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两眼一睁就是赶路

自离开宋家村赶路的第四天,小路崎岖颠簸,行程加五十。

宋铮在冯老太跟前露了一手,次日日落西山,终于如愿以偿的吃上鸡了。

鸡腿往嘴里一塞,香的俩孩子直犯迷糊。

冯老太定了心,在宋家人低迷的情绪中发话继续赶路。

不赶路能咋?回去?那不可能,指不定还有啥找来催呢。

宋长喜和二房夫妇一路上止不住的忧心,冯老太则是一整天都在发呆,走一路都在寻思纸人怎么会自己站起来。

嘶....你说这纸人咋就能跟活了一样自己动弹?

为啥呢?

半夜子时末,老太太直愣愣从车厢里坐起,眼底疑惑彻底到达顶峰,大丫当时也没转着圈施法啊。

呆坐半晌,想不通,冯老太打了个哈欠,顺手给挤在身边的春丫拉了拉被子。

收回时下意识往板子上一摸,没摸到人,心顿时凉了半截。

“大丫?大丫啊?”

大丫不在,刘氏迷迷糊糊的应了声。

“娘,咋的了?”

“没事,你接着睡。”

老太太抹了把脸,慢慢蹭到车厢门口,帘子一掀,借着火堆烧起来的光,正好看到宋铮从远处回来。

有了上回的经验,她怕又惊着人,没轻举妄动,伸着头,等人走近了才冷不丁开口。

“你这孩子,咋净半夜去拉屎?”

宋铮正沉着脸寻摸事情呢,一抬头,被车帘后的头吓了一跳。

“我去!奶,你大晚上不睡觉专门搁这吓人呢?”

黑灯瞎火乌漆嘛黑的,有个脑袋直勾勾地盯着你看,换个神经脆弱不得吓疯了?

冯老太寻思你不也大晚上不睡觉吗?年纪大了觉少,她白天睡多了,这会睡不着。

挪了挪身让宋铮上来,老太太觉着她声音不太对劲,小声问。

“咋地了?拉屎还给你拉郁闷了?”

宋铮刚小心蹭到长凳上,听这话那叫一个无语,啥拉屎拉屎的?

“奶,我哥都是县令了,你是县令奶奶,说完能不能别这么糙?”

“县令奶奶咋了?你爹还是县令爹呢,他不照样拉屎。”

冯老太哼了一声,侧身躺回去,想到啥又坐了起来。

“你是不是又撕你哥书了?你这丫头咋净事?拉个屎还给你矫情上了?”

宋铮.....

骡子车上有个破木头箱子,冯老太年轻时的嫁妆,一直保留到现在.

这次赶路里面除了宋子安这些年念过的书,一件衣服没装。

昨天下晚起冯老太就把箱子盯紧了,生怕宋铮再祸害。

宋铮也很无奈,撕的时候她也觉得对不起天对不起地,对不住大禹国的全体读书人,可她实在受不了蹲坑被蚊子叮完,还得受搅屎棍的二次毒害。

不得不承认的是,想在这封建落后的地方生存,要忍受的不仅仅是食不果腹,还有最基本的屎尿屁。

吃饱后的宋铮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厕筹,梆硬的木条,能冲干净反复使用。不过宋家人讲究,一般都是一次性的,随手捡的树枝用完就扔。

昨天下午,准备去上大号的宋铮对宋春丫递过来的一把树枝震惊到无以复加,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无法直视宋家人,嗯,有些事就不能细琢磨。

随后,她就翻到了骡子车上半箱子书。

就用了那么几张,就暴露了。

她还不都是为了能让老太太奶安心?

结果老太太居然跟防贼一样防着她?宋铮表示心很痛,顺势就躺下闭上了眼。

冯老太叫了几声没把人叫醒,更睡不着了。

这倒霉孩子。

......

赶路的第五天,去村里找水耽误了时间,行程加五十。

......

赶路第六天,官路平坦,行程大概加六十。

骡子车的极限,还是在挪了一半的东西在马车上的情况下。

.....

赶路的第七天,一半官道一半小路。

车板换到了马匹身上,赵文和宋长喜一人赶一辆,宋永庆上了马车,骡子单遛,行程再加六十。

跑长途的马突然套上了枷锁,主意馊了点,但骡子是自家的,马车还得还回去,在别人家的马和自己家的骡子之间,冯老太选择心疼自己家的骡子。

坐标白禾县, 行程过大半,此时距离梧桐县还有不到两百里。

一连好几日赶路,人和马都到了极限,想想明天板子车还得套回来,骡子更是心神俱疲。

一年两次播种,两次秋收,平时撑死也就拉宋长喜和宋永庆去趟县城,短短几天,骡子感觉把它这辈子的路都走完了。

原本一双黑漆漆水灵灵的眼睛满是沧桑,细看,还能从那张骡子脸上看到和宋家人同款的苦相。

吃的喝的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楚家给的东西不少,他们人也多,尤其是处理好的肉食和糕点,放不住,不然冯老太恨不得存到过年再吃。

天渐黑,老太太终于大方了一回,在县城犄角旮旯里找了家小客栈,最次的房间,一晚上十五文,还能管饭。

老太太大手一挥,定了两间。

甭管关系远近,男的一间,女的一间,睡不下就打地铺,反正地上再硬也比睡荒郊野外强。

都说有什么罪受什么罪,赵文都习惯了,身上倒是带了银子,但不敢拿出来贴补。

周大人说的让七日内将人送到地方绝对不可能了,宋铮答应他送到江洲城就放他回去,一人带两匹马,他怕贴补完到时候回不去云水县。

其实周大人言语间马车可以送给宋家人,但宋铮不要。

开玩笑,那梧桐县都穷啥样了,他们坐着马车进县城,估计没走几步底就被人摸个一清二楚,要不是冯老太舍不得,她都嫌那只骡子打眼。

一家人跟着买了路上要吃的粮食,没买多,隔段路就是下一个镇子或县城,吃的用的在进梧桐县之前都能买。现在买多了除了加重马和骡子的负担没啥用,反正老太太也不会心血来潮一次性多给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