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御花园之议 中

如此,这些不安分的,远离人间,自然也就不会和皇帝相互看不过眼。

就算皇帝心里面依旧是有着意见,可人远在南赡部洲,皇帝也是鞭长莫及。

就算是那些不安分的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他们远在南赡部洲,也难以影响到这中域人间的局势。

这般想着……房玄龄越想,便越是觉得,往南赡部洲开拓,乃是一步绝妙好棋!

甚至,有了南赡部洲过后,便是贬斥一些大臣,都有了新的去处!

至于说南赡部洲太远,隔着汪洋大海,中枢对其鞭长莫及……

那又如何呢?

在开拓南赡部洲这件事上,朝廷有真的付出什么东西吗?

没有!

去坐镇的,是文昌帝君。

和文昌帝君一起随行的,是本来就已经快要成为负资产,快要封无可封的骄兵悍将。

对于朝廷而言,这是代价吗?

当然不是!

这是趁机甩掉了一些代价!

“陛下。”思索之间,房玄龄的声音,便又继续响了起来。

“文武功赏之极,无非便是列土封疆,划地称王。”

“但在中域人间,自始皇帝覆灭六国,统合郡县开始,又经炎汉之革新,裂土之事,已然成为禁忌。”

“臣子不敢想,皇帝不敢提。”

“那诸多的文武,一旦立功过甚,便要想办法自污,免得功劳太大,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如此,越是功高,君臣之间便相互猜忌。”

“越是权重,便反而是越有保留,在诸般事上,都不敢竭尽全力。”

“如此,可谓是空耗国运矣。”

“可若是开辟南赡部洲则不一样了。”

“南赡部洲遥远,隔着汪洋大海之下,中枢的力量难以投放。”

“如此,若真有臣子立功至极,便可许他在南赡部洲裂土,如此,君臣皆不必担心封无可封,便自然是君臣相合。”

房玄龄说道。

也就是在这御花园之间的小会,而非是在朝堂上。

不然的话,这裂土封王之事,便也只能是心照不宣——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将此事拿到台面上讲。

“裂土封王!”

听着这四个字,李靖和长孙无忌的心头,都剧烈的跳动起来。

普天之下,最容易得裂土之功,最容易封无可封的臣子,是哪一类?

当然就是武将!

那是以小博大的巅峰——足够优秀的大将,只需要一场战争,便能从一个寻常士卒或是寻常的小将,一跃而成为大将军。

同样的,也正是如此,武将们的功劳,很容易就会大到封无可封的地步,然后由此生隙。

可若是有了裂土封王这么一条后路在……那武将从此以后,便再也不必担心这种事了。

裂土封王这四个字,任是你多大的功劳,都能装得下!

这说是后面的武将们安身立命的本钱,也毫不为过。

而相比于李靖的惊喜而言,长孙无忌对此,就不是那么的欣喜了。

——在一段时间之前,他的立场,就已经是开始往世家的方向偏转。

而世家把控人间的局势靠的是什么呢?

是步步为营的算计。

而这步步为营的算计,最终极的底牌,或者说是最终极的逻辑是什么呢?

是没有退路!

只有当所有人都没有了退路的时候,世家的诸多谋划,才能一步一步的推动下去,世家的棋子,才能按照世家的想法,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可若是有了南赡部洲那遥远的飞地……那文臣也好,武将也好,便都有了退路。

到那个时候,若是他们被逼得太紧……那大不了就往南赡部洲去嘛!

哪怕是他们先前都把皇帝给得罪死了又如何呢?

人家都自己将自己给‘流放’到海外去了,你这当皇帝的,难道还要死追着不放么?

