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章 特别顾问

这次,上面来查账,自然是没问题。

毕竟路北方才接手脱贫攻坚办仅仅两个月,上次的资金到省里相当有限。况且,路北方要求手下各项工作,都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账目清晰,项目立项合理合规。

但是,就是这一查账,却耗费路北方一周时间和精力!

作为负责人,上面来检查。路北方不仅得安排专人员,配合上面的查账。还得陪着检查团队,去实地查看上马的扶贫项目。

甚至每到一处,路北方需要详细介绍项目情况,从项目立项的初衷、规划,以及目前的进展和预期的效果,事无巨细,都要向上面的人说清楚。原本可以将这些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的项目规划和推进中,现在却被这些无端的检查,牵扯脱不开身。

一想到这样遭遇,仅仅就因为周洪亮这样的文人,坐在家里听人煽动,就胡编乱造写下二千字,自己却要跑几天。

这事儿,就像根刺,扎在路北方的心里,让他恨得牙痒痒。

送走天际城扶贫中心领导后,路北方仰天躺在办公室椅子,很疲惫,也很生气!他将脚,以最舒服的方式架起来。

但是,笔杆子轻易的拿捏,以及无用的检查,让路北方心里,依然愤愤不平。

躺在椅子上,路北方也在细细寻思。

他明白,当前周洪亮攻击自己主要的问题,就是所有项目,均在省脱贫办集中审核的问题!

这种过度集权的审核模式,确实能保证项目规范、资金安全,实则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弊端丛生。

一方面,集中审核流程繁琐、周期漫长,导致核,而真正用于项目推进和创新的时间被严重挤压;

另一方面,审核人员远离项目实际落地场景,对基层复杂多变的情况缺乏直观了解,容易出现审核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一些合理且具有潜力的项目,可能因不符合僵化的条文而被搁置。

路北方意识到,若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修改相关规定,寻找破局之策。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重新建立一套完善的基层项目自查自纠机制。在项目筹备、初审阶段,自我评估和优化,确保项目从规划之初就符合规范要求即可。

同时,市扶贫办初审的项目,就在当地进行论证。此事由一把手负责,项目的成功失败,与他的政绩深度绑定,这样,将潜在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毕竟,这市里的一把手,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批复一个有问题的项目。

这样一来,省脱贫办在集中审核时,不仅能减少工作量。重要的,减少不必要的反复沟通和修改,提高审核效率。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能减少各地市跑到省城要项目这事。近来,有不省市里的扶贫办主任、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甚至市委书记、市长趁着来省城开会,特意借着拜访路北方的名义,实则是想来要项目,这让路北方不胜其烦。

路北方本就是行动力超强之人,想到这么一层后,他立马和何小桃等人副主任进行商议,接着,借着每个月一次的全省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路北方就将这套规则给布置了下去。

作为浙阳扶贫工作的一把手,路北方神情冷峻地坐在屏幕前,掷地有声向分布于全省各地市州、各县的扶贫干部要求道:“同志们,借今天会议,我宣布一件事情!以后,各地市、各部门上报的扶贫项目,未超过1000万元的,就由当地先自行组织专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论证!但是,为了确保项目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最终上报项目,由当地一把手负责。第二,对于超过千万元的项目,论证必须开展二轮。第一轮,须由市里、部门进行初步论证,待到项目从市里汇总到省里后,省里再从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视角,去进行第二次论证。在排除一切潜在风险,再由省脱贫办对项目进行批复!”

稍作停顿,路北方语气严厉道:“扶贫项目,是贫困群众的希望工程,容不得半点私情和猫腻!所有地市的市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还部门领导们,你们要严格把关,谁要是敢利用权力插手项目,破坏公平公正的原则,一经查实,无论涉及到谁,都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路北方给人的感觉,就是外表憨厚,亲切,甚至还有些文雅。但是,所有观众从他讲话时,眼中那抹厉色之时,却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坚定与果决,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一道锐利的光芒,直直地穿透屏幕,让每一个聆听的人都为之心头一震。

……

除了在会议上立下规矩,给扶贫干部再敲了警钟,在这次散会后,路北方还招手,将何小桃叫进自己办公室。

何小桃一进门,看到路北方神色严肃,身板笔直,拿着份文件在看。何小桃便知他是等着自己,何小桃步子进来,忙问道:“路省长,有工作要交待?”

