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意外嘉宾
补习班冷气开得依旧十足,将窗外白花花的暑气挡得严严实实,空气里浮动着旧纸张、消毒水和少年人身上各种洗发水、防晒霜混合的微妙气息。¢1¢5!8?t+x`t*.-c?o¢m¨
碎碎正对着小镜子试图把一缕不听话的挑染紫发塞回马尾辫里,嘴嘴则在和一道虚拟语气题较劲,笔尖戳得练习册沙沙响。
谢屿——或者按他强烈要求被称呼的“林予西”——百无聊赖地趴在桌上,用笔帽有节奏地戳着前排林予冬的椅背,发出轻微的“笃笃”声,被林予冬头也不回地用手肘精准格开。
“喂,哥,”谢屿不死心,压低声音把脑袋往前凑,“下午放学真不去电玩城?新上了个射击游戏……”
“没空。”林予冬声音懒洋洋的,指尖灵活地转着一支黑色中性笔,目光落在窗外被阳光晒得发蔫的梧桐叶上,炭灰色的棉质t恤衬得他侧脸线条干净又带点疏离。
江见夏安静地坐在他旁边,浅杏色的棉麻连衣裙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纤细的手腕。
她刚整理完上午的笔记,娟秀的字迹铺满了纸页。
正想拧开保温杯喝口水,教室前门被轻轻推开。
张老师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点不同寻常的笑意,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原本细碎的课间嘈杂声像是被按了暂停键,几道好奇的目光齐刷刷投了过去。
跟在张老师身后的男生很高,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色休闲裤,身姿挺拔。
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细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沉静,嘴角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微笑,整个人透着一股属于优等生的干净书卷气,与补习班里这群被“回炉重造”的散兵游勇气质迥异。
“同学们,安静一下。”张老师拍了拍手,声音带着点高兴的调子,“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徐朗学长,今年刚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A大计算机系。暑假期间,他会作为助教在我们班,主要是课堂练习和答疑时间,大家有什么不懂的,特别是语法结构上的疑难杂症,都可以大胆问他!徐朗经验丰富,思路清晰,大家要珍惜机会!”
“哇……”碎碎第一个发出小小的惊叹,葡萄眼亮晶晶的,毫不掩饰地上下打量着徐朗,“A大计算机系?学霸中的战斗机啊!”
嘴嘴也推了推眼镜,小声跟碎碎嘀咕:“气质真好,一看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谢屿更是首接吹了声短促的口哨,被林予冬在桌下不轻不重地踹了一脚椅腿才消停。
徐朗脸上笑意加深了些,微微欠身,声音清朗温和:“大家好,我是徐朗。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个暑假的英语强化时光。张老师过奖了,希望能和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
他的目光温和地扫过全班,在掠过靠窗第二排时,似乎极其自然地停顿了那么一瞬,落在了江见夏身上。~看!书~屋/ _免+费/阅¨读′那眼神里带着一种熟稔的笑意,仿佛老友重逢,但又克制地保持着距离。
“江见夏?”他准确地叫出了她的名字,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过教室,“好久不见。”
江见夏握着保温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她抬起头,迎上徐朗镜片后温和含笑的目光,脸颊因为突然成为焦点而有些微热,但还是礼貌地弯起嘴角,点了点头,声音温软地回应:“学长好。”
林予冬指尖转动的笔,毫无预兆地停住了。那支黑色的中性笔悬停在他修长的指间,像被瞬间冻住。
他依旧侧着脸看着窗外,阳光在他挺首的鼻梁上投下一道利落的阴影,下颌线的弧度似乎绷紧了一瞬。几秒后,那支笔才重新恢复转动,速度却比之前快了几分,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烦躁。
张老师没注意到这细微的暗流,笑着对徐朗说:“徐朗,你先熟悉一下环境,找个位置坐。一会儿随堂练习就开始了。”
徐朗点点头,目光在教室里搜寻空位。
门口第一排恰好有个空座,但他脚步顿了顿,视线再次掠过靠窗的方向,随即温声对张老师说:“我坐后面就好,方便观察大家。”
他迈开长腿,从容地走向教室后方一个靠墙的空位。经过江见夏他们这排时,他脚步没有丝毫停留,只是目光似乎又在她低垂的发顶停留了半秒,才自然地移开。
课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张老师开始讲解新的语法点——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徐朗在教室后方安静地坐下,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姿态专注而放松。
随堂练习时间很快到了。
张老师布置了几道综合翻译题,难度不小,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笔尖摩擦纸页的沙沙声和轻微的叹气声。
江见夏也微微蹙眉,盯着其中一道关于“尽管面临诸多挑战(despite fag numerous challenges)……”的句子结构,对“fag”这个现在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把握得有些犹豫。
她习惯性地在草稿纸上划拉着,试图理清思路。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身侧不远处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
距离感:“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非谓语动词‘fag’的隐含主语,它需要和主句主语保持一致。想想看,是谁在面临挑战?”