至于说世家……这中域人间的棋盘被你们经营了无数万年,盘根错节,故此大家都难以奈何得了你们。

可在中域人间之外……那可就不是你们世家的棋盘了。

是以,对于世家的存在而言,那南赡部洲的存在,无异于便是在他们的棋盘上,直接挖了一片他们完全无法掌控的出来。

这对于世家棋盘的打击,无异于是一场战争。

是以,在立场上已经是不知不觉的站到了世家那一边的长孙无忌,本能的就对那南赡部洲的飞地生出了排斥。

若是大家都有了退路,那又如何能‘戮力同心’呢?

是以,在房玄龄开口过后,都还不等李靖做出回应,长孙无忌便已经是先一步的开口。

“不妥,不妥!”长孙无忌连连摇头。

他自然是不会将世家拿出来说事。

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角度。

“今日,房相坦言无讳,连那列土封疆四个字都能说出来。”

“那我也干脆一点,将一些平日里不该说的忌讳,都说一说。”长孙无忌做出一幅极其坦诚的样子。

“人道,还有杀劫。”长孙无忌说着。

听着他的言语,御花园当中的几人,便也立刻是相信了长孙无忌那‘坦诚’的态度。

毕竟,这人道也好,杀劫也好,那都不是他们这些‘臣子’应该有的视角,而是李世民这位人皇应该去考虑的东西。

按照道理来讲,人道的起伏,都不是他们这些臣子能感应到的东西。

“这一场杀劫,以南赡部洲为棋盘,而我们大唐,连同整个人族,都因为那汪洋的分割而脱离于杀劫之外。”

“故此,大唐之外,风起云涌,但大唐之内,却是云波不兴。”

“房相,以你我的角度和眼光,都能看得出来,之所以那杀劫不曾将大唐卷入,不是因为那杀劫当中的仙神大能不愿将大唐卷入,也不是他们不敢将大唐卷入——不然的话,就不会有梁州那一回事了。”

“大唐不曾卷入劫中,是因为有那无边的汪洋作为阻隔,使得那杀劫的棋局,难以蔓延到大唐之间。”

“可如果,人道在南赡部洲开拓,大唐的旗帜,在南赡部洲招摇,那以凤岐国为锚点,那杀劫,便会直接席卷到大唐身上。”

长孙无忌的神色,变得肃然起来。

“房相,如今的大唐,乃是新立之国,是锐气最盛的时候。”

“这个时候最承受不起的,就是败兵失土。”

“是以,那南赡部洲的开拓,那凤岐国的秩序,绝对不是房相所说的一般,对大唐的大局没有影响。”

“一旦那凤岐国归于人道,那大唐就绝对不可能放弃凤岐国。”

“到时候,那南赡部洲的仙妖神佛,他们无论在凤岐国当中如何落子,我们大唐,都得去应!”

“房相,陛下,还有卫国公,那凤岐国,可不是什么寻常的边疆。”

“那是跨越了一整片汪洋的飞地!”

“而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如同仙神一般,隔着汪洋将凤岐国的局势看得真切。”

“房相想想,若是我们在凤岐国中,和人相争,若是有人借助凤岐国的存在,来和我们大唐磋磨。”

“那我们大唐,得耗费多少的精力才能保证凤岐国消息的真假?”

“又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稳住凤岐国的局势?”

“陛下,这凤岐国,这南赡部洲,到底是列土封疆之地,还是给大唐放血的隐患呢?”

听着长孙无忌的分析,御花园当中的君臣几人,也都是沉吟起来。

诚然,长孙无忌的这言语当中,几乎是没什么‘舍我其谁’的锐气,通篇都是顾虑——可这种顾虑,也的的确确的,是老成谋国之言。

尤其是如今,大唐连中域人间,都还不曾完全的稳固——那突厥,一直在中域人间和大唐纠缠,一直在闹腾。

这个时候,再分心他顾,将注意力落到那遥远的南赡部洲,落到那大唐百分的力量,都未必有一分效果的地方,那对于大唐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搞不好,在那南赡部洲的牵扯之下,在凤岐国的牵扯之下,大唐和突厥之间的战事,都会发生一些反复。

也就在这个时候,这御花园中,又一个年轻又充满了锋芒的声音响起。

“人皇陛下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那声音如此说着,在长孙无忌的耳中,显得异常的刺耳!

