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 章 百亩良田回归
祝英台与他们一同前往。
虽然祝英台家良田万亩,但是,对于田她却是十窍只懂了九窍。
而梁予兮就更不懂了,两辈子她都没懂过。
若说刺绣,她倒是能与你说出个花儿来。
毕竟刺绣,是她去书院前吃饭的活儿。
出发前,梁予兮找到铬烟,问她借了套衣裳出发了。
如此,她就成了他哥的小随从。
她哥在前面买买买,她就在后面捏捏捏。
对,没错,就是捏捏捏。
因为都是祖田,当初梁母卖田时便说了,日后若有梁家子孙拿着字据前来买回良田之时,各位买主需要配合,当然了,梁家可以高价买回。
所以,当有买主,哥哥给出高价后仍想要更高的价,或者,有违约定不肯卖时,梁予兮便虎着一张黑脸,就地取材,抓起各种形状的石块便是一顿捏捏捏。
看的人心惶惶的,然后,便很听话的卖卖卖了。
所以,兄妹二人加一个祝英台,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两个白日,一个半日之内,买回了百亩良田。
梁予兮拿着这些田契大摇大摆的来到了香火堂。
她点上三炷香,朝着各位祖宗的牌位规规矩矩的磕了四个响头之后,便又开始絮絮叨叨了。
梁予兮双手捧起她爹的牌位,拿袖子擦了擦后,就是一顿恭喜:
“爹啊,您都混上檀木了,真是可喜可贺啊。不过,这檀木确实挺衬您的,想当年我爹也是风流才子,江东一枝花啊。
我爹才情横溢文采斐然性格卓荦不拘一格才艺双全技艺精湛性情高远卓尔不群。”
梁予兮这话刚夸完,感觉手中捧着的牌位似乎震动了一下。
她大为震惊。
她立马向那一桌子的牌位看去,还好还好,都挺安静的,安静如鸡,跟死了一样。
梁予兮将牌位放到香炉旁的烛台上照了照,又照了照。
烛火温柔而明亮,牌位上“梁东亮”这三个大字,刻的着实不错。
梁予兮盯着牌位,试探的说道:
“爹啊,你这牌位上的字,您应该看不到,我跟您说啊,字体飘逸灵动,与爹您风度翩翩风流倜傥仪表堂堂温文尔雅阳光帅气真诚善良举止得体风趣幽默内敛沉稳低调奢华俊朗潇洒的气质很相称哪。”牌位一阵寂静。
梁予兮又等了会儿 ,牌位依然一阵寂静。
还好还好,梁予兮放心了。
“爹啊,说到底,您能混上杉木,主要还是我娘的功劳,她待你情深义重一往情深隆情厚意情逾骨肉情深意笃情深谊长情真义切情深如海情深一往情深潭水情深不负啊,对不对爹?
那爹您呢,为了表达您的情深不负情深潭水情深一往情深如海情真义切情深谊长情深意笃情逾骨肉隆情厚意一往情深情深义重,您是不是可以给娘托个梦,让她再醮啊。
毕竟娘还如此年经,也不过才三十有七,又长得貌美如花,随我,爹您怎么忍心让她陪着您这冷冰冰的檀木牌位过一辈子呢?”
梁予兮说完,紧盯着手中她爹的牌位。
牌位一阵寂静。
好了,梁予兮这下彻底放了心。
她将几张田契“啪”的一声拍在了香案桌上道:
“列祖列宗在上,大孝子梁予兮幸不辱命,百亩良田,悉数赎回,请祖宗们查阅。不过,你们只能阅一会儿 ,等下我娘就会来将之收了,藏起来的。
好了,梁家子孙梁予兮,就此拜别,回书院喽。”
说着,梁予兮又跪下磕了四个头,打开门,再关上门,就走了。
她一走,屋里的牌位便开始满天窜到处飞了,那动静,整得跟过年似的。
突然,门又开了,一只小脑袋探了进来。
梁予兮看了看那些安静如鸡的牌位,点了点头,缩回脑袋,又关上了门。
她站在门口,抬头望天,今日的太阳特别大特别强特别烈,可以照死一切牛鬼蛇神。
她摸着下巴想了想,她家这一屋子的牌位,似乎有些了不得啊。
她明明记得刚才他爹那块最亮最新的牌位是摆在香炉右后的,可刚刚,怎么跑到左后去了?
“予兮,”梁山伯喊道,“你来看看,这是不是你的啊?”
听到她哥喊,梁予兮立即抛开了祖宗们,跑过来应道:“是什么啊哥?我瞅瞅。”
梁山伯将从枕下发现的玉佩递给她道:“妹妹,是你的吗?”
梁予兮拿过来,仔细的看了看,是块好玉,触之温润,雕工精细,她还蛮喜欢的。
“哥哥,这不是我的。”梁予兮说着还给了他。梁母刚好听到了他俩的对话,进来一看,眼中不由的露出了抹笑意。
这是她们梁家退回去的信物——一枚鸳鸟玉佩,景琛那孩子昨日再交还回来时,她没有收。
那孩子既然将这个旧信物留在这里,就说明他心中自有成算。
梁母从梁山伯手中将那块玉佩拿了过来,对梁予兮问道:“兮儿,喜欢吗?”
“嗯,喜欢。”梁予兮老实的点头,事实上,她朴素的喜欢一切好的贵的东西,尤其是金子和古董。
“那你便戴着吧。”梁母把玉佩递给了她。
梁予兮看向梁山伯道:“哥哥喜欢吗?”
“妹妹,这个太小了,一看就是女子的,娘给你,你就安心的收着吧。”梁山伯道。
如此,梁予兮便接了过来,挂在了脖子上,问道:“娘,这是我们家从前的物件吧?”
“嗯,算是吧,当年,还是你爹亲手给你戴上的呢,等你长大了些,不是上树掏鸟窝,便是上山找蛇蛋,娘怕你弄坏了,或者弄丢了,这才给你收起来的,你还记得吗?”
梁予兮摇头道:“不记得了。对了,娘,田契都在香火堂呢,您可别忘了去收起来啊。”
“放心,娘怎么可能把这个忘了呢。罢了,娘现在便去收。”梁母说着,抬脚便走了。
这么重要的东西,还是赶紧收好了更安心。
看娘火急火燎的出去了,兄妹两人相视一笑。
梁山伯搂着自家妹妹的肩膀说道:“马上就要回书院了,哥帮你写了三篇论......”
梁予兮一听哀嚎道:“哥哥,你怎么这么好啊,三篇呢!可是,你早说啊,我自己也写了三篇呢!”
梁山伯揪了揪她的小马尾辫道:“多写点也不坏,也是练笔,别难过了,快去准备准备,马上出发了。”
“嗯。”梁予兮出了她哥的房门,就见祝英台正蹲在院子里割韭菜呢。
银心在一旁道:“公子,给我割一会儿吧。”
好吧,看来大家都喜欢割韭菜,梁予兮转身回了房。
天气越来越热了,还是多带一条裹胸布吧。
出发前,梁予兮又留了十两金给她娘亲,还有剩下的280两金果然被她挖了几个洞,分别藏到了茅房、柴房、水缸及鸡圈底下。
跟个仓鼠似的,到处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