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恳请组织批准!
这是一种纯粹的,发自肺腑的喜悦。
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足以载入安钢历史的巨大荣誉感之中。
然而,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庆祝海洋之外,安钢厂办公楼一间临时借用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祁高伟没有去食堂。
他甚至连那股能把人馋得流哈喇子的肉香味都仿佛没有闻到。
这位奉天军区的总司令,此刻正襟危坐在一张简陋的木头书桌前,神情前所未有的专注和肃穆。
他面前摊着一张稿纸,手里紧紧攥着一支钢笔。
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没有落下。
不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而是能写的东西太多。
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处落笔。
他的脑子里,还嗡嗡地回响着之前在车间里听到的那个数字。
零点九七!
祁高伟这辈子,打过无数的仗,见过无数的生死,经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
他自认为自己的心志早已锤炼得如钢铁一般坚硬。
可是在听到那个数字的瞬间,他那颗见惯了枪林弹雨的心脏,还是被狠狠地,也是无比惊喜地,重击了一下!
他不是搞技术的,但他掌管着几十万大军的后勤和装备!
他太清楚这个数字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钢铁!
那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真正的脊梁骨!
没有足够的钢铁,他们拿什么去造坦克?
拿什么去造大炮?
拿什么去造军舰?
拿什么去保家卫国,去跟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豺狼虎豹掰手腕?!
他这个当司令的,为了多要一点钢材指标,给部队换装新备,不知道跟京城那边磨了多少次嘴皮子,拍了多少回桌子!
可现在……
曲令颐,那个看起来纤细文弱的女工程师。
用一项他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明白的新技术,直接把炼钢最关键的焦炭消耗,给砍掉了一半还多!
这意味着什么?
祁高伟的手,猛地握紧了,手背上青筋暴起。
这意味着,他们华国的钢铁产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翻着番地往上涨!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国运的奇迹!
跟这个奇迹比起来,什么庆功宴,什么杀猪菜,都变得索然无味。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立刻,马上!
把这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文字,报告给京城!
他深吸了一口气,胸中的那股激荡之情终于稍微平复了一些。
手中的钢笔,终于重重地落在了纸上。
他的字,就跟他的人一样,笔锋锐利,力透纸背。
【关于安山钢铁厂新型炼钢技术试制成功暨元旦献礼项目的报告】
他先是提纲挈领地写下了标题,然后,便再也压抑不住心头的激动。
笔走龙蛇,将今天在第三车间亲眼所见的一切,都倾注于笔端。
从那座黑黝黝的新炉子,到那快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炼钢速度。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那两个足以让任何一个了解国情的人都为之疯狂的数字。
十六倍的生产效率!
零点九七的焦钢比!
祁高伟在写下“0.97”这个数字的时候,特意用笔在下面重重地划了三道横线!他仿佛能想象到,京城那些领导们在看到这个数字时,会是何等震惊的表情!
写完炼钢技术,祁高伟没有停顿,紧接着又写了第二件大事。
那个被曲令颐轻描淡写称之为“小东西”的信号接收器。
祁高伟心里头跟明镜似的,那玩意儿哪里是什么小东西!
那简直就是他们反特部门梦寐以求的神器!
能够截获加密电台信号,甚至能反向追踪定位!
这东西的战略价值,丝毫不亚于那个纯氧顶吹转炉!
一个强健了国家的筋骨,另一个,则是给国家装上了一双能洞察黑暗的眼睛!
他用最精炼,也最严肃的语言,阐明了这项技术的巨大军事价值。
并且强烈建议,由军方立刻接手。
组织专家对曲令颐提供的图纸进行研究和量产。
写到这里,祁高伟放下笔,端起桌上已经凉透了的茶水,猛地灌了一口。
冰冷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却丝毫无法浇灭他胸中的火热。
他的目光,落在了报告的最后一部分。
也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曲令颐同志特招入伍的申请】
祁高伟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
他想起了自己最开始接到这份申请时的犹豫和顾虑。
一个资本家的大小姐,成分太敏感了。
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可现在,再回头看自己当初的想法,祁高伟只觉得自己的脸颊一阵阵发烫。
格局小了!
是自己的格局太小了!
什么成分?什么出身?
在这样足以改变国运的滔天大功面前,那些东西,算个屁!
他甚至有些后怕。
幸好!
幸好严青山那小子坚持,幸好自己没有一竿子打死!
不然的话,他祁高伟,就将成为国家的罪人!
想到这里,他再也没有丝毫的犹豫,重新拿起了笔。
这一次,他的笔锋不再只是锐利,而是带上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恳切和郑重。
他写道:
“对于曲令颐同志的特招入伍申请,我,奉天军区司令员祁高伟,表示完全赞同,并恳请上级予以批准!”
“诚然,曲令颐同志的家庭出身,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历史问题。”
“但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仅由她的出身来判定。”
“更应该看她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曲令颐同志,是一位心向国家,才华横溢的顶级技术人才!”
“她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身份背景所能带来的桎梏!”
“我们不能,也绝不应该,因为一些固有的偏见,而将这样一位国之栋梁,拒之门外!”
“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损失,更是我们国家,我们军队,无法估量的损失!”
写到最后,祁高伟停顿了一下。
然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顿地写下了他最后的承诺。
“我祁高伟,愿意用我几十年的军旅生涯,用我个人的全部名誉,为曲令颐同志做担保!”
“恳请组织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