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 章 百步穿杨
唉,他在此地开个小酒馆容易么?
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
掌柜的一生气便不想着和气生财了,他粗声粗气的说道:“再有银钱不付,我便要拉你们去报官了!”
马文才环视了一圈他这小破酒馆,想到梁予兮家那茅草屋,不由得沉默了。
【梁予兮:喂,你礼貌吗?那是茅草屋吗?那明明就是五室一厅好伐!】
祝英台连忙掏出身上所有的银钱,数了一数道:“掌柜的,我就剩下这些了,就委屈你收着吧。”
掌柜的一看,好家伙,800文啊,他就给了6文钱,还委屈的收着?
掌柜的不干了,他立马就坐地上,又蹬腿又甩胳膊的嚷道:
“大家伙快来看看哪,这读书人兜里揣着钱吃霸王餐啦,还有没有王法啊,哎哟,老夫我不活了,活不下去了,读书人害死人啊!”
唉,经营这么一家小酒馆,什么奇葩之人都能遇见。
为了点饭钱,他撒泼打滚,威胁利诱,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他容易么他?
掌柜的这么一喊,立时,大伙便都围了过来,对着马文才与祝英台指指点点:
“啥?读书人竟然赖刘掌柜的银钱?这也太丧良心了吧。”
“嗐,这算什么,有句话说得好啊,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嘛。”
“哎,年轻人啊,有银钱就赶快给了吧,没银钱就留下来做工喽。”
一听做工,刘掌柜立时喊道:“王大婶子,您就别乱出主意了,做工?您看让他们把我做成工成不成?小本经营,哪里差劳力?差的只有银钱哦。”
马文才看向祝英台,祝英台撇开眼,默默地将荷包收了起来。
反正,山伯给的,她是一定不会拿出来的。
若非与梁山伯交换了条件,马文才真想将祝英台丢在此处,任她自生自灭。
但是,现在又当如何?马文才的视线不经意地落到手中弓把上的宝石上,一瞬间便想起了梁予兮抠他宝石的样子,他低头对刘掌柜道:
“掌柜的,你先起来,我这弓上有些宝石,我抠下来一颗给你当饭钱。”见他如此有诚意,与那个矮冬瓜不同,刘掌柜便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道:
“既然公子有此诚意,这宝石就别抠了,再说了,这么好的宝石,都够买下100个在下这种小酒馆了。不就是800文银钱嘛,不若在下给你出个主意,公子意下如何?”
马文才立即说道:“掌柜的请说。”
“在下观公子这身手,定是武艺卓绝,不若,就在我这小酒馆前面,卖艺讨钱吧?”
什么?让天之骄子的马文才去卖艺?祝英台一瞬间便做好了准备,等下马文才冲着掌柜的挥拳头的时候,她要及时的拦下他,不能让他伤害人命!
马文才怀疑的问道:“卖艺?”
那他还是来抠颗宝石吧。
掌柜的点头道:“对啊,卖艺。公子一身的力气,还怕赚不到银钱吗?”
马文才觉得掌柜的话没有错,但是,想起梁予兮动不动就要与他打赌,便道:
“《战国策·西周策》云,楚有养由基,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
掌柜的敢不敢与我打赌,我若连发三箭皆百步穿杨,掌柜的便信我一回,五日后,我定派人将一两银钱送来。”
刘掌柜一听百步穿杨,立即哈哈笑道:“公子若能百步穿杨,这饭钱,老夫不要了,可算是见上活得英雄了!”
这神箭手难道是什么大白菜吗?随便一个年轻人背着弓,都可以称为神箭手?
“哎~~,这掌柜的也是小本经营,怎好不要饭钱?若是这位公子能够百步穿杨穿杨,这饭钱,在下帮你付了。”
此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位中年大叔,五短身材,方脸,虎目,步伐稳健有力,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马文才冲他拱手道:“那便有劳大叔了。”
那大叔大笑一声,立马颠颠儿地奔到了百步之外的那株大柳树下,特意挑了三片较小的柳叶,于叶中做了个红心记号,然后又颠颠地跑了回来,冲围观地众人说道:
“等下公子射箭,各位皆是见证,说好了,三箭,少一箭在下都不认啊。”
众人起哄道:“壮士放心,我等必然为你作证。”
还有人对马文才道:“公子放心,便是射不中也无妨,公子还年轻,再练个十年八年,未必不能成为神箭手。”马文才也不辩解,事实胜于雄辩,那便用事实来说话吧。
只见马文才挽弓搭箭,端身如干,直臂如枝,“嗖嗖嗖”便连发三箭。
中年大叔及众人忙围上去查看,这一看,不得了,我的乖乖啊,三片叶子,皆中!
“啪啪啪”,现场立马掌声雷动!
“天呢,这公子这般年纪,竟有如此本事,当真是少年出英雄啊!”
“百步穿杨,简直神了啊!”
“唉,在下这便回家,把我家那逆子抓起来,狠狠地揍一顿!”
【“逆子”:首先,我没有惹你们任何人;其次,我没有惹你们任何人!】
人群外,陶渊明笑笑,没想到这年轻人竟还有如此的本事呢,他挑着担子,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中年大叔很爽利的帮马文才付了800文饭钱,大笑一声,抬脚便走了:这趟下山,没有白来啊。
刘掌柜忙对马文才行礼道:“公子,今日之事得罪啦。这样吧,我看公子似乎是要出远门,我这里还有些馍馍,公子带在路上吃吧。”
如今包裹已丢,身上又无银钱傍身,马文才冲他行了一礼道:“掌柜的心善,在下便舔着脸收下了。”
“无妨无妨,出门在外,互相照应是应当的。”刘掌柜说着,便去后厨将那五个大馍馍全装上了,送给了马文才。
至于旁边那个矮冬瓜,他连个眼神都懒得给他。
祝英台并不在意掌柜的如何,她笑道:“我就知道文才兄有办法,今日多亏文才兄啦。”
马文才眸色一暗,如祝英台这般的“义兄”,只会拖累了梁予兮前进的步伐,看来,是时候让他断舍离了。
不断也得断。
见马文才没有搭理自己,祝英台不以为意,并没有生气,而是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走。
其实,她本来就是想与山伯一起出来寻陶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