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记忆的罗拉小姐枝和月香
第2章 美丽新世界
小
大
(二)|
保姆林淑芬拎着菜走进这小洋房时,罗拉看电视看得正认真,张嘉华听到声音把目光从手机上抬起,“林姨来了。”
罗拉听见孙女说话的声音才将注意力从电视上收拢。
林淑芬把菜放在餐桌上,走到客厅,往沙发一坐,便望着茫然的罗拉亲切地笑了起来,“老太太,你好点了吗?”
罗拉疑惑地望着这又一个陌生人,张了张嘴,“啊,好多了。”
张嘉华笑着解释,“这是林姨,就是照顾你的保姆,跟着你也有……”张嘉华说着便开始回忆时间。
一旁的林淑芬插声道:“二十四年了,我跟着你二十四年了,你还记得吗?”
罗拉望着她的脸,像是很认真地思考她的话,但想了好一会,还是摇了摇头。
“唉。”林淑芬忍不住叹气,“没事,你以后有什么事要我做直接告诉我就好。”
罗拉笑着点点头,“好。”
林淑芬打过招呼,从沙发上站起,“我去把菜放好先,时间还早。”
“好。”
张嘉华见林淑芬来了,便收起手机,“奶奶,那我先去放行李了,让林姨陪你一会。”
罗拉笑着点点头,“好,你去吧。”
张嘉华拎起刚刚放在客厅的行李箱上了楼。
这栋洋房有些历史了,踏上木楼梯的时候还会发出“嗒嗒”的声音。罗拉听着这声音,脸上挂着笑,但望着新奇的电视剧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了。
张嘉华在这栋洋房里没有自己的房间,洋房也没有空闲的、独立的客房,所以她拿着行李进了爸妈住过的卧室。刚放下行李,趴在床上便拿出手机和朋友联系,告知自己不得不留在蒋州的事。
罗拉往楼上望去,等了好一会,都不见嘉华下楼,便叹了声气。刚整理好食材的林淑芬走了出来,听见她的这声叹,连忙笑着问:“怎么了?老太太。”
罗拉听见这声“老太太”感觉心神是愈加地疲累了,她轻笑着问:“你以前也叫我老太太吗?”
“对啊,一直都这么叫的。”林淑芬给她倒了杯热茶,便坐到了沙发的另一边。
林淑芬很珍惜这份工作,老太太是有文化的斯文人,平日爱看书,人也爱干净,她在这的工作,除了做饭、打扫就是陪她聊聊天,钱多轻松,还离家近。
罗拉谢过她的茶,笑着望着她,但仍然对这个与自己相处二十四年的人没有任何印象,“你坐到我这边来。”
林淑芬闻言坐到她身旁。
罗拉笑着望着她,一旁的电视剧还在播放着,罗拉说:“你帮我把电视关、不,还是把声音放小点吧。”
“好。”林淑芬按她说的把声音调小了。
罗拉望了望楼上,犹豫了一下,问:“我不记得以前的事啦,你跟我说说,我以前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淑芬笑了笑,她和罗拉不过一周不见,但是现下这个客气又亲切,说话语气又有点像个小姐似的罗拉还真让她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你以前和现在也差不多,但是……”林淑芬想了想,终于想到了一个词语表达,“气质,对,气质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哦?”罗拉浑圆的眼睛闪着好奇的光。
“哎、就现在这样。我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怎么表达咧,精神气不一样了吧,以前好像总是沉静点,只是偶尔和我说说话,大多数时间你喜欢看书,有时候又望着窗外的天空不说话也不看书。
“我想带你出去走走你也不太乐意。
“我觉得——”林淑芬知道楼上有人,说到这声音小声了点,“你以前一直一个人住,孩子们都不在,大概是寂寞了吧,老人家一个人总是会孤独了点。
“要是孩子们多陪陪你就好了。
“不过,你的孩子都有本事,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罗拉听着她的话,脸上依旧挂着笑意,只是,她实在没有办法想象,她的老年生活居然是这样的。她也没办法把林淑芬口中的罗拉当成自己。
她罗拉,不是那样的人。
“从你开始照顾我时,我就是一个人?”
“对。”林淑芬肯定地回答她。
“嗯……”罗拉沉思,这些天她从孩子们的话语里知道,她是一九四七年嫁给张靖尘的,分别于一九四九、一九五一、一九五四年生下三个孩子,一九五八年举家去了美国,一九七六年张靖尘带着大儿子先行回国,一九八〇年她带着小女儿回国,自此住在了蒋州。二〇〇一年,张靖尘去世。
罗拉在脑海里念叨着这些数字,接着重重地深吸了一下,她望着林淑芬,又问:“那张靖尘呢?他都不回家?”
