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回家种地

凤阳县的雨仅仅下了一炷香,即使这样,也足以让百姓们

沐启天在臆测到林成德的“身份”后,又观察了一会儿,便匆匆离开了。

完事后,兄妹俩避开所有人,从南山悄悄回了家。

接下来的几日,雪球带着宝珠,银牙带着林成德,兄妹二人一起行动,将雨水送至了大允的每一个城池。

仙澜境存储的水消耗干净,他们便动用灵力,硬是没漏掉一个地方。

大雨过后没几天,老天竟然自己下起了绵绵细雨。

自此,大允的旱情也随之消失了。

二月二,龙抬头。

摄政王妃顾清妍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也前往了京城。

世子夙晏,却自请留下来治理南阳郡。

不久后,林永顺亲手将制盐作坊(制水作坊),以及制作精盐的笔记,一并交给了前来渔阳县的夙晏。

时隔几个月,他总算可以回家了。

夙晏有心让林永顺留下帮他,但林永顺以自己还要去锦川郡种地为由给拒绝了。

“殿下,制盐之法我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了,至于其他的,臣也不太懂。比起这个,微臣倒是觉得种地更适合自己。”

他才不要留下来当牛马,闺女说了,自己就做个有功但无实权的富贵伯爷就好。

闺女那话怎么说的来着?蛋糕是我给做出来的,甭管你们怎么分,你们都得承我的情。

有了这些人情,就算日后他们离开了,云月村也不会受人欺凌。

想到这些,林永顺眼中的坚定又多了一分。

夙晏不知他心中的九九,但他在林家待过一段日子,知道他这位叔叔确实不喜欢官场,虽然心中惋惜,但到底没再多劝。

少年轻叹一声,“林叔,既然你去意已决,阿晏便也不多说了。此番阿晏还要忙一阵子,劳你回去和林爷爷林奶奶说,待到山花烂漫时,阿晏再去看望二老。”

林永顺笑着点头,“殿下放心,微臣定会将话带到。恕微臣僭越,您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治理南阳郡事务繁忙,也莫要忘了保重身体。”

夙晏眼中闪过一抹感动,“林叔放心,阿晏知晓!”

告别了夙晏,林永顺带着林诚和护卫马不停蹄的离开了渔阳县。

一路疾行,第二天傍晚便回到了云月村。

林永顺的归来,林家乃至整个云月村的人都高兴不已。

因为旱情解除,林永昌带着孩子们又回了学堂。

只可惜,此次回来的学子减少了一半。

林永昌询问过后才知道,没有来的学子,有三个没了,其他的因为家中实在拿不出束脩,只能暂时休学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虽然惋惜,但却也无可奈何。

只能道一句,人各有命。

林永昌也只跟着惋惜了几句,并勒令子侄们不要多管。

大允这样的人家多了去了,尤其是这场大旱之后。

林家如今虽然小有家产,但比之其他真正的富贵人家相差还是太远。

若是他们率先挑起这件事,到时候花钱事小,只怕也会引来其他富贵人家的不满。

更何况,如今旱情缓解,大家只需熬过这一季,很快就能恢复过来,到时候再回来即可。

春雨润物细无声。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仅仅半个月的时间,田间地头便已满是绿意。

被春雨滋润过的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仿佛之前的旱灾从未发生过。

不仅云月村的村民,整个大允的百姓们都在自家田地里忙碌着,翻地、播种、施肥,期待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林永顺也确实如他所说,回来后没多久,便带着人去了锦川郡。

宝珠不想在家待着,便也闹着一起去了。

先皇赐给他们的那些荒地,去年早就被开垦出来了。

奈何后来又遇上了旱灾,搁置了不少。

为了尽快下种,林永顺便下令,让林诚他们直接用粮食当工钱,请人帮忙。

不然就靠那些佃户,还不知道要耽搁多久。

锦川和大允其他地方可不比南阳郡。

干旱了将近一年,百姓家中余粮早已所剩无几,有的甚至早就靠着树根树皮过活了。

附近的百姓们听闻用粮食当工钱,纷纷踊跃前来帮忙。

父女俩身上早就准备了足够的粮食,都是仙仙之前种出来的。

这些粮食吸收了灵气,百姓们吃了,也能或多或少能修复一些身体的损伤。

翻地施肥有人做了,育苗自然也要跟上。

这事毫无疑问被宝珠揽去了。

她虽然不能有大动作,但略微动用御灵诀,让种子发育的更好一些还是可以的。

但锦川郡不比南阳郡。

南阳在夙禹的治理下,民风本就不错。哪怕是渔阳县那边的人彪悍一些,但因为林永顺带着他们制盐制水的缘故,林家在南阳的风评直追当今摄政王夙禹。

所以,林家如今做什么,南阳不论达官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不会起什么幺蛾子。

但锦川郡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那些还想赚一笔的粮商及其背后之人,在得知林永顺用粮食当工钱时,对林永顺恨得咬牙切齿。

府城某宅院中。

“怎么办,钱家主,若是让那安农伯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粮只怕就白囤了。”一个身着绸缎的精瘦男人蹙眉道。

钱家,锦川郡世家之首。

而在座的几位,也都是锦川郡数一数二的家族主事人。

先前漠北攻破锦川郡的时候,他们是最早一批逃去京城的人。后来锦川郡收回后,他们也是第一时间派了人回来。

这些人回来的目的,就是趁机收购那些“无主”土地。然后诱导让那些身无钱财,又无家可归的人卖身为奴。

没多久后,这些人也跟着回来了。

因为有他们这些有钱人,锦川郡也就很快热闹起来。

除了一点……物价比南阳郡还高。

“呸,什么安农伯,不就是个泥腿子,撞了狗屎运发现了那甘薯和土豆。”有人骂骂咧咧道。

身边几人免不得一阵附和。

只有上首那位头发花白,长相富态的老爷子捋了捋胡子,皮笑肉不笑道:“慌什么!”

“钱家主可有什么好法子?”最先开口那人又问道。

屋里的众人目光皆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