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交接工作
林恒侧过身,向他们介绍从隔壁宿舍探出头来的罗浩等人。
“这位是罗浩,以后是咱们舰上的副机炮长。这是杨光,炮手。丁政……”
他挨个介绍了一遍。
周航和郑勇也立刻向罗浩他们敬礼问好,态度非常谦逊。
“罗副长好!各位兄弟好!”
这一下,反倒把杨光他们给整不会了,一个个手忙脚乱地回礼。
郑勇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看起来很实在,他看着林恒,眼神里满是期待。
“舰长,我们可算把您给盼来了。全舰上下,三百一十一个人,都等着您来呢!”
三百一十一个人!
这个数字从郑勇嘴里说出来,轻飘飘的,却在杨光、丁政这些人的心里掀起了巨浪。
三百多号人?
我的天!
他们1134艇,满编才多少人?
一个驱逐舰,光是舰员数量,就是一个营的规模了!
送走了热情的周航和郑勇,宿舍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没听错吧?三百多……人?”
杨光瞪着眼睛,扳着手指头数了半天,最后放弃了,“这得多少张嘴吃饭啊!”
“三百一十一,你没听错。”
罗浩也有些感慨,他拍了拍杨光的肩膀。
“这还只是舰员,没算可能配属的航空人员。”
“卧槽!”丁政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那这船得多大啊?甲板得有咱们那宿舍楼前面的操场宽吧?”
“能不能开个烧烤派对啊?”李响关注的点总是那么清奇。
郝诚一脸向往:“我更好奇咱们的雷达阵列,那得是什么级别的?”
众人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兴奋得脸都红了。
他们就像一群即将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对那个庞然大物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和期待。
“舰上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啊,老大?”杨光凑到林恒身边,挤眉弄眼地问。
“有四人间,也有八人间,军官是两人间或者单间。”
林恒靠在门框上,看着这群兴奋得找不到北的家伙,淡淡地说道。
“条件比潜艇里好太多了,至少不用睡吊床,也不用跟鱼雷挤一个舱室。”
“那感情好!终于不用闻那股子机油味了!”杨光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行了,都安静一下。”
林恒拍了拍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刚才还喧闹的宿舍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杆,看着他。
“兴奋完了,就该收心了。”林恒的表情严肃起来。
“驱逐舰是大,人是多,但规矩也更多,责任也更重。”
“明天上午,要跟新来的同志交接1134艇,我们从那艘艇上走,就要把它完完整整,漂漂亮亮地交出去。”
“所有部门,今天晚上把交接清单再过一遍,所有的装备数据、操作手册、维修记录,一个字都不能错,一个标点都不能漏!”
“我们1134艇的人,不能在这最后一步上掉链子,让人看扁了!”
“都听明白了没有?”
“是!”
众人齐声应答,脸上的嬉笑神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然。
……
第二天,上午八点。
天色有些阴沉,海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林恒带着他手下的这帮兄弟,最后一次以主人的身份,走向停靠在码头的1134艇。
黑色的潜艇静静地伏在水面上,像一头沉默的钢铁巨鲸。
看着那熟悉的轮廓,感受着那熟悉的柴油和海水混合的气味,所有人的脚步都慢了下来。
不舍的情绪在队伍里蔓延。
这里是他们战斗了数年的地方,是他们的另一个家。
他们熟悉这艘潜艇的每一个角落,熟悉每一台设备的脾气,熟悉每一次下潜时的心跳。
“上去吧,最后一次,给咱们的‘老伙计’,洗个澡。”林恒轻声说道。
众人默默地登上潜艇,没有多余的交流,各自走向了自己最熟悉的岗位。
杨光和李响跑向了炮位,拿出擦拭布,一遍又一遍地擦着那门已经擦得锃亮的舰炮。
丁政和郝诚钻进了声呐室,检查着所有的线路和终端。
罗浩走进了机舱,听着机器平稳的呼吸。
“你说……接我们的人,会好好对它吗?”
李响摸着冰冷的炮管,声音有些发闷。
“放心吧。”杨光把擦拭布叠好,塞进口袋。
“1134艇,那可是有光荣历史的功勋艇。能来接它的,肯定也是宝贝得不行。”
“再说了,有咱们艇长打下的名头,谁敢不尽心?”
驾驶室里。
林恒的手指轻轻划过操作台,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仪表和按钮。
他在这里下达过无数次命令,经历过无数次险象环生。
“希望它在新艇长的手里,能再立新功。”罗浩站在他身边,轻声说。
“一定会的。”林恒点点头。
就在这时,码头上出现了一队人,正朝着这边走来。
为首的一名军官,林恒有些印象,是上次在基地里见过的。
“来人了。”林恒直起身,“所有人,集合,准备迎接!”
艇员们迅速从各个舱室里出来,在甲板上列队站好,身姿笔挺。
新来的艇长看到林恒,快步走上前来,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林……林队长!久仰大名!我是1134艇新任艇长,王海!”
王海的脸上带着几分崇拜和激动。
林恒的大名,在整个舰队,尤其是潜艇部队里,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能接手林恒指挥过的潜艇,对他来说,既是巨大的压力,也是无上的光荣。
“你好,王艇长。”林恒回礼,态度平和,“欢迎来到1134。”
他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带你熟悉一下。”
“从现在开始,各区域负责人,向新同志详细讲解设备情况,做好交接!”
交接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王海跟在林恒身后,几乎是小跑着,手里拿着个小本本,记得飞快。
从动力系统到武器平台,从声呐索敌到通讯链路,林恒讲得细致入微,毫无保留。
他不仅讲解了设备的操作规程,甚至连每一台机器过去出过什么毛病。
有什么样的小脾气,都说得一清二楚。
“……这台柴油机,三号油泵的压力偶尔会不稳,不是大问题,别硬修,让它自己缓一会儿就好。”
“声呐的被动接收阵列,上次演习被深水炸弹波及过,虽然修复了,但在深海复杂洋流环境下,可能会有零点几秒的信号延迟,你要心里有数。”
王海听得眼睛都直了,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这些东西,可都是操作手册上绝对不会写的宝贵经验。
是林恒和1134艇的艇员们用无数个日夜和一次次任务摸索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