“回的,但很少。”林淑芬压低声音说,“老先生他一直住研究院那边,一直到他去世都从事研究指导。”
这事罗拉也听她的孩子们说过,只是不知道他居然也不回家的。
林淑芬见罗拉仍旧一副疑惑的模样,虽然这老太太年纪大了情情爱爱可能早看开,但林淑芬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知道的事告诉她,“老太太,你以前刚回国的时候,还是对老先生很亲切的,但是,后来没多久,好像就生疏了,老先生也越来越少回来了。
“好像也是从那时候起,你就愈发沉静了。”
林淑芬顿了下,又说:“我说这个不是想教你伤心。
“老先生还是对你很好的,经常有什么好的东西都会买回来给你,只是总是让人带过来,自己就不回来。”
罗拉这些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又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呢?”
林淑芬笑,“我也不知道,你当时没说。”
罗拉懊恼,现在就相当于八卦听一半结果没了下文,让人心痒痒又无可奈何。罗拉眼珠子转了转,靠近林淑芬压低声音说:“该不会是被我发现他在外面有人了吧?”说完又自个儿觉得不对,罗拉回国那年,两人都一把年纪了,不应该啊!
林淑芬大笑,“没有的事,老太太不要乱想,老先生正直着呢。”
罗拉也笑了。
笑着笑着,记忆中那个身材纤细,白白净净的小男生便浮现在罗拉的脑海里。
罗拉比张靖尘大四岁,他们罗家和张家在杭城算是比邻的街坊,罗家的园林和张家的园林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两家人还有些共同的生意,所以彼此间很是熟悉。张靖尘小的时候还叫她罗拉姐姐,而罗拉也一直把他当弟弟。
罗拉和兄弟姊妹在家里上私塾的时候,张靖尘也跟着他们一起念,张靖尘年纪虽小,但却聪明,甚至能过目不忘,他也是他们之间最早去了新式学堂上课的人。因为他的聪明和体弱,张靖尘很少玩得来的同龄朋友,所以罗拉很是怜惜这个弟弟,经常和陈民生一起带着他玩。
只是,一九三一年,她和陈民生去了英国留学,张靖尘去了美国,他们也因此分开了。一九三六年她和陈民生回国了,但直到一九三七年陈民生离开时,张靖尘都没有回来过,听说是在美国继续深究去了。
所以,对于此刻只拥有二十四岁以来的记忆的罗拉来讲,张靖尘只是一个在美国读书的弟弟而已。
而这个弟弟,是会笑得甜甜的、天真地喊她“姐姐”的人。
罗拉笑着又轻轻地叹了声气。
想起张靖尘,她便又想起那个总是跟在她身后的陈民生。
难道他真的回不来了吗?
一想到这,罗拉又忍不住难过了起来。
一旁的林淑芬瞧见了,担心了起来,“哎哟,老太太,你别难过,我说的可都是真话,老先生真的心里有你的,可能是太忙了没回家。
“他可厉害了,报纸都上了几回,我记得家里还收着呢。”
“哦。”罗拉又抬起了好奇的眼睛,“在哪?”
林淑芬笑着起身,“我去找给你。”
罗拉看着她离开,随即也起身离开了沙发。
林淑芬拿了挂在门边的钥匙,打开了面前紧锁的木门,放钥匙时看见罗拉也走了过来,嘱咐道:“你小心点。”
“好。”罗拉笑着点点头,接着站在门边打量着这间卧室,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其余的都是书柜,里面都是书,地上也摆着不少装着书或资料的箱子。
罗拉轻声问:“这是他的房间?”
林淑芬正仔细翻找着地上的箱子,头也不回地回答她:“对,老先生的房间。”
罗拉睡的房间在另一边,“他以前回家的时候也不和我睡?”