路北方示意道:“对!小桃!这有件事,需要你去办!你跟周洪波联系一下,就说省脱贫攻坚办,诚心聘请他为特别顾问!!”

何小桃微微一怔道:“聘请他为特别顾问?我记得周参事,以前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出身的吧?他能搞扶贫工作?”

路北方微微一笑道:“周洪亮虽然在扶贫领域没有经验,但是,他笔杆子硬啊。这次,他不是在内参上面,批评我们的工作搞得不好嘛。那好,我们现在就聘请他为顾问,让他来决策项目!让他来将工作搞好!”

何小桃愣了愣:“他会来吗?”

路北方咬牙道:“应当说,他不会来!但是,他若来,那咱们就顺着他的意思,将他聘为特别顾问,不仅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同时,也能让他知道,这扶贫工作的艰辛!免得他纯属一嘴炮,笔杆子一挥,咱们跑断腿!!”

听着路北方这话,何小桃脸上,浮现惊喜之色。

她的身子,站在路北方办公桌前,竖起大拇指道:“路省长,还是你厉害啊!这招,妙!!妙极了!!”

就在当天下午,何小桃带了两名工作人员去找周洪亮。

周洪亮的办公室,现在省老干局二楼。

而且他自己还挂了块牌子“浙阳老区研究会”“浙阳省政府参事活动中心”。

何小桃带着两个年轻人敲了敲门,然后挨办公室问:“请问,周参事在吗?”

在旁边的办公人员将何小桃引进周洪亮的办公室后,周洪亮一听介绍,倒也客气,亲自起身,给何小桃三人,各倒一杯茶。

“何主任,你这大驾光临,真是让我这小办公室都蓬荜生辉了,快请坐!”

毕竟是老者亲自倒茶,何小桃手下两年轻人,均双手接过茶杯,嘴里说着:“谢谢周参事!”

何小桃也接过茶杯,亦是笑着说:“周参事,上次我们见面!还是湖阳绿谷县的时候,您带着老区采风团到我们绿谷县采风,当时,我还以为您摄影作品拍得好,现在才知道,您不仅照片拍得好,还能写一手好文章,真是佩服啊。”

何小桃这话,说的和和气气,平平淡淡的,但周洪亮听在耳里,却是百般滋味。

自己的老部下沈万友到路北方那里要项目资金吃了瘪,他当时在气头,就给路北方打电话,依然得不到答复,这才写了批评文章。很显然,何小桃此次上门,就与这事儿有关。

但即便如此,伸手不打笑脸人。

周洪波也只得自谦道:“何主任,你这不是见笑了吗?我那小儿科的水平!”

何小桃笑了笑,然后手端茶杯道:“周参事,我们此行前来,是代表省脱贫攻坚办公室,想正式向您发出聘请邀请!”

“哦?”

“我们想聘请您担任我们扶贫项目的特别顾问。”

“特别顾问?”

“对!就是请您出任我们的特别顾问,对全省扶贫项目进定行把关、建言。比如,上回省农业厅提出的牧场项目。周参事也可以直接作为论证专家,对这项目给出意见。”

周洪亮虽然文笔不错,但是,他对扶贫工作,现在还是灯下黑,根本一窍不通。

这让他脸上为难道:“可事儿,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主要的,我对扶贫工作,一窍不通啊,这顾问一职,怕是难以胜任啊。”

何小桃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道:“周参事,您过谦了。我们路主任,也是见您笔杆子厉害,见解独到,觉得您虽未直接涉足扶贫领域,但以您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定能从独特的视角为扶贫项目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而且,这特别顾问,并非要求您精通所有扶贫细节,而是凭借您的智慧和经验,在项目规划、资源整合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