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一举两得

见宝珠低头思索,雪球没在说话。

好半晌后,宝珠猛的抬头,拳掌相击:

“对了,南阳郡以南临海啊!不能呼风唤雨,我还不能自己造水吗!”

虽然有些事倍功半,但总比渴死人好!

而且,她去年看过一本游记,通过里面了解到,大允临海区域并不多,所以平日里大家吃的盐基本是池盐、井盐或者岩盐。

海盐虽然也有,但处理起来太过麻烦,那些带有苦味的粗盐就是从沿海地区来的。

她只需要划出器具,到时候蒸馏后剩下的盐卤还可以用来提纯精盐,可谓一举两得。

去年因为双季稻,南阳凭借一己之力,硬是将整个大允的粮食售价压了下来。

加上土豆三季大丰收,甘薯也产量极高。今年不仅南阳郡种上了,整个江北乃至京城也都多少种上了。

两种作物都耐旱作物,所以干粮她倒是不太担心。

只要每日保证最低的水分摄入,大允百姓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思及此,宝珠翻身坐起,哒哒的跑去前院找爹爹去了。

前院,村长也正和林有财父子说起这事。

“阿财,永顺,若真这般,咱们最好尽早从河里担一些水存起来,万一后面一直不降雨,到时候也能多坚持一段时间。”村长一边吐着烟圈一边叹气道。

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了,应付干旱自然有经验了。

林有财看向大儿子,林永顺蹙眉沉思了片刻,“康伯,爹!存水可以,不过这水…咱们最好存到后山上。”

“后山?”二老异口同声反问道。

“是!”林永顺点点头,继续解释道:“你们可还记得,当初西北干旱时,我们最后的水源就是山林深处的山洞中寻到的?”

二老闻言对视一眼,都想到了这一茬。

“山洞中因为没在太阳底下暴晒,水消散的自然慢,我们可以找一处山洞将水存上再封起来。如果真到那一天,或许还能救大家一命!”

宝珠到门口的时候正好听到他说的话。

“爹爹,我们不用存水哒!”

三岁的宝珠,因为突破的缘故,看起来已经像个四五岁的孩子。

三个大人同时朝小丫头看去。

小丫头如今抽条了,虽然小脸依然圆嘟嘟,但身上的藕节子没了。因为灵气滋养,根骨重塑,皮肤嫩的似能掐出水,瞧着越发像个小仙女了。

“小七,你怎的出来了?”林永顺温声问道。

天热了,这孩子除了吃饭和去隔壁找蓝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院子。

说起宝珠的院子,年初的时候,她突然就提出三周岁以后,就要自己一个人住。

他们本来是不同意的,毕竟孩子太小,可小丫头坚持,最后只好请来孙工头。

不过这建院子的钱,却是几个哥哥跟林老太打的借条。

除了她的小药圃没动,宝珠的小院子如今已是大变样了。

打开院门,右侧特地建了一条走廊,避免雨雪天气淋湿衣服。

左前方两米处就是药圃,在门类居中靠左,修建什么都不好看,孙工头便让人挖了一个带状小池。小池的左边尽头是敞轩,建在一片“乱”石之上;右边连接假山,听了“林永顺”的建议,做成了小型瀑布,可以让池中的水变成活水。假山的边缘正好就是走廊,种上些许花草,和池中的睡莲相得益彰。

小池中的水是从自家井里引入的,除了睡莲,里面还栽种了些许莲藕,养了十几条可食用鱼类。

主屋是村子里唯一一栋三层小楼,一楼客厅、小厨房一应俱全,还单独隔出了一间炼药房。二楼是宝珠的卧室和书房,书房里有从空间拿出来的各类杂书,更有受林家帮助过的文德书院学子替他们抄的书籍。三楼做了观景台,用陶缸栽种了不少花草灌木。

敞轩与主屋之间,种了一棵树龄二十年有余的金桂;右侧走廊外面,种着一棵手臂粗细的桃树,树下安置着林永顺亲手制作的秋千。

虽然小院只有三百来平,但景色着实不错。

小四说了,让宝珠先将就住着。等他以后挣钱了,他再给她翻盖,院里的花草全部换成奇花异草,栏杆都要做成玉的。

这话一出,家里的老老少少都笑弯了腰。

老太太更是直接笑言,要是做不到,就把他拎出去单过。

堂屋里,宝珠听到林永顺问话,当即笑眯眯的跑到爹爹面,重复道:“爹爹,我说我们不用特地担水上去存着。”

见三人一脸疑惑,小丫头唇角一勾,将自己的打算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