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来信了

雨还在下,宝珠将注意力收了回来。

没想到耿老在镇南王心中还挺有分量的。

这样一来,有他在村里,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以后他们一家也要更小心一些才是。

毕竟耿老这么受镇南王重视,难保不会留暗卫保护他。

想到这里,宝珠在心中叮嘱雪球留意村里的动静。

“放心吧,苏苏,我都注意着呢!你也小心一些!”雪球自信满满地声音传来。

如今主人还小,那点修为除了五感加强了,连神识外放都做不到,它也只能多操心一些了。

而且,它没有和宝珠说的是,不知为何,那个莫云澜它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虽然早前已经探查过了,对方并没有修为。

当然,它也确实没有发现对方对主人有什么恶意就是了。

雪球心中的想法宝珠不知,下雨天无事可做,她也就自己回了空间。

至于夙禹他们,人已经醒来,想来要不了多久对方也就离开了。

他们在的日子她就老老实实当个奶娃子就好,至于别的,家里的长辈和哥哥们都不傻,也不需要她多操心。

这场雨下的着实不小,林永顺他们回来的时候已是巳时正了。

父子三人从头到脚都湿透了。

“老头子,地里的庄稼怎么样了?”林老太端着刚熬好的姜汤,语气担忧的问道。

虽说有宝珠在,他们家根本不愁吃喝,但作为庄稼人,粮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哪有不担心的。

林有财一边擦着头发,一边回道:“放心吧,都给拦好了,只要不是下个几天几夜,应该没什么事!”

因为有山,谷里的风并不大,暂时还没什么倒塌的现象。

“那就好,那就好!”说着,林老太放下碗,双手合十对着外面小声祈祷着,希望这雨快点过去。

相似的对话,也在另外两间屋里,乃至村里的各家响起。

“这场雨过后,田里的稻子就该晒田了。”

“真好,如今地里这些粮食,可比咱们在西北的时候好太多了。”

“今明两年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这日子比起在西北的时候,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嘛!”

他们以往在西北,一年到头种出来的粮食,交完税就所剩无几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条件好点的吃两顿稀粥,条件不好的,甚至一天一顿就算过去了。

哪像现在,不仅一天三顿都吃的饱饱的。

还因为后山的兔子野鸡,他们如今每十天都能分一次银钱。山上的野鸡蛋隔天就会分一次,如今家家户户每天都能吃上蛋不说,隔三差五的还能吃肉。

这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好吗?

也有那聪明的,这会儿已经计划起了别的。

“爹,咱们以后跟着财伯家种粮食吧!我瞧着他们家后来移栽的稻子长得可比咱们的好多了,苗子壮实不说,稻粒多还没见憋粒的!”林永川一边喝着媳妇送来的姜汤,一边说道。

林有梁点点头,“我看行!我瞅着这法子估摸是永昌在书上看来的,这读书就是好呀!”

说着,看了眼自家大孙子,也就是林永川的哥哥的长子,“明年咱们也把明哥儿他们送去吧。回头你跟永顺说说,看能不能让孩子们跟着小六他们一起跟着学点儿东西,免得到时候书院不收。”

兄弟俩闻言都表示赞同。他们家也有三个孩子,大哥家两个,他自己的儿子也有六岁了。

如今家里也有余钱,自然要为孩子们多打算一点。

哪怕考不上功名,能识字也是好的,以后去城里找个啥活计,不用像他们一样只会在地里刨食。

这样想法的可不止他们一家。

趁着今儿个下雨,大伙儿都只能蹲在家里闲话几句。

除了要念书的,还有那已经到嫁娶年龄的。

午饭的时候,林有财一家也得知了夙禹清醒的消息。

一家人免不了前去拜见。

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嘴里的称呼却依旧没变。

夙禹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也没有纠正。

“老爷子,你们一家又救了承霄一命,此恩此德,承霄铭记于心。”夙禹看着林有财诚挚说道。

林有财闻言赶忙摆手:“贵人哪里话,若非遇见您,咱们也没有今天,是草民一家该谢谢您才是!”

他这倒不是奉承话,在他们一家心里,夙禹确实是他们的恩人。

至于夙禹说的“又救了一命”,他们是不认同的。毕竟当初他们本来就是去卖人参,当初那能算是银货两讫罢了。

夙禹也不多言,多说无益,他心中记得就好。

又询问了几句他们到南阳后的经历,耿老便提醒他该歇着了。

林有财父子赶紧告退。

大雨是在午后开始变小的,等到半下午的时候就彻底停了。

不过在这个季节,这雨水量算是比较大的了。

雨停之后,夙禹便打算让冥风安排人去买些吃穿用品回来。

他听儿子说了,因为有他这个伤患,加上耿老特地和林有财说了说夙晏的饮食顾忌,林老太每日都会单独给他们准备吃食。

照顾的不可谓不细心。他堂堂一个王爷,哪好意思在人家家里白吃白住?

冥风当即点头出去了。

耿老原本想让他直接给银票的,但一想到这家人的脾性,又把话咽了回去。

冥风很快便又回来了,同时还带回来一封书信。

夙禹打开看过后,脸色不由得一沉。

“主子,如何?”冥风沉声问道。

“漠北这次的主将倒是不蠢,留下一半驻守锦川,一边去了京城。”

这明显就是在防着他们反攻。

因为皇帝的忌惮,他虽然有墨龙卫作为底牌,但南阳的将士也仅仅十万人。

他们还要防着南边的栖梧国,根本不敢全部调动,顶多能抽出五万人。

反观洺江对岸的漠北军,为了攻下锦川,漠北可是又增加了兵力,如今仅仅是留下的人就有十万人之多。

更何况,如今他们手上还有数十万没逃出来的锦川百姓。

如此一来,即便他麾下的将士骁勇善战,也不敢贸然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