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 章 突然想到,以后失了剧本这先知......
四九又遇到了铬烟,便直接告诉了她。
此时,梁予兮看着铬烟气成小包子脸,逗她道:“大公子不回来用食,你生什么气啊?气他没带你出去啊?”
“还是公子懂我啊。”铬烟想下山,给翠姨买些小东西。
“行了,跟我走吧。”梁予兮起身,想去看看,能不能逮到她哥。
.........................
地十五号
祝英台让银心给她放哨,她自己正悄悄地在鸳鸯戏水的枕巾呢,这是要送谢先生的贺礼。
突然,银心说道:“公子,梁公子回来了!”
祝英台心里一跳,着急忙慌的赶紧藏起了绣品,不想,梁山伯一进屋便说道:“英台,我要下山一趟,今晚怕是赶不回来用晚食了,你与予兮一起去用吧。”
梁山伯说着,便去了里间翻找自己的衣裳。
这一翻,他便有些眼花缭乱了,他的衣裳竟然这么多了吗?
料子好,颜色多,都是全新的,这绣工看着陌生,全是成衣吗?
成衣更贵。
祝英台跟进来,看他对着衣裳发愣,便笑道:“别看了,这全是予兮给你准备的,你个书呆子。”
梁山伯心中感动,他回头看着祝英台笑道:“我知道她给我准备衣裳,却不知道,竟然准备了这么多,这都五六套了吧?”
“不是五六套,是刚好八套。”
“啊?她都给我准备了,那她自己呢?”不行,他要卖掉几套给妹妹买衣裳。
“我当然也有了,这世人,大多先敬罗衣后敬人,你只管穿着吧。”梁予兮笑道。
她们来得正好,大公子还没下山呢,铬烟咧着嘴直笑。
梁山伯看向自家妹妹,问道:“那你呢?”
“我也备了六套新衣呢,三套这种,三套那种。”若不是平日里穿不到便衣,她定会为自己多备几套。
什么这种那种的,虽说的隐晦,但是,大家都听懂了。
梁山伯很快地便换好衣裳出来了。
果然人靠衣装马靠鞍,穿上了华服的梁山伯,好一副“翩翩公子少年郎,不负朱颜好韶光”的模样。
梁予兮看祝英台呆愣愣的看着自家哥哥,不由得嘿嘿一笑,转身拿起书桌上两个一模一样的诗笺袋问道:
“山伯英台,这两个袋子一模一样,里面装的什么,你们要如何分辨啊?”祝英台回过神来道:“这两个都是山伯的,好像其中一个是他刚才拿回来的吧。”
梁山伯走过来,看着这两个袋子也糊涂了,他打开一看道:“这是我写的治水方略。”
那另一个就是陈夫子让他转交的诗笺了。
祝英台从梁予兮手中拿过去另外一个袋子道:“那这个是什么?”
说着,她便打开了来看。
梁山伯阻止未及,就听英台念道:“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读完之后,她与梁山伯对视一眼,皆看到了两人眼中的惊艳。
梁山伯脱口而出道:“没想到王公子,这般惊才绝艳。”
“别胡说,这是陶渊明陶先生的大作。”梁予兮将诗笺又塞了回去,递给了她哥道,“拿好了,千万别拿错了。”
否则,便会如剧中一般,又生出事端来。
剧中,这首诗被王蓝田从她哥屋里偷了出来交给了马文才,马文才令人将之悄悄地张贴到了告示栏,诗的下面还被他令人加了一句话:梁山伯爱谢先生。
好家伙,师生恋,不伦恋啊,若非谢先生为她哥证明了清白,她哥就被陈夫子逐出书院,名声尽毁了。
当然了,马文才干坏事时,总是隐身人后,像这次栽赃情诗之事,还有后来杖打梁山伯之事,还有还有,假扮山匪打劫祝家庄再英雄救美之事。
这个坏蛋,是真的坏蛋啊。
哇~~,思之极恐啊!
咦?她是不是在与虎谋皮?
嘶——,与虎谋皮,终被虎噬啊!
梁予兮内心的小人,瑟瑟发抖的抱住了自己。
此时,梁山伯笑道:“哥哥办事,你放心。”
哇,还是哥哥的笑温暖人心啊,梁予兮觉得,心底的乌云,似乎消散了一些。
她笑嘻嘻道:“是,我很放心。“
虽然你有主角光环,但咱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哈。
梁予兮又道,“哥,你把铬烟一起带下山吧?”
梁山伯犹豫了,他下山是去办事的,可不是去玩的。
铬烟说道:“大公子,我保证不乱跑。”
梁予兮看了眼四九,问道:“哥,你本来要带四九下山吗?”“不带,本来公子就不带我。”四九遗憾的说道。
“是的。”梁山伯点头,此事,陈夫子说了,须他自己去办,只是,妹妹的要求......
“那这样,四九带铬烟一起去吧。”梁予兮吩咐道。
等铬烟回来时,天就黑了,她不能让她一个女孩子,一人走山路。
能下山去玩,四九当然很乐意了,他立即表决心道:“小梁公子放心,我一定安全的把铬烟带回来。”
看四九与铬烟单独出去,银心不由的说道:“我也要去,我与他们一起去吧,公子?”
祝英台点头道:“那你们三人一起去吧,别贪玩,早点回来。”
“好。”三人一起点头。
梁予兮给他们四人每人发了些银钱,便催着他们都出发了。
看他们四人一起走了,祝英台也顾不得绣什么鸳鸯戏水了,她拿出纸笔道:“予兮,你记忆力好,刚才那首诗,你说我来写。”
“好,这等佳作,自然是该留下来的。”梁予兮坏坏的说道。
等下便拿去给她的女神鉴赏,让某人“一切算计终成空”。
一会儿之后,梁予兮果然拿着诗笺,与祝英台一起,到了谢先生那里。
谢先生才读了开头两句便问道:“这是谁人所作?竟有如此大才。”
梁予兮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他喽。”
谢先生吃惊的说道:“不为五斗米折腰之人,竟还会写这样的诗呢。”
梁予兮笑道:“他成过亲了。”
谢先生也笑道:“是了,刚才我只是太吃惊了。”
祝英台问道:“听说陶先生隐居了,那,隐到哪儿了?”
谢先生道:“这个,我不知道。”
若是王凝之也有这般才华就好了。
梁予兮看着祝英台笑而不语,日后,陶先生与你还成了忘年交呢。
唉,手握剧本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只是,梁予兮爽了没有半分钟,突然想到,日后她哥与英台成亲了,她的剧本福利不就消失了吗?
啊这......,梁予兮目瞪狗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