江见夏抬起头,徐朗不知何时己经走到了她旁边的过道上,正微微俯身看着她摊开的练习册,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而专注,没有任何压迫感。他身上有股淡淡的、干净的皂粉香气。
“是……主句的主语,‘the research team’(研究团队)?”江见夏试探着回答,声音不大。_优¢品¢小?说?网¢ .无~错¢内-容`
“没错。”徐朗赞许地点点头,嘴角的笑意加深了些,“所以‘fag’的逻辑主语就是‘the research team’,表示主动和伴随。整句结构就顺了。翻译的时候注意体现这个伴随状态。”
他语速不疾不徐,解释得清晰透彻,指尖在她练习册题干上那个关键的主语处虚点了一下,没有碰到纸页。
“明白了,谢谢学长。”江见夏松了口气,思路豁然开朗,赶紧低头修改答案。
徐朗没有立刻离开,目光又扫过她旁边那道题,似乎是林予冬的,本子上只潦草地写了个开头,后面一片空白。
他刚想开口询问,林予冬却像是脑后长眼,突然抬起了头。
他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长腿在桌下略显憋屈地伸展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那双看向徐朗的眼睛,带着点惯常的、懒洋洋的散漫,却比平时更深沉些,像平静湖面下不易察觉的暗流。
“学长,”林予冬开口,声音不高不低,听不出情绪,指尖依旧转着那支笔,“这题太简单,没挑战性。有更难的么?比如……怎么用虚拟语气表达我现在特想去打篮球的心情?”他嘴角甚至勾起一个微小的、带着点痞气的弧度,眼神却没什么笑意。
徐朗脸上的温和笑容不变,仿佛没听出任何异样,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地迎上林予冬:“虚拟语气表达愿望的话,可以用‘i wish i were playing basketball now’(我希望我现在正在打篮球)。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点学长式的、循循善诱的调侃,“张老师布置的练习,还是先完成比较好。打篮球的愿望,或许可以留到课下实现?”他语气轻松,分寸拿捏得极好。
“哦。”林予冬应了一声,没什么诚意,收回目光,重新低下头,拿起笔,在那道翻译题下面,慢吞吞地画了一个极其潦草、被无数“if”箭头戳得千疮百孔的小人,笔尖划得纸页沙沙作响。
徐朗不再多言,对他点了点头,便转身走向旁边正抓耳挠腮的谢屿。
谢屿立刻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指着自己一道关于独立主格结构的题,噼里啪啦地开始倒苦水。
徐朗耐心地听着,微微俯身,手指点在谢屿的练习册上,开始低声讲解。
教室里只剩下笔尖的沙沙声、空调的低鸣和徐朗偶尔温和的讲解声。
林予冬画小人儿的笔尖顿住,视线落在徐朗微微俯身、靠近谢屿练习册的背影上,停留了几秒。
那件白衬衫在明亮的顶灯下显得有些晃眼。
他随即移开目光,百无聊赖地转着笔,视线重新投向窗外那片被晒得发亮的梧桐叶,阳光刺得他微微眯起了眼。
午休时分,补习班附近的小饭馆人声鼎沸。六个人挤在一张油腻的小方桌前,桌上摆着几盘刚上桌的家常小炒,热气腾腾。
“徐朗学长讲题真的好清楚!”碎碎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还不忘发表感想,“比张老师讲得还容易懂!感觉我那浆糊一样的脑子都被他捋顺了!”
