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一样的小癖好

“姜老师,这事说来有点话长……”

由于涉及到的事情复杂,苏云溪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

而根据她说的这些,姜景明和孙正平已经能想象出当时她是顶着多大的压力为陆团长治腿的。

那可是军区那么多人都现场看着的,如果出现任何意外……

这得多厉害的心理素质和把握才能在那种环境下做出决定,并且还能做到让陆团长的腿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的。

姜景明一直不明白苏云溪是怎么成为特聘医师的,而现在,他知道了答案。

这丫头,闷声不响的,竟然搞出了这么大动静!

既然她已经和沈队长他们认识,药剂的事,他也就不再操心了。

而沈晓和李伟自然是知道苏云溪真实身份的事的,在她离开军区以后,院长还特意找到了中医科的科室主任说了这件事。

年前陆砚之结婚,他们还托赵峰帮忙给了苏云溪红包。

赵峰和小李他们回连队后,连队的人拉着几人八卦两人结婚的景象。

小李是个大嘴巴,把接亲当天的景象说的绘声绘色。

听的沈晓他们遗憾不已,要不是隔得远,他们也想去团长的婚礼上凑凑热闹。

林岚和安旭平歇了半天就坐不住了,两人既然决定留在灾区配合工作,就想多摸清实际情况。

两人并肩往北侧高地走。

越靠近新安置点,人越多,土路上全是来回走动的人。

新安置点选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平缓坡地,用水困难,还特意打了几口压水井。

井台用石头垒着,旁边还搭了个简易木棚,几个光着膀子的大爷正围着水井打水。

水珠顺着黝黑的胳膊往下淌,有人打完水直接就着井台擦起了身子。

“哎哎,老张,你慢点儿压,别溅我一身水!”

“怕啥!这天儿热,溅点水凉快!”

旁边几个大妈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针线缝补破了的衣服,时不时抬头骂几句打闹的孩子。

“小兔崽子,再跑摔着了,看我不拧你耳朵!”

小孩子们哪管这些,举着用树枝做的枪,在帐篷之间追来跑去。

他们根本不知道地震是什么,只觉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有吃有玩,比过年还热闹。

林岚皱着眉往旁边躲了躲,尽量避开地上的水渍和杂物。

她是军区高干子弟,父亲是政委,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见惯了整洁有序的军营,哪里见过这种接地气的场面?

光膀子的大爷、满地跑的孩子、晾在帐篷绳上的旧衣服,怎么看怎么觉得乱。

连空气里都混着汗水、肥皂和饭菜的味道,让她浑身不自在。

“这也太不讲究了,好歹注意点影响啊。”

安旭平看出她的不自在,林岚就是这种性子,有洁癖。

所以赶紧打圆场,“老乡们刚从震区出来,能有个地方住、有口水喝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这些。”

林岚没说话,只是往不远处的救治点走。

那里相对安静些,至少不会有孩子往她身上扑。

远远看过去,就看见一片绿色的身影在忙碌。

林岚的目光却一下被人群中央的身影吸引住了。

在一群绿军装中,一个姑娘穿着藏青色上衣的姑娘,乌黑的头发扎成一个低马尾。

恰似雨后初绽的白茉莉,不施粉黛却自带明艳。

浑身自带一种娇柔的美感。

周围全是军绿色的医护服,她这一身藏青色反倒成了最亮眼的颜色,不张扬,却让人移不开眼。

看着就让人心生好感。

更让林岚好奇的是,明明她没穿军装,周围的人却一直往她身边凑。

“这个剂量给孩子用行不行”

“这个老乡的伤口要不要再换种药膏”

而她说话的时候声音轻轻的,却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不管是谁问问题,她都耐心听完,再条理清晰地给出建议。

“那女同志是谁啊?”林岚问了问旁边的安旭平,“没穿军装,也是医疗队的?”

安旭平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我听连队的战士说,陆团长的媳妇也来支援了,是首都医科大的学生,长得特别好看,应该就是这姑娘没跑了。”

“陆团长结婚了?”

林岚在军区听过不少关于陆砚之的传闻。

二十多岁就当上正团级干部,打过仗立过功,是军区重点培养的对象,前途无量。

安旭平点点头:“听说是的,好像还是旅长亲自批的结婚申请,俩人结婚没多久就赶上地震,陆团长先来灾区,他媳妇后来跟着学校支援队过来的。”

林岚的目光又落回苏云溪身上,越看越觉得喜欢。

漂亮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关注点,毫无疑问,苏云溪就是这种人。

林岚的手有点痒,她不自觉挠了挠。

好好看啊,可爱得让她忍不住手痒痒。

旁边的安旭平一看她这眼神,心里就咯噔一下,完了,林姐这是又犯花痴了。

说起来,林岚在军区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省设计院最年轻的工程师,靠自己的本事拿下过好几个大型水利项目,论专业能力,没几个男同志能比得上她。

