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乱的天下,乱的太初

【盘根错杂的利益集团已然开始展露獠牙。


也是在这个时候,常凌和李允麟才悚然的发现,昔日在朝堂上如日中天的监察机构已经变成了悬壶宫的人。


面对这个情况,他们很愤怒。


但是同样的,他们也很惊恐。


能够在他们眼皮底子下做到如此地步的,绝然不是一个小小的悬壶宫可以做到的。


再加上一个临朝听政的太后也不行。


除非......号称千年不朽的世家也参与了。


事实也不出他们所料,这些世家终究改不了逐利的性子,他们也想在全新的朝代里面再一次强大。


他们迫切的想要回到那个曾经世家坐镇的天下。


这天下,得是世家子弟的天下,而不是这武帝尊上、文帝尊上,乃至历代人皇口中的人民百姓的天下,更不是皇帝口中的家天下。


常凌沉默了。


李允麟也沉默了。


他们不是莽撞之人,自然不会什么匹夫一怒,杀入皇宫。


因为,皇宫之中,有一位化神尊者坐镇。


在外界,有矮人族虎视眈眈。


一旦他们如此做,那么人族将陷入极大的混乱之中。


公该何为,才能挽救这个太初人族。


常凌还没有可以赦令人族天下的威望。


是夜,当他们还在犹豫之时,悬壶真人找上了门。


他狰狞嘶哑的声音无情的宣布,“封山,不然,死!”


悬壶真人,亦或是说,玄天。


他有着足以杀死常凌二人的力量,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明白,这二子的身上,多多少少也有着有些天命眷顾,是很难被杀死的。


二人不允,爆发战斗。


玄天没有留情,他仅仅只是三招,便将二人重伤。


二人展开元神,逃离此地。


太初鸿蒙历第四百二十五年,太初圣地开启大阵,联通观澜学宫,宣布封山。


常凌他们敏锐的发现了隐藏在圣地、学宫大阵之外的诸多窥视目光。


这是一群豺狼的环伺。


这二者的闭关,也宣布太初人族的最后良知力量无奈离开舞台。


太后愈发肆无忌惮。


太初鸿蒙历第四百三十七年,天子发动政变,携带数位忠于人皇的元婴老牌真君,想要夺权。


可殊不知,这太后宫殿,居然有着化神尊者镇守。


天有化神威势,欲要择人而噬。


那些忠心的元婴真君瞬间便被抹杀。


太后终于忍不住,她打算做古今往来的第一人。


她请求玄天出手。


对此,玄天只是微微躬身弯腰,放下桀骜的身子,道,“谨遵太后令!”


太初鸿蒙历第四百四十年,问政殿,大臣联合逼宫。


“太后圣明,为女子典范,执政多年,国泰民安,人族益强。


观《太初史书》,女子问政天下,从未有之。


太后应为古今第一人。


请陛下退位,让位于太后!”


这些辛辣的言语深深刺痛了当今天子的心。


他不敢置信,自己的母后居然要自己的位置。


刘家的天下,是从姜皇手中接过,无波无澜,故来权力之争在皇室之中较少。


这使得天子对此认知甚少。


他的身体发抖,他用希冀的目光看向悬壶真人,也就是玄天,“国师曾言,天子,应当是......”


可是天子之话还未说完,玄天便轻轻弯腰,用最温润的声音说出最犀利的话,“请陛下,让位太后!”


听着这辛辣之言,看着诸公冷目,天子笑了。


“想姜家六代皇,刘家四代皇,何曾有百官逼宫之举,我刘家先祖,曾于武帝尊上手上接过天子之位,是为正统。


而朕的名字,刻画在九鼎之上,写在宗室之中,是堂堂正正的天子,是堂堂正正的人皇血脉。


今日尔等逼宫,是不是可以称作不忠不义,不臣不子,藐视君父?


尔等难道就不怕武帝尊上归来,秋后算账?”


天子的声音冷的吓人,他毫无忌惮的宣泄着内心的愤怒。


他傲着身骨,就这样站在诸公冷目之下。


听闻天子的反问,国师玄天只是淡淡来上一句,“陛下,这满堂诸公,可有不臣之人?”


太后道,“殿前失仪。”


百官:“请陛下让位太后。”


这已经无力回天。


天子微微仰着头,嘲弄一笑,“朕,不让!”


“陛下慎言。”


有臣子不再拘泥于礼仪,杀气锁定天子,冷冷发声。


而可悲的是,这居然没有一个臣子反驳。


“朕再说一遍,朕,不让!”


天子横眉,看着这诸公小人嘴脸,灵力一动,震断心脉。


在死之前,他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朕,死于百官之手,死于太后之手!”


天子的气节不屈,但是这改变不了任何东西。


太初鸿蒙历第四百五十三年,有言,当今天子身患重疾,驾崩于西宫。


太后贤能,为古来第一贤明女子。


百官大胆举荐太后登基。


这道消息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但是这也无用。


望鹤州,望鹤指挥使,镇守仙修,李守昀不言。


他只是静静地跪在太初父神的神像面前,许久许久。


当第三天之时,他发出嘶哑的声音,“信徒李守昀,未来将不能再侍奉太初父神,望太初父神原谅。”


他恭恭敬敬的朝着神像磕了三个响头之后,便淡然离去。


是年,望鹤州李守昀当着天下人之面,举剑,咆哮着宣布了太后的种种恶举!


潇潇洒洒十多分钟,直到长安城中拍来一道巨掌。


“臣,李守昀,宁死不屈!”


他的死唤醒了一部分人,可惜只是杯水车薪。


太初鸿蒙历第四百九十三年,太后改朝换代,建元,悬壶!


以悬壶宫为国号。


这道消息震惊了大江南北。


新朝的统治,意味着全新的开始。


悬壶宫,自古以来便是以济世救民为己任言道于众生耳目之中。


但是有一些细心之人却是发现,年年大招数十万弟子的大教,却没有一人传过家书。


心中疑惑,但是他们却是不敢调查。


自古以来,武帝尊上、文帝尊上,都是以家族、书院、宗门为服务百姓的存在。


这意味着前三者是服务人民的存在。


可这简直是忤逆人性的存在,人性本是贪婪。


随着悬壶宫的带头,许多世家,大教都纷纷展露吃人的嘴脸。


“修仙?修仙可是要讲天赋,讲背景的,没有背景,你修什么仙?”


他们开始收回在民间的修仙功法、武道秘诀,严格约束百家仙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