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是画的话,他们可就太知道了
大禹算是兵强马壮的国家,但耐不住两边受敌,在这之间,听说扶桑还曾与他国联手对大禹国施压,好在大禹国勉强承受住了战火。
而几次下来,他国皇帝瞧出扶桑人的狼子野心和阴险狡诈做派,开始反目,至此四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有仗就打,没仗就休养生息,数百年来谁也不想打破这个平衡。
几年前大禹国和南疆王全面谈和,扶桑那边也开始老实下来,但两国的恩怨摆在那,短时间内说谈和是不可能的。
这次出使,除了明面上和元衡将军同行的扶桑使臣,还有其他扶桑人先行入了大禹国。
这些人正好被董蛮一行人遇到,就在金石城外不远的客栈。
董蛮的师父认出了他们的身份,经过数日警惕查探,终于摸清了那些人来此的目的。
“据说大禹国还未开国前曾发生过一次大乱,那时候的皇帝残暴昏庸,坐拥无上权利之后他迷上了寻求长生之路。他听信妖,无数百姓跟着遭难,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就为了成全他所谓的长生。
而这其中,也有扶桑的人参与。
数百年前扶桑派出了一支兵马悄无声息潜入,想要趁乱分一杯羹。不知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数千人中只有两人生还,匆匆逃回国去。
那只队伍似乎很是特殊,扶桑国的人近些年一直在打探这些事,这次潜入大禹国,就是因为摸清了那些当年那些折损的位置,想要借着出使谈和的由头,将那些亡魂带回扶桑。”
“就在金石城外的一处荒村附近,师父和羌瑾的大哥带人跟了多日,结果不小心暴露了行踪被他们发现,不可避免的动了手。
打斗中,羌瑾的哥哥和师父都相继失踪,逃回来回报的人也忽然陷入了昏迷。”
“失踪?你师父和他哥哥都失踪了?”
宋铮想起在太傅府时偷听到她说的那句话,“师父已经等不及了”,她还以为她师父是落在了三皇子手里。
董蛮点了点头,冷静的面色下是遮掩不住的急躁。
“我和羌瑾不敢轻举妄动,打探几日,没找到师父他们,却发现金石城多了一些穿着奇奇怪怪的人。他们也在金石城附近寻找什么,身边就跟着那些扶桑人。
而且,那些人与金石城知府有密切联系。”
得知此事后,他们又在金石城待了几日,羌瑾找机会潜入知府府,用蛊控制了金石城的知府。
“可惜,那个知府知道的并不多,只交代那些是三皇子的人,他们在找什么入口,还交给了他一幅画让他供在密室里。”
说到这,董蛮和羌瑾的脸色都古怪了一下,似乎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宋铮和林弋却是下意识与傅元骏对视了一眼,是画的话,那他们可就太知道是什么画了。
不过三人都没问,就听羌瑾接着董蛮的话道。
“那密室里有许多古怪的符文,只有那个知府能进去,我控制他体内的蛊虫让他把画取出来,结果就在他伸手取画的时候,人突然被画吸进去了。”
“吸进去了?”
三人一顿,林业和傅元骏瞪大眼睛。
“是人?人被吸进去了?”
董蛮“嗯”了一声。
“我知道这听着很荒谬,但是真的,我们亲眼看到他被吸进了画里。
离开知府府后我们在金石城待了两日,还买通了人去衙门击鼓,衙门的人记了口供,那个知府却一直没有出现,能确定他的确是失踪了。”
确实,是被吸进了画里,所以她觉得她师父和羌瑾大哥的失踪恐怕也与那幅画有关。
毕竟活见人死见尸,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凭空人间蒸发。
听完两人的话,所有人都很震惊,顾妄和梁折雪是第一次听说这么离奇的事,宋铮三人却是震惊于画升级了?
之前只能吸纳魂魄,这次都能直接往里拽活人了,这还得了?“那你找上三皇子,是觉得他能把你师父他们从画里放出来?”
董蛮点头,又摇头。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放师父他们出来,但我觉得,最好接触到的只有他。”
宋铮明了。
“看来你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是的,很早以前师父就把我的身份告诉我了,梁家抱错孩子的消息也是我让董家人放出去的。”
她看向还在为人能被画吸进去而目瞪口呆的梁折雪,声音缓了缓。
“若不是走投无路,我一辈子都不会回来太傅府,也不会有现在的事,我更没想到你在梁家过的居然是那种日子。”
像是被戳到伤心事,梁折雪脸色秒变苦命样,她看了董蛮好几眼,最后憋出一句。
“你真勇敢,是我的话可能.....可能.....”
“可能先把眼睛哭瞎,再把喉咙哭哑,然后窝窝囊囊的吊死在三皇子府?”
梁折雪.....
“小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天下之大,你不过是被困在了一角,没看过外界的风景,没积攒过属于自己的经历。
倘若当初师父收下的是你,时至今日,你或许会有高我一等的勇敢也说不定。
不过,那家子人也值得你为他们死去活来,你的确是挺缺感情的。”
提起梁家人,董蛮轻嗤了一声。
她是那种敢爱敢恨的人,不会因为梁家的权利和富贵去恨梁折雪占了她的位置,也不会因为占了梁折雪的位置而愧疚。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在没有选择能力的时候被交换了人生,而造成这一切的人,是梁家。
要是梁家人能担起自己犯下的错,那就相安无事,可偏偏他们眼里都算计,所以她只能不客气。
这世上哪有什么两全的好事。
董蛮还能想起梁朝翰那副施舍般的贪心嘴脸,可惜师父最忌讳欺师灭祖之类的事,不能直接顺手了结他。
屋中安静了一会,所有人都沉默着消化两人的话。
不管是那幅画还是扶桑人来大禹国的目的,给众人的冲击力都挺大的。
宋铮将事情串联了一下,隐约想到一些其他的关键,比如董蛮师父为什么会知道董蛮的真实身份?
一开始可是连董家都不知道的。
所以,他很可能就是当年那个带着孩子流落村子的人。
那么这件事就有两种解释。
一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孩子抱错了,之所以没换回来,是他自私,不想让梁折雪随他奔波。
第二是他一开始不知道孩子抱错,后来意识到,是因为余家血脉。
董蛮身体里,没有余家人的血脉的。
这样说的话,董蛮师父恐怕也是余家的后人。
可他既然知道孩子抱错,为什么一直没有联系过梁折雪?
是以为人在梁家过的好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