“哪里来的混账,敢在这御花园中偷听国事,大放厥词?”长孙无忌毫不客气的呵斥道,声音阴沉,言语之间充满了杀意。

君臣们循声望过去,这才陡然发现,坐在御花园另一边的文昌帝君和三坛海会大神。

——出声的那个,便正是三坛海会大神。

而哪吒却丝毫不理会长孙无忌,更是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陛下莫不是误会了什么?”

“我和文昌帝君至此,不是来请示陛下,那南赡部洲该不该去。”

“而是因为,那南赡部洲当中,凤岐国已经革新!”

“人道的秩序,已经被引动,往那南赡部洲而去。”

“就算陛下今日不动,文昌帝君也还是会去凤岐国坐镇,看管人道。”

“那凤岐国中,人道也依旧会随之落下,将彼处化作人道之国。”

“只不过,若是大唐不动,那在南赡部洲当中长出来的凤岐国,会不会认大唐这个宗主,会不会认陛下这位人皇,就不好说了。”

哪吒沉声道。

文昌帝君,亦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一定要来见人皇一面,告知那凤岐国之事的根本原因。

那凤岐国中所牵扯到的事,根本就不仅仅是被引动的人道。

而是人道当中的另外一重玄妙——那就是人道的正统!

毫无疑问,人道的正统,是在人皇这里的。

可若是人道之外的另外一处地方,有人在此开辟,然后引动了人道。

在没有人皇丝毫支持的情况下,也没有通知人皇的情况下,其开辟出了一片人道之地呢?

那这独立开辟出来的人道之国,是人皇的藩属,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度呢?

若是人皇藩属的话……那凭什么?

若是一个独立的国度,那岂不是也意味着,那一处地方的主宰者,在人道当中的位置,是和人皇等同的?

那一个小小的凤岐国,是和大唐对等的?

这,才是那凤岐国当中,最大的问题。

听着这话,在场的君臣们,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这是他们都忽略了的问题。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人皇也好,乃至于那些还不是人皇的人间君王也好,他们的存在,就天然的等同于人道,天然的统摄人道之间的一切。

——人道当中的变化,都因他们而起,都因他们而封。

从他们诞生开始,人道就是这样的一个秩序。

这样一个统一的秩序!

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分封的时代,也没有经历过人皇没有那么‘神圣’的时代。

故此,他们也想不到这个隐患。

但,他们都不是蠢人。

虽然他们想不到,可哪吒一提,他们便立刻是想到了这件事。

古往今来的君王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便是:伐不臣!

所谓不臣,便是那人道之下的,却不尊人皇号令,不尊人王号令之辈。

这也是人道统一的根基,保证人道之下,只有一位‘王’。

从大禹皇的时代过后,人间便一直如此。

便是大禹皇的时代,大禹皇也同样是在‘伐不臣’!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是为化干戈为玉帛也。

但,伐不臣的前提是什么?

是对方为‘不臣’。

可如果说,对方一开始就不是‘臣’呢?

那又何来伐不臣?

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到那个时候,人族便要再度经历一场有关于‘正统’的战争了。

而这一场战争一旦发起,便是中域人间跨越无穷遥远的距离,往南赡部洲而去的战争。

这一场战争一旦发起,那耗费之大,伤亡是惨烈,绝对是无法估计,也是人间无法承受的!

所以,在三坛海会大神这句话过后,在场的君臣,便都在刹那之间做出了决定。

那南赡部洲,一定要去!

那在人道落下的时候,一定要有大唐的力量参与,一定要保证,那承接人道的凤岐新国,乃是大唐之‘臣’。

“凤岐国远在南赡部洲,周遭都是妖族,免不了干戈之争。”

“卫国公以为,我大唐,该派遣哪位大将前往?”李世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