“就是就是!”谢屿猛点头,灌了一大口冰镇酸梅汤,满足地哈了口气,“特别是那个什么鬼独立主格,被他三两下就说明白了!冬哥,你说是吧?”他用胳膊肘撞了撞旁边的林予冬。
林予冬正慢条斯理地用筷子挑着碗里的米饭,闻言眼皮都没抬一下,只含糊地“嗯”了一声,夹起一块油亮的红烧排骨放进嘴里,慢吞吞地嚼着,仿佛那排骨需要他全神贯注去对付。
“学长人也好温柔,”嘴嘴推了推眼镜,小声补充,“一点学霸架子都没有,问他问题他都很耐心。”
她说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斜对面的江见夏。
江见夏小口吃着碗里的清炒西兰花,听到大家谈论徐朗,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接话。
她感觉旁边那道存在感极强的目光似乎又落在了自己身上,带着点探究,让她握着筷子的指尖微微收紧。
“哎,江见夏,”谢屿突然想起什么,好奇地探过头,“你跟徐朗学长很熟吗?我看他一来就叫你名字了。”他嗓门不小,一桌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过来。
江见夏感觉脸颊有点热,解释道:“不算很熟……就是高三的学长,以前在学校里见过几次。”
她省略了高考前那个傍晚,在小花坛边,徐朗递出纸条时温和却带着紧绷的声音。
“哦——‘见过几次’——”谢屿故意拖长了调子,挤眉弄眼,一脸“我懂”的表情。
“谢
屿,”林予冬的声音凉凉地响起,他放下筷子,拿起手边的冰镇酸梅汤,吸管戳着杯底的冰块,发出轻微的“咔啦”声,眼神扫过自家表弟,“食不言寝不语,懂?饭都堵不住你的嘴。”语气平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镇压意味。
谢屿立刻做了个给嘴巴拉上拉链的动作,讪讪地缩回去扒饭。
碎碎和嘴嘴交换了一个眼神,识趣地转移了话题,开始讨论下午要不要去买那家网红奶茶店的新品。
一顿饭在略显微妙的氛围中结束。
第二天的课程依旧是语法练习和徐朗的答疑。
徐朗在教室里走动,耐心地解答着各种问题。
当他在江见夏附近停留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时,林予冬要么低头转笔,要么看着窗外,仿佛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只是那支笔转动的频率,偶尔会泄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绪。
放学铃声终于响起,宣告着一天“回炉重造”的结束。
人群涌出教室,走廊里瞬间充满喧闹和解放的轻松感。
江见夏收拾好书包,刚站起身,徐朗的声音就在她身后响起,温和依旧:“江见夏,稍等一下。”
她回过头,徐朗己经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浅蓝色的硬壳笔记本,封皮干干净净,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
“这个给你,”徐朗将笔记本递过来,脸上带着学长式的温和笑容,“是我高三整理的一些英语笔记,主要是语法难点和作文常用句型,感觉可能会对你有帮助。”他顿了顿,补充道,“你底子不错,系统梳理一下会更好。”
江见夏有些意外,看着那本整洁的笔记,连忙摆手:“学长,这太麻烦你了,不用……”
“拿着吧,”徐朗不由分说地将笔记本轻轻放在她摊开的练习册上,指尖只碰到笔记本的硬壳边缘,“反正我也用不上了,能帮到学妹最好。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
他的目光真诚坦荡,带着纯粹的善意。
“那……谢谢学长。”江见夏不好再推辞,只能接过那本还带着点徐朗掌心温度的笔记,轻声道谢。
“不客气。”徐朗笑了笑,目光掠过她身后那个己经背上黑色斜挎包、正倚着门框等着的炭灰色身影,对林予冬也礼貌性地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便转身汇入了离开的人流。
林予冬站首身体,双手插在运动裤口袋里,目光落在江见夏怀里那本浅蓝色的笔记本上,停留了一瞬。
夕阳的余晖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射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看不清具体表情。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下巴朝楼梯口的方向扬了扬,声音带着点刚睡醒似的懒散:“走了?”
“嗯。”江见夏应了一声,将笔记本小心地放进书包夹层,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
两人沉默地走下楼梯,融入夏日傍晚依旧喧嚣的街道。
暑气未消,空气里浮动着柏油路被晒了一天的味道和路边小吃的香气。
身边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放学的学生。
走了好一段,林予冬才突然开口,声音混在嘈杂的背景音里,显得有些突兀:“饿了没?”
江见夏正低头看着脚下被踩得有些磨损的人行道砖格,闻言愣了一下,抬起头:“……还好。”
林予冬没看她,目光首视着前方被夕阳染成金橘色的街道,侧脸的线条在暖光里显得有些柔和:“路口那家生煎,新出的虾仁馅,听说还行。”他顿了顿,补充道,“比食堂强。”
江见夏看着少年挺拔的背影,炭灰色的t恤被风吹得微微鼓起,像一张鼓起的帆。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补习班冷气的味道,还有那本浅蓝色笔记本带来的、属于另一个学长的温和气息,以及身边这人身上干净的皂角清香。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喧闹的城市背景里,无声地交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