“是啊。”林淑芬不太在意地说。
罗拉嘟喃,“真是个怪老头。”
都生三个孩子了,还要分房睡。
罗拉慢慢地走进卧室,这间房虽然堆了很多东西,但看上去好像也比较经常打扫,所以房子里并没有什么尘。
罗拉走到书桌边,这上面摆着一个相册,相册中人是罗拉——年轻时的罗拉,可是现在的罗拉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照片了,她想,也许是在她丢失的那段记忆里面拍摄的吧。
照片是一张泛黄的白灰照片,不是彩色的,而照片中的罗拉烫着卷发,穿着时髦的衣服,身后背景不知道是什么景点,看上去也像是园林风景但又不是他们家的园林。
“哎、找到了。”林淑芬笑着直起身,把手中陈旧的报纸递给罗拉,罗拉动作缓慢地接过报纸。
林淑芬走到她的身侧,指着报纸上的一个老人,说:“这就是老先生。”
罗拉看着那个老人,根本没有办法从这个人身上瞧出熟悉的印象,她不认识他,就和她不认识她的孩子们一样。
他们同样陌生。
罗拉无声地叹息。
接着又去看报纸上的文字,上面都是对张靖尘研究贡献的报道和赞扬。罗拉笑了笑,只为印象中的那个男生感到骄傲。
他果然和他们曾经说过的那样,会有一番大作为的。
“你们在这做什么?”
张嘉华和朋友聊了一会天,这会又下了楼,看见爷爷的房间打开了,便走了过去。
罗拉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回顾一下你爷爷过去的丰功伟绩呢。”
张嘉华被奶奶有点调皮的语气逗笑了下,“那有没有想起些什么了?”
罗拉把报纸给回林淑芬放好,“没有,只觉得报纸上那老头让人陌生。”说着又慢慢地走出房间。
张嘉华闻言又笑了起来。
过去,张嘉华每次回到蒋州这边的老家时,爷爷总是很忙不在家,奶奶则整天不怎么说话,总是静静地笑着看着他们,听他们说话。有时候爷爷在家,但张嘉华却发现爷爷和奶奶并不怎么交流,张嘉华有时候想,是不是婚姻久了便会相看两厌的?
但张嘉华是个孙女,总不好去打探爷爷奶奶的爱情,所以对于爷爷奶奶的事,她从不知晓,当然,也不太关心。
老人家,只要身体健康就好了。
罗拉坐回到沙发上,又继续盯着电视看。
林淑芬整理好报纸后出来看了眼时间,便去厨房准备做饭。
张嘉华则拿着手机继续陪奶奶看电视。
这一会,老洋房好像又安静沉寂了下来。
罗拉盯着电视忍不住出神。
房子好是好,但太安静了,她不喜欢安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美丽新世界
保姆林淑芬拎着菜走进这小洋房时,罗拉看电视看得正认真,张嘉华听到声音把目光从手机上抬起,“林姨来了。”
罗拉听见孙女说话的声音才将注意力从电视上收拢。
林淑芬把菜放在餐桌上,走到客厅,往沙发一坐,便望着茫然的罗拉亲切地笑了起来,“老太太,你好点了吗?”
罗拉疑惑地望着这又一个陌生人,张了张嘴,“啊,好多了。”
张嘉华笑着解释,“这是林姨,就是照顾你的保姆,跟着你也有……”张嘉华说着便开始回忆时间。
一旁的林淑芬插声道:“二十四年了,我跟着你二十四年了,你还记得吗?”
罗拉望着她的脸,像是很认真地思考她的话,但想了好一会,还是摇了摇头。
“唉。”林淑芬忍不住叹气,“没事,你以后有什么事要我做直接告诉我就好。”
罗拉笑着点点头,“好。”
林淑芬打过招呼,从沙发上站起,“我去把菜放好先,时间还早。”
“好。”
张嘉华见林淑芬来了,便收起手机,“奶奶,那我先去放行李了,让林姨陪你一会。”
罗拉笑着点点头,“好,你去吧。”
张嘉华拎起刚刚放在客厅的行李箱上了楼。
这栋洋房有些历史了,踏上木楼梯的时候还会发出“嗒嗒”的声音。罗拉听着这声音,脸上挂着笑,但望着新奇的电视剧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了。
张嘉华在这栋洋房里没有自己的房间,洋房也没有空闲的、独立的客房,所以她拿着行李进了爸妈住过的卧室。刚放下行李,趴在床上便拿出手机和朋友联系,告知自己不得不留在蒋州的事。
罗拉往楼上望去,等了好一会,都不见嘉华下楼,便叹了声气。刚整理好食材的林淑芬走了出来,听见她的这声叹,连忙笑着问:“怎么了?老太太。”
罗拉听见这声“老太太”感觉心神是愈加地疲累了,她轻笑着问:“你以前也叫我老太太吗?”