性格也飒爽,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扭扭捏捏。

可她有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看到好看的姑娘就走不动道。

尤其是那种又好看又能干的,总忍不住想上去揉揉头发、捏捏脸,不过对男人倒没这兴趣。

用她的话说就是“男的好看有啥用,不如图纸画得好实在”。

苏云溪却完全没察觉到远处一道灼热的目光在紧紧盯着她。

安旭平看着林岚这副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

得,看来接下来半天,他们别想干别的了。

苏云溪把药剂配比和药膏熬制的细节跟沈晓和李伟交代好后,口干舌燥,准备去水井那边打点水喝。

一路上不少乡亲跟她打招呼。

“苏大夫,歇会儿不?刚煮的红薯还热乎!”

“俺家娃说昨天你给的药膏特管用,今天都能跑了,谢谢您啊!”

苏云溪笑着一一回应,她这人缘好得让她有点烦恼。

这些人都被她帮忙看过病,不少大爷大妈特别稀罕她。

每次出来都要被热情的乡亲们拦着聊几句,想喝口水都得绕好几个弯。

苏云溪刚挤出人群,腿突然被什么东西抱住了,低头一看,是个瘦得像小猫似的小姑娘。

这孩子扎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辫子,头发枯黄,脸上还沾着点灰,唯独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像浸了水的黑葡萄。

穿着件破旧的小花褂子,袖子还短了一截,露出细瘦的胳膊。

“姐姐!”小姑娘仰着小脸,声音软乎乎的,带着点怯生生的劲儿。

苏云溪心一下就软了,赶紧蹲下身,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

“圆圆?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你奶奶呢?”

她记得这孩子,前两天刚被救出来时,腿上划了道大口子,还是她给处理的伤口。

“奶奶在帐篷里歇着呢,说让我别乱跑。”

圆圆奶声奶气地说,小手往口袋里掏了半天,掏出一颗皱巴巴的水果糖,糖纸都快被捏破了。

她小心翼翼地递到苏云溪面前,“姐姐吃,昨天医疗队的阿姨给我的,可甜了!”

苏云溪看着这颗糖,心里酸酸的。

她知道圆圆的身世,爸妈在地震里没了,就剩她跟奶奶相依为命,这孩子平时连块饼干都舍不得吃,却愿意把唯一的糖给她。

“圆圆乖,姐姐不吃,你自己吃。”苏云溪把糖推了回去,又从自己包里翻了翻,找出几颗大白兔奶糖,这是陆砚之特意给她留的。

“来,这个给你,比水果糖还甜,不过你可别告诉别人哦,偷偷吃。”

圆圆眼睛一下亮了,双手接过奶糖,紧紧攥在手里,用力点了点头:“嗯!我不告诉别人!谢谢姐姐!”

说完,还踮起脚尖,在苏云溪脸上轻轻碰了一下,然后转身就跑,小短腿倒腾得飞快,还不忘回头喊:“姐姐再见!”

苏云溪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安置点里像圆圆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有的没了爸妈,有的跟家人走散了,小小的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

她叹了口气,继续往水井方向走。

终于挤到水井旁,几个光膀子的大爷见她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苏大夫,要打水啊?俺帮你压!”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苏云溪礼貌拒绝,走到压水井旁。

这是农村常见的铸铁压水井,井杆又粗又沉,井台是用石头垒成的,旁边还放着一个缺了口的搪瓷水瓢。

她双手握住井杆,往下用力一压,井杆往下沉,再往上一提时,清澈的井水就顺着出水管流了出来。

她连压了三下,等水流稳定了,才拿起水瓢接水。

苏云溪端着水瓢,仰头喝了一口。

她长舒一口气,靠在井台上揉了揉胳膊。

这压水井还真费劲儿,比在山上采药还累。

这一世,因为救援队伍来的及时,安县的死伤要比上一世小的多。

而且水库那边有陆砚之盯着,做好了应对措施,上一世的悲剧不会再重演。

紧绷了这么多天,终于能松口气了。

她沿着山坡往下走,想找个树荫歇会儿。

山下的路已经被战士们清理拓宽过,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变得平整,走起来不费劲儿。

刚拐过一个弯,她就看见前方不远处的土堆上,倚着一个穿军装的短发女人。

她单腿屈膝,手搭在膝盖上。

阳光落在她身上,把军装的轮廓照得格外清晰,很像海报上的宣传画。

苏云溪还是第一次见有人把军装穿出这种感觉,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可看了没几秒,苏云溪就皱起眉,那女军人正盯着她看,眼神直勾勾的,像要把她看穿似的。

苏云溪懵圈,大白天的,盯着陌生人看这么久,这也太奇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