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前世
没有惊动媒体,没有宴请名流,只在太平山顶的家中,邀了至亲与寥寥挚友。
晨光透过露台的落地窗,洒在简单装点的客厅里。
沈哲的父母——那位儒雅的中学教师与温婉的医生,正与刘光天夫妇轻声交谈。
没有浮华的排场,空气中弥漫着白玉兰的清香与家的温馨。
当《婚礼进行曲》缓缓响起,李念军身着素雅礼服,挽着父亲的手臂走来。
刘光天步履沉稳,将女儿的手郑重地放入沈哲掌心。
这一刻,纵横商海的巨头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
他凝视着沈哲,千言万语在喉间滚动,最终只凝成一句沉甸甸的嘱托:
“照顾好她。”
沈哲紧握着念军的手,目光澄澈而坚定,向这位他敬仰的长辈,也向他此生最重要的承诺,深深点头:
“放心,爸。我会的。”
仪式虽简,父爱却深。
刘光天为女儿准备的嫁妆,并非外界想象的金山银山,而是一份足以让她永远保持独立与尊严的保障——数笔隐秘的资产与家族信托,确保他的女儿在任何时候都能忠于自己的选择,无需为物质所困。
他知道,对念军而言,真正的幸福不是财富,而是拥有选择生活的自由。
而他作为父亲,能给她最坚实的爱,就是守护这份自由。
当夜,刘光天醉了。
以他经过强化的体质,本已极难被酒精征服。
但这一晚,他卸下了所有心防,任由那份积攒了多年的、混杂着欣慰与不舍的复杂情绪,将自己温柔地淹没。
柳文娟、娄晓娥与高美琪几位夫人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她们安静地注视着他,目光里满是温柔的理解——这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此刻终于为女儿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也终于允许自己流露出最深沉的父爱。
柳文娟轻声唤来振国与振华,低语道:“送你们父亲去休息吧。”
兄弟二人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微醺的父亲。
这一刻,家族的温情与传承,尽在不言之中。
几日后的清晨,父子二人在书房对坐。
刘光天将一份崭新的规划图在桌上铺开,目光沉静地看向儿子:
“蜀都之功,足证你我父子之路走对了。然华兴之路,当以此为始,而非以此为止。”
刘光天的手指落在地图上那片层峦叠翠的区域:“下一程,是赣川省。那里群山环绕,水系纵横,但基础薄弱,民生多艰,艰苦更甚蜀都当年。”
他话锋微顿,抬眼凝视着儿子,“你若觉得辛苦,我可以让别人去。”
刘振华腰背挺直,目光没有丝毫游移:“爸,不用换人。这条路既然是我选的,再苦的担子我也挑得起。”
刘光天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语气转为郑重:
“好。但此番前去,你要学的与在蜀都不同。不必再事必躬亲,要学会执棋布局,指挥若定。”他指尖轻点地图,“尤其不必每个村落都亲自跑遍,派可靠的人去看,你坐镇中枢。让合适的人去合适的岗位,更要善用当地人才——他们熟知山水,心怀热土,是真正能扎根的人。”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目光中既有激励也有信任:
“振华,记住。为将之道,在于驭人;驭人之要,在于知心。
唯有点亮众人心中的火种,星火方能燎原,大业方能速成。”
刘振华迎上父亲的目光,心底暖流涌动:“爸,我明白了。”
刘振华在这番话中,清晰地触摸到了父亲一直以来的良苦用心——那不仅是商业战略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与格局的传承。
刘光天目光掠过墙上的中国地图,在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坐标上微微停留。
万千思绪在他眼底翻涌,最终只凝成三个字:“你先去准备吧。”
书房门轻轻合上。
刘光天从抽屉深处取出一包烟,抽出一根点燃。
橘红色的火光在指间明灭,他深深吸了一口,任由烟雾在肺叶间流转,仿佛要将某个积压太久的秘密也一并吞吐出来。
这个秘密,他守了这么多年——他是个重生者。
1988年9月20日。
这个日期像烙印般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那是他前世的生日。 今天是88年9月25日。
如果没有意外,在闽西的一个小县城的农村里,有一对夫妻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已经降生。
那是他前世的父母。
他无数次在地图上摩挲过那个地名,却始终不敢踏足。
他怕这只意外扇动翅膀的蝴蝶,会扰乱原有的轨迹,会让那个本该诞生的“自己”消失于无形。
烟雾缭绕中,他闭上眼。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有三个姐姐,自己是家中千呼万唤得来的独子。
在那个宗族观念深重的农村,延续香火是天大的事。
为了生个儿子,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哪怕超生罚款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
他永远记得母亲后来含泪说起的那个画面:计生队的人闯进家门,把圈里养的猪直接给牵走了。
那是全家最大的盼头,是姐姐们的学费,是开春买化肥的钱。
他的降临,没有带来喜悦,反而让这个家在贫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三个姐姐因为他的到来,早早辍了学。
她们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他,自己则像大多数农村女孩一样,年纪轻轻就嫁作人妇。
她们待他极好,或许是因为父母把所有的疼爱和期望都倾注在了这个儿子身上,她们也习惯了这般付出。
最让他心如刀割的是他结婚那年——父母颤巍巍地捧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他们攒了大半辈子的血汗钱,甚至还包括三个姐姐的彩礼钱。
他们把这些零零碎碎的票子全都塞到他手里,就为了帮他在城里买套房,成个家。
那一刻,他捧着的不只是钱,更是一家人被掏空的未来和三个姐姐的婚姻代价。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高房价深恶痛绝。
他比谁都清楚,那一砖一瓦之下,压着的可能是怎样沉甸甸的人生。
此刻,他要去亲眼验证那个命运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