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劳永逸
宋南星看着怀里那大红色的布料,感受着四周打量的目光,只觉得嘴角都燎泡更多、更痛了。
“忠叔,祸不及家人的道理,你懂的吧!
你跟我爹之间的事儿,跟我这当晚辈的可不搭茬。
这回头率百分百的布料,要不,你先拿回去?”
虽然宋南星嘴里的“新词”一套一套的,但赵文忠略一琢磨,就听明白了。
自己精挑细选的“见面礼”,被自家大侄女给嫌弃了。
“你们小姑娘,不都喜欢这种亮色的?
我可是打听了,整个百货公司,就这一款布料卖得最好。”
宋南星干笑道:“城里人是觉得这玩意儿好,可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穿着这玩意儿,下地它不方便啊!”
赵文忠难得傻了眼。
“那……咋办?”
“拿去找人换一换,换一块耐脏的吧!
最好是黑色,血溅上去了不太能看出来。”
这是,让她收下,然后找文慧商量着处理的意思?
宋南星了然的点了点头,抱着布料,跑了。
宋向文拍了赵文忠一下,没好气的说道:“就你这挑礼物的眼光,还不如直接送布票呢!”
赵文忠立刻赔笑道:“下次一定注意!”
别说其他人,就是成峰看了这一幕,都愣了好一阵。
别看赵文忠见人自带三分笑,却是极有分寸和底线的,成峰还第一次看到赵文忠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狗腿样儿。
这个宋向文,还真不简单!
不过,宋南星被造谣,他都没把赵文忠请过来。
今儿个,居然搞这一出,宋向文这是几个意思?
莫非,谣言传反了,是宋向文看上了文慧,让跟文慧一寝室的宋南星牵线搭桥?
军休所的谣言风向,一下子就变了。
可新的谣言也只持续了半天。
当天,赵文忠一个人来的,却不是一个人走的,他还接走了最近一直位于舆论中心的宋向文和宋南星。
三个人前脚刚走,上面后脚就派了调查组过来。
舆论中心的文慧一点事都没有,宋南星的前室友林春红却因为“破坏革命团结”被请去小黑屋喝了茶。
知道最近的几个离谱传闻,都是林春红造的谣,文慧气得浑身发抖。
等林春红好不容易从小黑屋里放了出来,就收到了一纸调令,从服务管理员调到保洁岗位上,还是专门负责厕所的那种。
问?
就是,革命需要。
所长伏楷见势不对,立马打听起了宋向文的来历。
问了好些个战友,都被人家那话给岔开了。
只有一个铁哥们,战友隐晦的提了一句,军休所离军医院还挺近的,最近他们的老首长好像就住在那儿。
伏楷那叫一个如遭雷噬!
明明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却并没有珍惜,直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如果上天能再给伏楷一个机会,他一定会给宋向文和宋南星各安排一个单间,并严惩到处传谣的林春红。
可惜,宋向文给了他两次机会,他都自己放弃了。
宋南星虽然离开了军休所,却并没有跟文慧、李元霜和舒莲断了联系。
只要宋南星不忙,她都会跟这仨“俏妞”聚上一聚。
当然,不是在军休所,而是在文慧家。
就连宋南星都没有想到,一天到晚都呆在军休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文慧,居然在军休所附近有个窝。
看着宋南星羡慕不已那样,李元霜笑着摇了摇头。
“不就是间筒子楼,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隔音效果也不怎么好,也能让你羡慕成那样!”
宋南星振振有词的说道:“就算是筒子楼,那也是文慧自己的。
能遮风,能挡雨,受气了有个地方躲,挺好的!”
舒莲苦笑道:“是啊!好歹是自己的!”
李元霜也沉默了。
宋南星见势不对,赶紧拉了拉文慧的衣袖,小声问道:“我是不是说错什么了?”
文慧想了想,果断的摇了摇头。
三人第一次聚会,就在这诡异的沉默里开始,又在三人缓慢而沉重的呼吸声里结束。
宋南星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把这事儿给想明白,只能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宋向文,让他帮忙分析。
宋向文一听,就笑了。
“一边嫌弃别人的筒子楼,一边伤心没有自己的房子,还有钱有票做最新款式的衣服……你文姨这俩朋友,长得漂亮,嫁得也挺漂亮的。”
“军休所的流言都传成那样了,也没有见她们出来辟谣,或者搭把手。
你文姨这俩朋友,要么没有那个心,要么没有那个本事,不敢为你文姨伸张正义。
不管出于那个原因,这俩人都不能深交。”
为了证实宋向文的猜测,宋南星还特地向赵文忠打听起了“情报”。
当宋向文的推测,一一得到证实以后,宋南星突然间冒出一个疯狂的想法。
“师傅,我现在跟你学相面,还来得及吗?”
宋向文果断的摇了摇头。
“别说现在政策不允许。
就你那“一看医书两眼放光,一看易经哈欠连天”的样儿,你就不能大大方方的承认,你就没哪根筋?”
宋南星垂死挣扎了两天,并在易经的帮助下,踏踏实实的睡了两个好觉之后,无奈的放弃了自己的“异想天开”。
等宋南星再去文慧家,却没有了李元霜和舒莲的影子。
听文慧说,是上次艾灸后,她俩睡得太死,错过了家里的门禁时间,被禁足了。
宋南星笑了笑,没说话。
不曾想,她第二天就在医院遇到了“被禁足”的舒莲。
看到舒莲被一个老妇人指挥得团团转,宋南星下意识的把自己往阴影里藏了藏。
就在这时,医院的广播突然间响了起来。
“请特聘医生速到特护病房!”
救人如救火。
宋南星可顾不上舒莲那可怜的自尊心,拔腿就往特护病房跑。
风带起了舒莲的一缕头发,也带起了她的好奇心。
“你们医院的特聘医生都这么年轻的吗?”
小护士瞥了她一眼,冷声道:“别信那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鬼话。
医术可不取决于年龄。
人家能当上特聘医生,自然有人家的本事。”
她可是不止一次,见识过小宋医生的“手艺”。不能说“肉白骨,活死人”,但也算是“立竿见影”、“针到病除”。
甚至,有时候都不用针!
只一拉一扯,“咔嚓”一声,脱臼的地方就被掰正了,不打针、不吃药、不敷药,无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