“对啊,一直都这么叫的。”林淑芬给她倒了杯热茶,便坐到了沙发的另一边。
林淑芬很珍惜这份工作,老太太是有文化的斯文人,平日爱看书,人也爱干净,她在这的工作,除了做饭、打扫就是陪她聊聊天,钱多轻松,还离家近。
罗拉谢过她的茶,笑着望着她,但仍然对这个与自己相处二十四年的人没有任何印象,“你坐到我这边来。”
林淑芬闻言坐到她身旁。
罗拉笑着望着她,一旁的电视剧还在播放着,罗拉说:“你帮我把电视关、不,还是把声音放小点吧。”
“好。”林淑芬按她说的把声音调小了。
罗拉望了望楼上,犹豫了一下,问:“我不记得以前的事啦,你跟我说说,我以前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淑芬笑了笑,她和罗拉不过一周不见,但是现下这个客气又亲切,说话语气又有点像个小姐似的罗拉还真让她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你以前和现在也差不多,但是……”林淑芬想了想,终于想到了一个词语表达,“气质,对,气质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哦?”罗拉浑圆的眼睛闪着好奇的光。
“哎、就现在这样。我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怎么表达咧,精神气不一样了吧,以前好像总是沉静点,只是偶尔和我说说话,大多数时间你喜欢看书,有时候又望着窗外的天空不说话也不看书。
“我想带你出去走走你也不太乐意。
“我觉得——”林淑芬知道楼上有人,说到这声音小声了点,“你以前一直一个人住,孩子们都不在,大概是寂寞了吧,老人家一个人总是会孤独了点。
“要是孩子们多陪陪你就好了。
“不过,你的孩子都有本事,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罗拉听着她的话,脸上依旧挂着笑意,只是,她实在没有办法想象,她的老年生活居然是这样的。她也没办法把林淑芬口中的罗拉当成自己。
她罗拉,不是那样的人。
“从你开始照顾我时,我就是一个人?”
“对。”林淑芬肯定地回答她。
“嗯……”罗拉沉思,这些天她从孩子们的话语里知道,她是一九四七年嫁给张靖尘的,分别于一九四九、一九五一、一九五四年生下三个孩子,一九五八年举家去了美国,一九七六年张靖尘带着大儿子先行回国,一九八〇年她带着小女儿回国,自此住在了蒋州。二〇〇一年,张靖尘去世。
罗拉在脑海里念叨着这些数字,接着重重地深吸了一下,她望着林淑芬,又问:“那张靖尘呢?他都不回家?”
“回的,但很少。”林淑芬压低声音说,“老先生他一直住研究院那边,一直到他去世都从事研究指导。”
这事罗拉也听她的孩子们说过,只是不知道他居然也不回家的。
林淑芬见罗拉仍旧一副疑惑的模样,虽然这老太太年纪大了情情爱爱可能早看开,但林淑芬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知道的事告诉她,“老太太,你以前刚回国的时候,还是对老先生很亲切的,但是,后来没多久,好像就生疏了,老先生也越来越少回来了。
“好像也是从那时候起,你就愈发沉静了。”
林淑芬顿了下,又说:“我说这个不是想教你伤心。
“老先生还是对你很好的,经常有什么好的东西都会买回来给你,只是总是让人带过来,自己就不回来。”
罗拉这些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又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呢?”
林淑芬笑,“我也不知道,你当时没说。”
罗拉懊恼,现在就相当于八卦听一半结果没了下文,让人心痒痒又无可奈何。罗拉眼珠子转了转,靠近林淑芬压低声音说:“该不会是被我发现他在外面有人了吧?”说完又自个儿觉得不对,罗拉回国那年,两人都一把年纪了,不应该啊!
林淑芬大笑,“没有的事,老太太不要乱想,老先生正直着呢。”
罗拉也笑了。
笑着笑着,记忆中那个身材纤细,白白净净的小男生便浮现在罗拉的脑海里。
罗拉比张靖尘大四岁,他们罗家和张家在杭城算是比邻的街坊,罗家的园林和张家的园林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两家人还有些共同的生意,所以彼此间很是熟悉。张靖尘小的时候还叫她罗拉姐姐,而罗拉也一直把他当弟弟。
罗拉和兄弟姊妹在家里上私塾的时候,张靖尘也跟着他们一起念,张靖尘年纪虽小,但却聪明,甚至能过目不忘,他也是他们之间最早去了新式学堂上课的人。因为他的聪明和体弱,张靖尘很少玩得来的同龄朋友,所以罗拉很是怜惜这个弟弟,经常和陈民生一起带着他玩。
只是,一九三一年,她和陈民生去了英国留学,张靖尘去了美国,他们也因此分开了。一九三六年她和陈民生回国了,但直到一九三七年陈民生离开时,张靖尘都没有回来过,听说是在美国继续深究去了。
所以,对于此刻只拥有二十四岁以来的记忆的罗拉来讲,张靖尘只是一个在美国读书的弟弟而已。
而这个弟弟,是会笑得甜甜的、天真地喊她“姐姐”的人。
罗拉笑着又轻轻地叹了声气。
想起张靖尘,她便又想起那个总是跟在她身后的陈民生。
难道他真的回不来了吗?
