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 章 :锦绣前程

姜念初和宋凛回到家,一进门就听见宋朵朵在哭,问吴夏莲以后还能不能见到小五。

宋言川也情绪低落,手里拿着小四送他的一块玉佩。

相比起小五,他和小四关系更亲近。

之前他不懂,小四书读的不比他差,为什么不去考县试,现在终于懂了。

离开前小四让他好好念书,他日科举成功入朝为官,他们还能再见。

吴夏莲也偷偷抹眼泪,毕竟相处了一年,她早已将俩孩子当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两人一进去,家里人都围过来。

之前事发突然,加上太过震惊,很多事情家里人都没问清楚,如今都七嘴八舌的问起来。

姜念初和宋凛将事情的始末,捡着能说的说了。

仪仗队走了,村里人也坐不住了,一大帮人聚在宋家门口议论个不停

“小五竟然是太子,皇帝老爷的儿子,在咱们村子里住了一年。”

“听说是宋老三媳妇带回来的,还救了那小太子的命呢,因为有反贼追杀,才藏在家里。”

“胆子真大,要是永安王没打进京城,谋反的人找过来,全家都要没命。”

“富贵险中求,你看现在不就赌对了,以后宋家要不得了了。”

一妇人激动的说,“我还给过小五野果子吃,我这算不算有功啊。”

“你的野果是仙果啊,吃一个就有功。” 与妇人不对付的人直接怼她。

“前些日子,小五在我家旁边爬草垛摔下来,我还扶他起来呢,这么算我也有功。”

“我家小宝,经常跟小五一块玩,说出去吹一辈子了。”

“救命之恩这么大功劳,也不知道皇帝会赏赐什么,咱们村要出大人物了。”

一群村民叽叽喳喳,越聊越起劲,有人还让门房的铁头去传话,让宋家人出来唠唠嗑。

姜念初可没有这个精力和村民唠嗑,她走了一趟回来就有些累了,还有些腰疼,躺在摇椅上休息。

摇椅的设计有承托感可以让腰部得到支撑,对腰疼有缓解作用,已经成了她的专属座椅。

姜念初手里拿着那封信,对着光线眯着眼睛看。

宋凛拿了扇子,坐在边上轻轻给她扇风,“你如今身子重,这信让车夫跑一趟送过去就行了。”

“不用那么麻烦。” 姜念初说,“小五的事情在锦州已经人尽皆知了,要不了几天焦娇肯定会上门,我到时候亲手给她。”

门口的吴夏莲和宋天成已经被村民包围了,各种夸赞声,恭维声不绝于耳。

杨里正也牵着他的宝贝毛驴过来了,心里美得不行,见人就说这是皇帝坐过的驴。

小五机灵嘴又甜,杨里之前就一直很喜欢他,年后有一次小五提出想骑一下他的驴,他担心把孩子摔,就亲自带着小五骑在驴背上,在三个村子转悠了一圈。

这事够他炫耀一辈子,杨里正已经决定了,这驴以后都不骑了,要好好供着。

还要将这件事留给后代子孙,一直传下去。

村民们也都沉浸在喜悦中,虽然救人的不是他们,但竹溪村出了大名,很快就会成为锦州最出名的村子。

有了名声,田地就贵了,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嫁娶,说出去名声都是响当当的。

门口的热闹久久不散,宋凛后面也出去看了一眼,正好遇上柴青濯过来。

说是有事相商,宋凛直接把人带到三院。

柴青濯是来请辞的,他已经答应了商丞相入朝,去给幼主当侍读学士,不日也要动身前往京城,参加新皇登基大典。

商丞相这是要给幼主培养左膀右臂,侍读学士虽说只是从五品官,但以柴青濯的才学,往上升是必然的。

等幼主成年,或许就能位列三公,成为太师或者太傅。

“柴某走后,川儿和知礼可以去府学入学。” 柴青濯面带歉意,“抱歉,原本他们考上童生,六月就应该去府学,因为信任柴某才没有去,如今我却要舍他们而去,当真是惭愧。”

“还有朵朵和知安几个的学业问题,我认识一位老秀才,有些学识,若是需要可以介绍他到家中当先生。”

“先生言重了。” 姜念初挺为他高兴的,笑着说,“先生大才,有锦绣前程自当奔赴。”

“至于孩子们的学业问题,都是小事我们可以安排,先生不必介怀。”

宋凛也点头附和,“府学也很好,有很多好的夫子,川儿不会耽误。”

这边说完,宋家其他人那边,柴青濯也亲自去说了一声,礼数做足。

又拉着宋言川好好叮嘱了一番,才收拾了东西离开。

接他回去的依旧是严家的马车,柴青濯没有直接回家啊,而是停在了严府后门。

严小姐从后门出来,直接钻进了马车里。

看到车内放着的东西,问了句,“什么时候动身?”

“七日后。”

“这么快,你走了.......我怎么办?”

不大的马车里两人静静对视,柴青濯眼底讳莫如深。

严小姐露出一个苦笑,“之前你说可以答应我一个要求,我让你去跟我爹娘提亲,你总说配不上我,不愿耽误,那现在呢?”

“不会反过来嫌弃我商贾之女吧?”

柴青濯垂下眸,似乎在思考什么。

严小姐瞬间红了眼眶,“柴青濯,我十八岁了,我爹娘商量着年底把我嫁给二婶婶家的外甥,你若觉得无所谓,我转身就走,我们此生不再相见。”

说着,她起身就要下马车。

“跟我去京城吧。”

柴青濯伸手拉住她,认真说,“我这边耽搁不得,全家都会一起走,严家不是在京城也有生意吗,叫上你兄长我们一同进京。”

“等婚事定下来,再接你爹娘过去在那边成婚,你可愿意?”

“我愿意。”

严小姐直接扑过去,一点不矜持的抱住他胳膊,“我就知道你心里是有我的。”

“你,你这成何体统。” 柴青濯身子微微僵住,一脸正经的要把胳膊抽出来。

“从十五岁开始等了你这么多年。” 严小姐死死抱住不松手,“如果你一走了之,我真的会恨你一辈子。”

又是一年中秋,宋家热热闹闹过节,酒楼还举办了活动。

宋阳请人在门口搭了个台子,请了戏班子表演,还有爬杆比赛,顶端缚红绸彩头。

挑战者只要爬上去,摘下红绸就能得丰厚的彩头。

楼里还做了月饼,姜念初给的配方,做了五仁,豆沙,蛋黄和莲蓉四种馅,免费发放给看热闹的老百姓。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宋家救了当朝太子并照顾一年的事传出去,兰亭斋每日光是看热闹的,就挤得没处下脚。

普通百姓只是看个热闹,一些商贾富户,则是变着法子想要结交。

村里和酒楼日日都有人带着东西上门,还有直接送银子的,一波接一波。

宋家人可不敢收,一律婉拒。

也是这一日,柴青濯拖家带口坐船进京。

严小姐和她亲大哥也同路,说是要去京城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不过严家人都已经心知肚明。

严家三老爷原本也不嫌弃柴青濯一无所有,不然不会纵着女儿等他这些年,如今也算苦尽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