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展示威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

几乎同时,付洛依的意念切入,与李迹的分析形成互补:

“结合尹博士过往行为数据分析,其性格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和安全焦虑。”

“一个如此偏执的人,不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单一设备上。”

“这枚芯片更像是一把特殊的钥匙,通往他绝对掌控的私密空间。”

“那里应该有专用的读取端口,可能还配合了生物识别或其他验证方式。”

“找到那个需要这把钥匙才能开启的地方,就能找到他藏得最深的秘密。”

两位大师级死士的专长在此刻交汇,协同推理。

李迹根据磨损痕迹模拟出最可能的持握与插拔姿势。

付洛依则将这些姿势与尹博士已知的习惯、心理安全区结合;

在幽灵提供的海量地理与资产信息中进行筛选匹配。

“排除所有官方及已知‘摇篮’关联设施。”

“优先考虑临海、高层、具备独立安保系统且登记信息复杂的房产。”

“符合其性格,地点需满足绝对隐私与掌控感。”

无数信息碎片在无形的思维网络中碰撞、拼接和过滤。

最终,一个坐标在虚拟地图上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营城,一座临海而建、在众多繁华都市中显得格外低调的城市。

在其最高端的社区内,一栋摩天大楼的顶层复式公寓,正静静地矗立在夜色中。

它的所有者被层层伪装,登记在一家股权结构错综复杂的空壳公司名下。

“高度疑似目标私人安全屋。”幽灵总结。

“内部存在专用的、未连接外部网络的设备。”

“很好。”林默的意志如同出鞘的利刃,穿透空间的阻隔。“锁定位置,准备接触。”

指令既下,散布在外的直属死士们悄无声息地向那座滨海小城汇拢。

——————

海城港口指挥中心,尹文临静立在落地玻璃幕墙前。

他抵达这座城市不足四十八小时,港区的运作已在他冰冷的注视下被迫恢复;

但每个环节都透着被强行压抑的滞涩。

“第七泊位效率不达标。”他对身旁的秘书说道:“现任主管及其直属团队,全部撤换。”

命令在精密运转的权力机器中无声传递。

三小时后,十二名管理人员的免职通知被张贴在港区各处的公告栏上。

其中一名在港口工作了二十年的调度主任试图争辩,当即就被两名黑衣人从办公室带走。

他的家人接到通知:因涉嫌危害港区安全,全家都需要配合调查。

码头上,龙门吊的轰鸣声掩盖不了空气中弥漫的恐惧。

一个老装卸工看着新上任的主管,那是个面无表情的年轻人,据说是从尹家直接调任。

老工人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全家福照片,默默将安全帽拉得更低。

指挥中心内,尹文临的视线扫过监控屏幕上的每一个角落。

他刚刚签署的命令正在生效:

所有员工的家属信息被重新登记,美其名曰“完善福利保障”。

而在港区深处的某个仓库里,三名因“不忠”被标记的管理者正跪在地上,面对着一群黑衣人。

“尹家的规矩很简单。”为首的黑衣人用橡胶棍轻敲掌心,“要么忠诚,要么沉默。”

橡胶棍落下的声音被仓库的隔音墙完全吸收。

港区外,海浪依旧拍打着堤岸,只是那声音听起来格外遥远。

与此同时,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性行动同步展开。

位于港区核心地带的振洋贸易公司大门被重型破门锤轰然撞开。

这家公司表面从事普通进出口业务,实则是卢家在海城布局多年的重要情报据点。

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手持盖着鲜红印章的逮捕令;

以“涉嫌大规模走私国家违禁品”为由,将公司总经理在内的七名核心成员全部押解上车。

公司所有账户被立即冻结,仓库被贴上了执法部门的封条。

尹文临站在指挥中心,冷静地审视着事态发展。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需要用一个足够分量的祭品,在海城重新划定尹家的绝对统治区。

越是动荡之时,越是要向外展示强力的威慑能力。

——————

青城,卢家宅邸。

卢公听完海城方面的紧急汇报,神色平静无波。

他缓缓拨动着手中的紫檀木念珠,每一颗珠子都在他指间流转自如。

“尹家开始乱咬人了。”卢公的声音平淡中带着洞悉。

“他们需要用这种手段来维持权威,正说明根基已经开始动摇。”

“父亲,振洋贸易的损失……”卢锡元的语气中难掩愤懑。

“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一步棋。”卢公抬手止住儿子的话。

“尹家现在就像受伤的猛兽,急着找人立威。”

“若是在这个时候与他们正面冲突,反倒中了他们的下怀。”

他将念珠轻轻放在案上,指尖在黄花梨木桌面轻叩:“海城这步棋,我们让了。”

但这退让背后,是更为深远的布局。

“传令各地做好准备。”卢公的声音陡然转沉。

“石城、釜城、龙城、岚城、云城......时机将至,届时一齐发难!”

“尹家把持国家太久了,也该让位了!”

——————

“摇篮”基地,核心实验区。

郑博士穿着略显宽大的白色防护服,站在巨大的环形观测窗前;

凝视着下方隔离舱内一名最新批次的“编号者”。

那具躯体肌肉贲张,线条流畅,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

但眼神却空洞麻木,只有在接收到特定指令时,才会闪过一丝非人的厉光。

一名研究员递上数据板:

“博士,这是‘优化’药剂实验体最新的代谢数据,副作用依然无法有效抑制。”

郑博士接过数据板,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参数。

他知道问题根源在哪里,那个理论缺陷如同附骨之疽,尹博士的激进方案只是饮鸩止渴。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旁边的研究员开始感到不安。

最终,他抬起手,用内部通讯器接通了项目组各个节点;

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平静:

“调整‘优化’药剂B-7区段合成路径。”

“引入……神经苷酶抑制剂,剂量按原方案的百分之七十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