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去杀了谢文陵

【按照我们的剧本,我们会先杀魏朝云,逼死曲子晋,虐杀林芙满,流放谢文陵,最后才是处决一无所有的金兰月。】

【但现在,既然有机会先杀这个最难缠的谢文陵,我很乐意改一下剧本。】

“等等,改一下剧本?你可以改剧本?”

【剧本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你早早地在三岁时就来到了北定侯府,比如原女主的人设并不是这样的。】

【但是又最好不要改变,因为每一次的改动,都有可能造成后续剧情的偏差。】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达成剧本里的结局,期间的目的是走剧情。】

【而后者为前者让步,必要时候,可以改动剧情。】

【这也就是我让你抓住机会,杀死谢文陵的理由。】

【只要他死,后面许多剧情的难度都会大大降低。】

【毕竟,金兰月才三岁,林芙满的商业帝国还没有建立。至于曲子晋,能杀他的办法太多了。】

“真是越听越觉得可恶啊……”

【恶毒女配就是恶毒女配。】

“我说的是你和原女主。”

【……】

之前说了,陶晚碧不是什么坚定的人,她又动摇了。

【……宿主,你不想回家吗?你不想要一个亿了吗?】

【宿主,你这次放过谢文陵,谢文陵可不会放过你。你会死的很惨的。要我给你描述一下有哪些酷刑吗?】

“……不至于吧?”

【你想知道谢文陵敌人的下场吗?】

“算了,”陶晚碧打了个寒颤,又又动摇了,“那我要怎么搞他啊?我才三岁,你又把他说得那么难搞,我咋整啊?”

【无需你亲自动手。】

系统话音刚落,陶晚碧面前全息投影出一个有着生化警告标识的透明小瓶,里面装着类似于霉菌的东西。

【这是浓缩的瘟疫病原体,无色无味,遇空气即散。】

【你只需在谢文陵入城之后,想办法将它撒在秋和城,那么,只要呼吸过秋和城空气的人,全部都会感染瘟疫。】

【不出三日必死,谢文陵绝对逃不掉。】

【而且,没有人会怀疑到你身上。】

陶晚碧的脸瞬间白了:“你疯了?一个城市那么多人啊!”

【但这是最优方案,既能除敌,又能将嫌疑推给瘟疫引发的混乱。】

“丧尽天良!”陶晚碧猛地后退一步,指着小瓶怒斥,“我虽然想完成任务想要钱,但我还没有到这种泯灭人性的地步!我绝不干!”

【宿主,你可想清楚了。错过此次机会,谢文陵归来后,你在北定侯府的地位将岌岌可危,甚至可能被驱逐。】

系统试图劝说。

【宿主,你把这个世界当成游戏世界不就好了吗?】

【死亡的人数对你而言不过是一串数字,无需在意。】

“哪怕是游戏我也干不出这种事情!我首先是个人!”陶晚碧这次态度异常坚决,“我不是隔壁海岛做病毒实验的那帮畜生!”

【……】

系统开始怀念原女主了。

虽然原女主除了女主光环也没有别的闪光点,但至少她动手的时候毫不含糊。

至少不会像陶晚碧这样推三阻四,瞻前顾后。

【为什么呢?我不能理解。】

陶晚碧更不能理解:“那都是人啊!活生生的人命!你让我打败敌人我能接受,但你要让我这么干,我连畜生都不如!你要我杀那么多人,你还不能理解上了?!”

【可是人类拿沸水与融化的铝水浇灌蚂蚁窝时,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它们是活生生的生命啊?】

【我只是一个系统,对我而言,这都是一样的。】

【弱肉强食,败者,弱者,就应该死,就应该被淘汰。】

“那要你这么说,我两也去死得了呗,还努力啥?”陶晚碧翻了个白眼,“少跟我偷换概念,没用!”

【就因为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才在想方设法带你胜利。】

【如果我像你一样,那么,恐怕我早就已经杀死你,选择认输,自我毁灭了。】

“哦,那我是不是还得谢谢你不杀之恩啊?”陶晚碧冷笑,“你个脑瘫系统少跟我唧唧歪歪的,反正我不会干,你有本事就杀了我,我两同归于尽。”

系统觉得,早知道它随机抽取的宿主是这副德行,它还不如去绑定原女主。

至少原女主绝对不会反驳它这个计划。

可惜,它没有二次选择的机会了。

【……方案调整,更换除敌策略。】

【无需动用病原体,可借力铲除谢文陵。】

【秋和城位于镇南王领地边缘。此次事件,朝堂有命镇南王辅助参与。】

【镇南王与其世子窦时臣,素来与谢文陵不和。】

【你设法接近窦时臣,让他写信给镇南王,派人暗杀谢文陵。】

“窦时臣?我跟他素不相识,他凭什么帮我?”陶晚碧皱起眉,这世子她也听说过,剧本里有写。

【系统已为你使用积分兑换道具——一见钟情药剂。】

一个瓷瓶出现在桌上。

【将药剂抹在身上,窦时臣见你第一眼便会对你倾心,届时你只需稍加劝说,他必会应允。】

陶晚碧拿起瓷瓶看了看,犹豫片刻还是收进了袖袋。

比起第一个方案,借刀杀人她还能接受:“……行,我试试。”

第二天一早,小团子就揣着点心,跟着管家往城外的安业镇去。

小团子看着窗户外面,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沿街的店铺门口,全都都在贩卖炭笔,清一色的笔杆整齐码放,格外惹眼。

而且,时不时会有行人买几支走,销量极好。

“这是什么鸭?”小团子好奇道,“不是毛笔,也不是炭条。”

管家也有些稀奇,正想开口,就听见旁边两个小贩在聊天——

“这生意真是越来越好!”

“可不是嘛!那小丫头发明的法子太妙了,三文钱一支,谁不买啊?”

小团子眨巴眨巴眼睛,叫停了马车,好奇问道:“叔叔,新炭笔是什么鸭?谁发明哒?”

小贩见她长得可爱,笑着递过一支:“小丫头你瞧瞧,就是这个!笔芯外面有木头套子,拧一拧笔尾,芯子就出来了,不脏手也不容易断,比老炭条好用十倍!”

小团子接过炭笔,轻轻拧了拧笔尾,果然有一截细细的炭芯慢慢伸了出来。

“哇,好神奇!”她忍不住惊叹,“这是谁发明的呀?”

“是镇上一个叫林芙满的小丫头,才五岁呢!”小贩脸上满是赞叹,“这小丫头机灵得很,说看穷人家的孩子买不起毛笔,用炭条写字总蹭一手黑,就琢磨出了这个。她还把做笔的法子全告诉了镇上的木匠,一分钱不要,就为了让大家都能用上便宜的好笔!”

旁边一个买炭笔的书院先生也插话:“现在镇里的书院都用这个!低龄的孩子用它练字,成本省了大半,给买不起笔墨的穷人家省了好多钱,再也不用为孩子的笔墨发愁了。这林芙满小丫头,可是积了大功德!”

小团子握着手里的炭笔,感觉福福姐姐好厉害!

系统姨姨说得对,福福姐姐是大发明家!

她掏出铜钱:“叔叔,月儿买十支!月儿要带回去给二哥哥,还有小朋友们!”

小贩笑着给她包好炭笔,夸道:“小丫头有眼光!”

小团子又问了林芙满的居住地址,顺着小贩指的方向很快走到家门口。

看门的老仆是北定侯府的人,一见小团子就迎上来:“县主?您怎么来了?”

“爷爷好,月儿来看福福姐姐。”

小团子踏进院子,瞬间睁大了眼睛。

好、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