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庆功宴,那叫一个香!

还没走进厂办大食堂,一股霸道又浓郁的肉香味就先钻进了鼻子里。

香得人脑子都发懵,口水不自觉地就开始往外冒。

等曲令颐和严青山走到食堂门口,里头的景象更是热闹得像提前过了年。

食堂里头,临时支起了好几口平时大铁锅,这会儿锅盖全都敞着,底下烧得通红的柴火噼啪作响,锅里头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一口锅里杀猪菜,煮得稀烂的酸菜上头,飘着一层厚厚的油花,血肠和五花肉在汤里头翻滚,香气扑鼻。

另一口锅里,是猪肉白菜炖粉条,大块大块的肥瘦相间的猪肉,配上炖得软烂入味的大白菜,还有吸饱了汤汁、变得晶莹剔透的粉条子,光是看着就让人挪不开眼。

工人们和家属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大锅围得是水泄不通。

一个个眼睛都看直了,手里的搪瓷大碗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开饭那一声令下。

一些半大的孩子更是猴急,根本等不住,端着自己的小搪瓷缸子,在人群里头钻来钻去,踮着脚尖使劲往锅里瞅,小鼻子一个劲儿地吸溜着,哈喇子都快流到地上了。

“我的娘嘞,这也太香了!咱厂里啥时候这么大方过?”

“你懂个啥!这叫庆功宴!是给咱们曲工庆功的!也是给咱们所有出了力的工人庆功的!”

“就是!这排场,我跟你说,过年都没这么丰盛过!过年那会儿,能分到一小块肉,那就顶天了,哪见过这么拿大锅炖肉的?”

“那可不!这都得感谢曲工!要不是曲工有本事,带着咱们把新炉子给弄成了,咱们哪能吃上这么香的肉!”

“对!多亏了曲工!以后咱们厂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议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这顿肉,不光是解了馋,更是对他们这段时间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也代表着对未来好日子的一种期盼。

曲令颐和严青山一走进来,立刻就有人眼尖地发现了他们。

“哎!曲工来了!曲工来了!”

“严团长也来了!”

人群“呼啦”一下就让开了一条道,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了过来,那眼神里头,有感激,有敬佩。。

“曲工,您可算来了,就等您发话开饭呢!”食堂的王师傅拿着大马勺,满脸通红地喊道。

曲令颐听着周围那些朴实的夸赞,心里头也暖洋洋的。

她笑呵呵地摆了摆手,大声说:

“大家伙儿可别光谢我一个人。这新炉子能炼出钢来,是咱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伙儿没日没夜地干活,光靠我一个人,那也是白搭!这顿庆功宴,是咱们大家伙儿应得的!”

这话一说,工人们心里头更是熨帖。

“曲工说得对!咱们都有功劳!”

“哈哈,那咱也别客气了,开干!”

“王师傅,别愣着了,开饭!给我先来一勺肉多的!”

食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推向了高潮。

“好嘞!开饭!”

随着王师傅一声高喊,几个帮厨的食堂师傅立刻挥舞着大勺,开始往早就排好队的工人们的碗里盛菜。

一大勺下去,连汤带肉带菜,直接把搪瓷大碗给装得冒了尖。

而在另一边,几个女工正抬着一个巨大的木桶走出来。

木桶的盖子一掀开,一股浓郁的米饭香气瞬间就飘散开来。

“天呐!是大米饭!”

“竟然是纯大米饭!一点高粱米都没掺!”

人群里又是一阵惊呼。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精米白面可是稀罕物,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得上。平时大家吃得最多的,还是高粱米、玉米面窝窝头。

今天这庆功宴,不光有管够的猪肉,还有这雪白雪白的大米饭,这待遇,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曲令颐的视线在人群里扫了一圈,心里头琢磨了一下。

她发现,之前一直忙前忙后的刘平厂长,这会儿居然不见人影。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八成是跑到办公室给上头打电话报喜去了。

那可是天大的功劳,他这个厂长肯定得第一时间把消息递上去。

曲令颐心里笑了笑,不管他了,天大的事也得先填饱肚子。

汇报工作哪有干饭重要?

等他打完电话回来,给他留点汤底就行了!

她拉着严青山,也找了个空位坐下,立刻就有热情的工人帮他们打来了满满两大碗饭菜。

雪白的大米饭上,浇了一大勺猪肉白菜炖粉条的汤汁,油汪汪的汤汁迅速渗进米饭的缝隙里,每一粒米都变得油润光亮。

曲令颐夹起一块炖得颤巍巍的五花肉,那肉是肥瘦相间,香得没话说。

别说,这年代的猪肉,还挺香。

“好吃!”曲令颐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对严青山说,“你也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整个食堂里,除了偶尔响起的赞叹声,就只剩下呼哧呼哧的吃饭声和碗筷碰撞的清脆声响。

所有人都埋头苦干,风卷残云一般,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下去。

曲令颐吃得心满意足,脑子却没闲着。

今天这个0.97的焦钢比,意义太重大了。

这不仅仅是炼钢技术的突破,更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升级的一个关键节点。

焦炭省下来了,就意味着可以用同样的资源,炼出更多的钢。

钢产量上去了,那能干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她之前一直在搞的拖拉机项目。

之前拖拉机的生产,最大的瓶颈就是优质钢材的供应不足。

现在好了,奉天钢厂这边技术一突破,只要把这个纯氧顶吹转炉的技术推广开来,全国的钢铁产量就能在短时间内翻着番地往上涨。

到时候,拖拉机的产量自然也就能跟上来了。

有了足够多的拖拉机,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开垦。

东北有的是肥沃的黑土地,很多北大荒地区都还没来得及开发。只要机械跟得上,在未来的一年之内,至少能多开垦出几百万亩,甚至上千万亩的耕地。

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想到这里,曲令颐的眼神变得有些深远。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国家将会面临多么严峻的自然灾害。

粮食,就是命。

现在多生产一斤粮食,未来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的命。

所以,钢铁产量的提升,拖拉机产量的增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储备……这是一条环环相扣的救命锁链。

而她,就是推动这一切的第一环。

她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而她之前向祁司令提出的那个特招入伍的申请,也变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了。

只有拥有了那个身份,她才能名正言顺地去接触和推动更多类似的项目,才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