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雁门危局
“证据呢“皇帝问道。
“这...臣正在调查,但他们行事很谨慎,暂时还没有確凿证据。“
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没有证据就无法行动,有了证据又怕打草惊蛇。这些人真是阴险!“
正在这时,楚云飞求见。
“臣楚云飞拜见陛下。“楚云飞进殿后单膝跪地。
“楚將军,你不是应该隨军北上吗怎么还在京师“皇帝疑惑地问。
楚云飞解释道:“陛下,臣伤势未愈,而且感觉京师情况不对,所以留下来护卫陛下。“
“你发现了什么“
楚云飞神色凝重:“陛下,最近城中流言四起,而且有人在暗中收买官员。臣派人调查,发现一些蛛丝马跡,但苦於证据不足。“
皇帝嘆了口气:“连你也这么说,看来情况確实严重了。“
楚云飞请求道:“陛下,要不要臣直接抓捕可疑人员“
“不行。“皇帝摇头,“没有確凿证据就抓人,只会让我们变成暴君。而且这样做可能会逼迫朱天佑站到对立面。“
就在君臣商议对策的时候,朝堂上也开始出现异常的声音。
早朝时,礼部侍郎突然奏请:“陛下,臣听闻北方战事不利,是否应该祭天祈福,以示朝廷的虔诚“
户部尚书也附和:“陛下,民间確实有些议论,说这次外患是天意示警。臣以为应该广开言路,听取民意。“
工部尚书甚至暗示得更加明显:“陛下,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也许我们应该考虑...顺应天意。“
皇帝听出了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心中愤怒但又无可奈何。
朝会结束后,皇帝独自坐在龙椅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难道朕真的要失去这个江山吗“他心中苦涩地想著。
远在前线的征北大军並不知道京师的情况已经如此严峻。
太子李明轩正在与將领们商议军情:“根据斥候回报,敌军確实装备精良,而且有红衣大炮助阵。“
朱天佑也在旁边分析:“敌军虽然兵力眾多,但补给线很长。只要我们能够切断他们的后路,就有胜算。“
两人配合默契,丝毫没有察觉到后方的危机。
但宋青书却隱约感觉到了什么。
他通过净世盟的关係网收到了一些消息,虽然不够详细,但足以让他警觉。
“青书,你怎么了“林小雨注意到他的表情。
宋青书皱眉道:“我总觉得事情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次北方入侵的时机太巧合了,偏偏在朱氏血统爭议最激烈的时候爆发。“
苏妙手也有同感:“而且敌军的火器装备明显有外援,背后必定有更大的阴谋。“
慧空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这场战爭可能不仅仅是军事衝突,更是政治博弈。“ 宋青书点头:“我已经派人回京师打探消息,希望一切都是我们多虑了。“
但他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夜深人静时,一只信鸽飞进了朱明远的宅院。
朱明远拆开信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很好,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他自言自语道,“皇帝啊皇帝,你以为派太子和朱天佑去打仗就能高枕无忧了吗真正的战场不在前线,而在这京师之中。“
他走到窗前,望著皇宫的方向,眼中闪烁著野心的光芒。
“等前线战事陷入僵持,等京师民心完全动摇,就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到那时,就算朱天佑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
经过十天的急行军,征北大军终於抵达雁门关外。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本雄伟的雁门关城墙已经被敌军的红衣大炮轰出了三个巨大的缺口,最大的一个足有十几丈宽。城楼上到处都是战火留下的痕跡,黑烟繚绕,断壁残垣。
“这...“太子李明轩震惊地看著眼前的残破城关。
朱天佑也皱起了眉头:“敌军的火炮威力竟然如此惊人。“
宋青书仔细观察著城墙上的弹痕:“这些火炮的口径很大,绝不是普通的虎蹲炮能造成的。“
正在这时,一队残兵从关內衝出,为首的正是守关將军杨武。
杨武满身血污,左臂缠著绷带,但依然坚持亲自迎接援军。他单膝跪地:“末將杨武拜见太子殿下、朱副帅、宋先锋!“
太子急忙扶起他:“杨將军快起来,伤势如何“
“殿下,末將无大碍。“杨武咬牙说道,“关內还有三千守军,正在坚守。“
苏妙手立即上前为杨武检查伤势:“將军失血过多,需要立即包扎。“
在苏妙手为杨武治疗的时候,太子急切地询问敌军情况。
“杨將军,详细说说敌军的情况。“
杨武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匯报:“殿下,瓦剌大汗铁木真这次確实是有备而来。敌军不仅兵力强大,而且装备精良,特別是那些红衣大炮,威力惊人。“
他指著城墙上的缺口:“这些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完全超出了以往草原民族的武器水平。而且敌军还有大量鸟銃,射击精准,我军伤亡惨重。“
朱天佑沉声问道:“敌军的战术如何“
“这是最令人费解的地方。“杨武摇头,“敌军的战术异常精妙,进攻时配合默契,退守时井然有序。他们懂得利用火炮掩护步兵衝锋,知道如何构筑工事防守,显然是经过专业军事顾问训练的。“
太子和朱天佑对视一眼,都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草原民族歷来以骑兵突击见长,战术相对简单粗暴。现在敌军展现出如此精妙的战术配合,背后必定有高人指点。
“敌军现在的位置在哪里“宋青书问道。
“在关外二十里处的平川上扎营。“杨武回答,“营寨修筑得很规整,防御严密。“
朱天佑听了匯报后,眉头紧锁:“这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阴谋。草原民族什么时候学会了这样的攻城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