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日升月落,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转眼间已是林永兴回来的第三日。

午后,秋风乍起。

云月村口,林永兴等人牵着各自的马匹站在晒坝同亲人们依依惜别。

“爹、娘,我要走了!”林永兴看着欲言又止的父母,有些不舍。

林老太眼中含泪,不忘叮嘱道:“老二,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你的弟兄,注意安全,平安回来。”

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林永兴这次回去,最起码都能升任千户,甚至更高官职。

其他人或多或少也会有升迁或者奖励。

但同样的,他们也不会再回原来训练的军营了。

若是江北再次开战,很有可能他们还会再次上战场。

所以千言万语,最终都只剩下一句“平安归来”!

“知道了,娘。”林永兴用力点头,随后看向江云秀,“秀娘,家里就辛苦你了。”

江云秀红着眼眶,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小二,爹不在家的日子,替爹照顾好爷爷奶奶、你娘和弟弟们,有什么事情多同你大伯三叔商量。”林永兴看着站在一旁的大儿子叮嘱道。

“爹放心!”

十三岁的少年虽然瞧着稚气,但脸上的表情却格外的郑重。

林永兴欣慰的笑了,他的长子从小就少言,但做事却极为细心。

三弟说了,这孩子是个学医的好苗子,等童生试结束,就带他去找耿老拜师。

他们家都是跟着书照搬来的,算不上野路子但也算不上正统。

如果能让耿老教导,加上宝珠给的书,日后定会有一番成就。

周围其他人家也是类似的场景,亲人们纷纷嘱咐着即将归队的儿孙。

“爹,你下次回来记得给我带战利品啊!”小五跑上前,抱着林永兴的胳膊嘟囔道。

林永兴这次回来自然也带了,但他缴获的最精美的一把匕首送给了宝珠,这让小五怨念不已。

“只要你考进丙字班,爹到时候也送你一件!”

小儿子遗传了自己的大力气,林永兴估摸着这小子日后怕也只能习武。

但他不希望小家伙像他一样,什么都得现学。

说实话,要不是宝珠给的那些书,他就算上了战场,也最多是个蛮牛一般的兵蛋子。

别说带着大伙儿立功了,保命都成问题。

小五一听这话,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还好他爹没说让他考童生,“爹,那你记住了啊!我明年一定进丙班!”

看着小儿子自信满满,林永兴满意的点点头。

“大哥,三弟,家里就交给你们了!”林永兴看向自己的两个兄弟,郑重道。

林永兴拍了拍二弟的肩膀,“放心!自己多保重!”

林永昌也嘱咐道:“二哥,凡事不要逞强!”

林永兴郑重的点点头,随即翻身上马。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与家人告别,跟着上了马。

“诸位叔伯婶娘,兄弟们,我们走了!”林永兴勒住缰绳,目光扫过送行的众人,声音中带着不舍。

云月村的村民们自然也是不舍,但最终都化为了那句“平安归来”。

十来人对着亲人们齐齐拱手。

随着林永兴一声令下,一行人策马扬鞭,调转马头朝谷外奔去。

马蹄声在土路上响起,扬起阵阵尘土。

送行的人们站在原地,久久未曾离去,目光追随着他们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路的尽头。

秋风依旧,田间的稻田里漾起青黄色的稻浪,似在为他们送别。

他们走了,带着新的身份,即将去迎接新的挑战。

同样,留下的人也有自己或新亦或永久不变的目标——种地。

先前收的粮食被换走后,村长也告知了大家这些粮食的用处。

以前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家人过的更好,如今的云月村人却多了一个更大更明确的方向。

那就是种出更多的、更好的粮食,把他们变成粮种,分散到整个南阳乃至整个大允。

百姓的粮食多了,军中的将士们才能吃的饱、吃得好。

他们的孩子就不会饿着肚子上战场,就有力气和敌人拼杀,就能多一份回家的希望!

大伙各自返家拿上自家的农具,又去了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宝珠回到家后,也开始折腾起了土豆催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