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你们真的要向自己的皇帝陛下举起武器吗?

如今,时机已到。


玄天在见到这双眸子之时,内心瞬间被击溃。


这是如此的神圣,但是却又是如此的肃杀。


在这眸子之中,他生不出任何心思,只有一道念头,那就是绝对臣服,乖乖接受死亡。


当他回过神来之时,玄天身后的猩红眸子正被一双金光大手捏碎。


“太、初!”


这两字浮在他的心头,震碎他的一切念头。


玄天,疯了!


“不!不!明明就差一点,就差一点,这人族便被我彻底掌控!”


“玄黯之力就差一点点就彻底觉醒!”


“呵呵,我,我......”


姜明宇捏碎了玄天,也抹去了他的灵魂。


在这屏障之中,姜明宇踏在劫云之上,沉思良久。


最终,他的身影缓缓消失。


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入主长安,而是前往荒州之地。


在屏障之中,他感受到了长安无数人民的惶恐、不安、纠结,他只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呼声。


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初圣地,他听到了无数弟子的欢呼。


往事越千年,他,要在今日,再次挥鞭太初。


如今的太初子民已经被世家奴隶的麻木了,被强权给驯化了。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从荒州之地,一步步,一点点收复,收复人心,塑造太初全新的人族。


他要向太初三十六道州的一切,宣布一件事,他们的皇帝回来了,他没有放弃他们,太初父神同样也没有忘记他们!


...


...


玄天之死掀起轩然大波,无数世家惊恐不已。


当朝女帝于朝会之上,声色俱厉,言明空中之人,不过是一名善于伪装的骗子。


她持玉玺,言道三军全面戒严。


各地重镇,自即日起,不得有任何人出入。


她能够成为女帝,自然不是蠢人,她在长安上空在见到姜明宇消失之后,便明白姜明宇的意图。


一位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单挑长安之中所有战力的存在,自然是可以摧枯拉朽的终结这一切乱象。


况且,谁说他是孤军奋战。


太初圣地,那里可还有着无数精锐。


他们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此刻的女帝,双手紧紧抓着玉玺,素白的双手青筋毕露。


她抬起玉玺,看着其下刻写着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双目猩红。


“谁,都不能抢走我的位置!”


“我是当朝女帝,是古来至今的唯一帝王!”


...


...


荒州,玄幽关。


距离长安之变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女帝下旨,不得放任何人入关出关,全面戒严。


如此,是为了提防一个伪装成武帝尊上的骗子,是为了保护太初人族的传承落入他人之手。


社稷江山,血脉传承,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种族的敏感之处,故而将士们展现出极其严肃的态度。


如今,戍守在此的卫卒正拉弓搭箭,灵气涌动,一脸凝重。


玄幽关,是太初大陆的极西之地,乃是太初大陆西边的门户,也是荒州的门户。


军事重镇。


今日,玄幽关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人穿着明黄色的龙袍,正静静地站在玄幽关之下。


面对城墙之上的无数利箭灵器所指,他神情丝毫不变。


玄幽关之上的戍卒,大多都是在几十年前出生的,对武帝尊上的观念较为稀薄。


武帝尊上的历史事迹,大多都是知晓一二而已。


玄天为了弱化人族的血脉信仰,在教育方面曾经大刀阔斧,虽然不敢直接冒天下之大不讳砍去历史,但是也弱化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悬壶宫颁布实施的教育理念。


不过这些士卒却是在一些老士卒身上听过武帝尊上的故事。


武帝尊上的画像依旧藏在无数百姓的家中。


今日,他们看着城下的姜明宇,额间不禁冒出冷汗。


他们生出与记忆深处根深蒂固的观念相斥的冲动。


城下的姜明宇看着这些利箭,神情严肃。


太初父神与自己言道过,


“一个千古的帝王,从来都不是单单靠武力。


单靠武力,那么只能说这是一个鲁莽的君王。


真正的帝王,应当具备魅力,一个能够折服一切人的魅力。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帝王之道!


鲁莽之君,用武。


雄武之君,用人。”


姜明宇开口了,他身上散发出滔天的气势。


“太初将士们,尔等知吾为何人否?”


“或有知者,或有未闻者,无妨,朕今为尔等道来。”


姜明宇缓缓负手,灵气一动,整个人浮空。


“朕乃元武皇帝,世称武帝尊上。”


“昔御极之时,整肃吏治,惩戒豪族,扬鞭拓土,敬奉太初父神,未尝懈怠。”


“退位以后,立皇家学宫,创太初圣地,育天下英才;两征异界,皆奏凯歌。”


“异族犯境,朕亲镇太庸关,西御外侮,斩首无数。”


“昔年尔等祖、父之辈,皆呼朕为武帝尊上。”


“倏忽二百载,沧海桑田。今妖邪窃据朝堂,世家再露獠牙,仙门大族视我黎民如刍狗,此岂复吾族之本色耶?”


“朕之名,或存于人心,或湮于尘埃。然朕唯问一言:尔等竟欲执刃,以向君父否?”


你们,真的忍心拿着刀枪利刃,朝向自己应当爱戴尊敬的皇帝陛下吗?


姜明宇的一言一语敲在玄幽关无数戍卫之卒的心头。


一些老成戍卒,此刻正仔细端详着空中鹰视狼顾的姜明宇。


武帝尊上,皇帝陛下!


论太初人族往昔,谁人可为太初真龙。


无论问任何人,他们都只会获得一个答案,“太初元武,武帝尊上。”


“元武之年,国泰民安。”


八字,是《太初本史》对武帝尊上的最高评价。


他们全身激动的颤抖,颤颤巍巍的在无数年轻一辈的戍卫之卒的眼前,第一次违背军令,放下了武器。


太初军团有一命,军令如山!


现在,他们心中,有一道身影凌驾于军令之上。


比这些士卒欢呼更早的,则是玄幽关内,一些老者颤颤巍巍的在儿孙的搀扶之下,违抗命令,来到了大街之上。


明明垂垂老矣,但是他们喊出的声音却是无比的坚定和嘹亮。


“武帝尊上,臣为太初天斗之年(刘家第二代帝王)太初军团士卒,臣,叩见皇帝陛下!”


你们真的要向自己的皇帝陛下举起刀枪吗?


如今,答案已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