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代桃僵

“剥离信号,制造动物携带的假象。”

林默的指令跨越空间,精准切入顾影的意识。

几乎在指令抵达的瞬间,顾影已然行动。

便携式手术刀在他指尖闪过一道寒芒,精准地划开陈星后颈下方的皮肤。

动作干净利落,一枚米粒大小、沾着血丝的微型追踪感应器被顺利取出。

与此同时,洞窟入口处传来极其轻微的窸窣声。

守在外的楚寂将一只处于惊恐状态的山鼠无声地递了进来。

顾影接过山鼠,手法娴熟地将尚带体温的追踪感应器塞入其体内,完美模拟了啃咬“尸体”时意外吞入的场景。

紧接着,他用刀尖在陈星后颈创口周围精心制造出细小的模拟啃咬撕裂伤。

最后,一支特制药剂被精准注入陈星颈静脉,监测仪上的生命体征数据迅速衰减至濒死阈值。

整套操作行云流水,全程不过十数秒。

“信号源已转移至活体啮齿类目标。”顾影冷静汇报。

“目标生命体征已用药剂压制,模拟深度衰竭状态。”

“信号流已介入,数据层面对接完成。”幽灵的意念同步传来,“信号转移的痕迹已被无缝覆盖。”

指令执行完毕,洞窟附近的几道身影悄无声息地退入阴影之中,如同从未出现过。

洞窟内重归死寂,只有那只被植入追踪器的山鼠在角落里不安窜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但这片死寂很快就被打破。

杂沓而收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训练有素的韵律感。

六道穿着统一深灰色作战服、佩戴“摇篮”基地标识的身影出现在洞口。

他们手中的生命探测仪天线稳定转动,幽绿的扫描光束如同利剑刺破黑暗。

洞窟内,特制容器整齐码放,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里虽是“摇篮”基地精密体系中被刻意规划的废弃物中转角落,但绝非不设防之地。

声音、影像、温湿度、震动、生命信号等多重传感器网络正无声覆盖着每一寸空间。

小队以标准战术队形稳步进入洞窟内部。

为首的队长打出简洁手语,队员们立即默契地扇形散开,控制住主要通道。

整套动作流畅精准,却并非出于对实际威胁的戒备:

在这个固若金汤的体系内,他们根本不相信有人能突破重重防线入侵至此。

这些动作更多是严苛训练烙印下的条件反射。

“进行区域扫描。”队长下达指令。

队员们手中的探测器开始对洞窟进行系统排查。

突然,一名队员的声音响起:“信号最后定位,东南角落。”

但他的语调带着明显迟疑:

探测器屏幕上跳动的光点正在快速移动,这绝非一个濒死样本该有的状态。

“不是静止目标……它在移动!”

这个异常发现让所有人的动作都为之一顿。

“锁定目标!”

命令刚落,两名队员立即上前。

战术手电的光柱交叉锁定,很快照出了那只在废料堆边惊慌窜逃的山鼠。

见到是只动物,队员们紧绷的肌肉略微松弛,但手中的动作依旧精准。

另外两名队员取出特制捕捉工具,利落地将山鼠困在网中。

山鼠在坚固的网兜里剧烈挣扎,发出吱吱的尖锐叫声,在寂静的洞窟中格外刺耳。

队长快步上前,面罩下的眉头微蹙。

他接过队员手中的探测器,对准网中的山鼠。

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图像快速聚焦,清晰显示出藏在山鼠腹腔区域的那个不属于它自身的微小金属信号源!

确认信号源头后,队长迅速做出决断。

他目光扫过洞窟,锁定目标区域,打了个手势指向那堆形态各异的实验体残骸:“先确认实验体7号位置。”

一名队员立即上前,在几具废弃物中快速辨认,很快找到了标有“7号”标识的躯体——它就那样随意地躺在其他几具废弃物之间。

队长走近蹲下,仔细查验实验体7号后颈处的伤口。

创口形态与啮齿类动物的啃噬痕迹高度吻合。

他随即用扫描仪确认了山鼠体内的异常信号源,直起身作出判断:“创口确认。”

“信号源为啮齿动物意外携带。推断来源为实验体7号衰亡后,遭啃噬所致。”

但多年的经验让他保留着本能的审慎,并未立即下令撤离。

“核对实验体7号最终状态。”他追加指令。

另一名队员应声上前,手持精密便携式生命扫描仪。

淡蓝色光束缓缓扫过实验体7号布满污秽、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躯干。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扫描光束在实验体7号身上停留数秒,读数在极低区间微弱跳动,完美契合“刚死亡不久”和“深度衰竭濒死”的生理特征。

队员的目光扫过屏幕上几乎平直的数据线,又审视着实验体7号毫无起伏的胸口和灰败的皮肤。

“扫描确认,”他回头汇报,“实验体7号无有效生命活性反应,体征数据低于生物存活阈值,符合生物性死亡特征。”

队长沉默地看了眼扫描仪屏幕,目光扫过整个寂静的洞窟。

任务核心是处理“异常生命信号”,现已解决。

一个已确认“死亡”且失去追踪器的实验体,在流程手册中的优先级远低于其他潜在威胁。

他抬手按动通讯器:“指挥中心,回收小队报告。”

“异常信号已查明,系啮齿类干扰。”

“原始目标实验体7号,经复核,确认生命体征消失。请求指示。”

短暂的静电噪音后,回复传来:“收到。样本按既定流程,待后续统一清理。小队按计划撤离,前往B-7区域执行常规巡逻。”

“明白。”

队长放下手,向队员们打出撤离手势:“实验体7号按流程待后续统一清理。撤离。”

小队成员毫不拖泥带水,利落地收起设备,保持着战术队形迅速有序地退出洞窟,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通道尽头。

数百米外的隐蔽高点,沈渊的狙击镜依旧锁定着小队离开的方向,直到确认那支小队彻底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