一想到这,罗拉又忍不住难过了起来。
一旁的林淑芬瞧见了,担心了起来,“哎哟,老太太,你别难过,我说的可都是真话,老先生真的心里有你的,可能是太忙了没回家。
“他可厉害了,报纸都上了几回,我记得家里还收着呢。”
“哦。”罗拉又抬起了好奇的眼睛,“在哪?”
林淑芬笑着起身,“我去找给你。”
罗拉看着她离开,随即也起身离开了沙发。
林淑芬拿了挂在门边的钥匙,打开了面前紧锁的木门,放钥匙时看见罗拉也走了过来,嘱咐道:“你小心点。”
“好。”罗拉笑着点点头,接着站在门边打量着这间卧室,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其余的都是书柜,里面都是书,地上也摆着不少装着书或资料的箱子。
罗拉轻声问:“这是他的房间?”
林淑芬正仔细翻找着地上的箱子,头也不回地回答她:“对,老先生的房间。”
罗拉睡的房间在另一边,“他以前回家的时候也不和我睡?”
“是啊。”林淑芬不太在意地说。
罗拉嘟喃,“真是个怪老头。”
都生三个孩子了,还要分房睡。
罗拉慢慢地走进卧室,这间房虽然堆了很多东西,但看上去好像也比较经常打扫,所以房子里并没有什么尘。
罗拉走到书桌边,这上面摆着一个相册,相册中人是罗拉——年轻时的罗拉,可是现在的罗拉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照片了,她想,也许是在她丢失的那段记忆里面拍摄的吧。
照片是一张泛黄的白灰照片,不是彩色的,而照片中的罗拉烫着卷发,穿着时髦的衣服,身后背景不知道是什么景点,看上去也像是园林风景但又不是他们家的园林。
“哎、找到了。”林淑芬笑着直起身,把手中陈旧的报纸递给罗拉,罗拉动作缓慢地接过报纸。
林淑芬走到她的身侧,指着报纸上的一个老人,说:“这就是老先生。”
罗拉看着那个老人,根本没有办法从这个人身上瞧出熟悉的印象,她不认识他,就和她不认识她的孩子们一样。
他们同样陌生。
罗拉无声地叹息。
接着又去看报纸上的文字,上面都是对张靖尘研究贡献的报道和赞扬。罗拉笑了笑,只为印象中的那个男生感到骄傲。
他果然和他们曾经说过的那样,会有一番大作为的。
“你们在这做什么?”
张嘉华和朋友聊了一会天,这会又下了楼,看见爷爷的房间打开了,便走了过去。
罗拉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回顾一下你爷爷过去的丰功伟绩呢。”
张嘉华被奶奶有点调皮的语气逗笑了下,“那有没有想起些什么了?”
罗拉把报纸给回林淑芬放好,“没有,只觉得报纸上那老头让人陌生。”说着又慢慢地走出房间。
张嘉华闻言又笑了起来。
过去,张嘉华每次回到蒋州这边的老家时,爷爷总是很忙不在家,奶奶则整天不怎么说话,总是静静地笑着看着他们,听他们说话。有时候爷爷在家,但张嘉华却发现爷爷和奶奶并不怎么交流,张嘉华有时候想,是不是婚姻久了便会相看两厌的?
但张嘉华是个孙女,总不好去打探爷爷奶奶的爱情,所以对于爷爷奶奶的事,她从不知晓,当然,也不太关心。
老人家,只要身体健康就好了。
罗拉坐回到沙发上,又继续盯着电视看。
林淑芬整理好报纸后出来看了眼时间,便去厨房准备做饭。
张嘉华则拿着手机继续陪奶奶看电视。
这一会,老洋房好像又安静沉寂了下来。
罗拉盯着电视忍不住出神。
房子好是好,但太安静了,她不喜欢安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