生零售店每天限量供应,几乎都是开门不久便售罄,成了附近高档小区居民热议的“奢侈品”和送礼佳品。
蜀味大饭店等大饭店也将其作为特色水果盘和高端菜品的点睛之笔,颇受食客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