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神雕:杨过逆天改命千彰语
第94章 兵临城下
小
大
就在杨过坐镇樊城的第二天,城外已经出现了少量的蒙古骑兵在四周游弋。
这些蒙古骑兵更多的是监视作用,并不敢靠近城池。他们在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看着如同苍蝇般的蒙古骑兵,杨过有些气恼,暗道:“这特喵的,自己要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成建制骑兵就好了,非得狠狠的教训这些可恶的蒙古兵!”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是,他现在手里只有两千匹马,按照一人双马配置,只有一千名骑兵;尤其是马匹,有一半都是金顺带来的。
蒙古那边,一人三马是标配,骑兵动辄都是数万以上,这让他羡慕不已。
就在杨过憧憬着往后场景的时候,郭府内的气氛显得异常紧张。一间屋子里,不断着传出黄蓉的尖叫声,今天是她的临盆日。郭靖还有郭芙在门外急得来回踱步,
不一会,屋子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郭靖这才停下脚步,正欲进去查看,却见房门仍未打开,黄蓉的尖叫声再次响起……一直到过了许久,再次传来婴儿啼哭声后,房门才打开。
几个产婆推门而出,面露喜色朝郭靖喊道:“恭喜了,郭大侠,郭夫人生了对龙凤胎,母子平安,您可以安心了!”
听到此话,郭靖方才反应过来,急忙冲进屋里,顾不得看一眼刚出生的一对儿女,来到床前,一脸心疼的看着疲惫不堪的黄蓉。
“蓉儿,你辛苦了!”
看着脸色苍白的黄蓉,郭靖心疼不已。
黄蓉有气无力的回道:“靖哥哥,果然让过儿说中了,我怀的是龙凤胎!”
当初,杨过说出此话后,她并没有当回事,之后告诉了郭靖,二人都只当是玩笑话,如今倒是真的。
郭靖没有回答,而是替黄蓉擦了脸上的汗水,并掖了掖被角,轻轻言道:“蓉儿,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次日早上,樊城的校场内,杨过正在进行战前动员。
半个月前,查抄了乡绅家产后,经过盘点,有黄金二十万两、白银六十万两,铜钱一百万贯,粮食五十万石,绫罗绸缎不计其数,良田将近万顷。
扣除赔偿受害百姓损失外,还给即将上战场的将士及其家属发了不少钱粮和布匹以及土地。顺带着为将士们提供代写家书服务。
因此也使得杨过在军队中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莫过于如此了。
点将台上的杨过意气风发的看了校场上的将士一眼,他清了清嗓子高声言道:“将士们,今天我们将要与北方来的蛮族决一死战,身后是我们的父母妻儿,一旦后退,他们将会沦为那些蛮族的奴隶,终生饱受奴役之苦,你们愿意吗?”
这番话以内力催动,所有人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不愿意!不愿意!”
台下的众将士齐呼高呼,响声动天。
杨过摆摆手示意将士们安静下来,下达了动员令:“全军听令,战端一开、即为死战,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若此战失败,我汉家文明将山河失色、日月无光,再无任何生机……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立决!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凡怯战者不前者,格杀勿论!”
台下众将士的情绪也被带动了起来,纷纷高呼道:“杀!杀!必胜!必胜!”
就在杨过进行战前动员的时候,不远处的一处阁楼里,郭靖和黄蓉在此观看动员大会。
经过郭靖一晚上的运功调息,黄蓉气色好了不少,身体也在慢慢恢复中,今天一早就与郭靖从襄阳城赶到了樊城观看动员大会。
“真想不到,过儿不光武功高强,智计无双,更是颇有大将之风!”
这是黄蓉看了杨过的战前动员后,有感而发。
郭靖附和道:“是啊!过儿本来就是名将之后,自然有大将之风!”
二人身后的陆冠英夫妇、朱子柳和武三通还有鲁有脚也连连应是。
动员结束后,所有将士依次进入战位坚守,应对蒙古大军的到来。杨过也对手下将领进行了分工。
沈青刚负责北段城墙的防务,钱青健负责东段城墙的防务,吴青烈负责城西段城墙防务并兼管南段城墙的防务。
樊城南段城墙段直面汉江、与襄阳城的北门隔江相望,水面又被金顺的水军封锁,只有一道浮桥相连,作为交通应援所用,故而只需部分兵力警戒。而他自己则坐镇中枢,调度全城兵力和资源。
由于樊城面积不大,只有襄阳城一半大小,所以只在城里放了一万兵力,剩余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在襄阳城北门的水军码头处待命,可以随时通过浮桥前去支援。
整个樊城的周长有五里多点、城墙高三丈;北城墙外面更有一道长三里的外城墙,还有一道长十二里、宽约五六丈的护城河。
城内粮草储备充足、军械储备如弓箭、火油、黑火药、药材应有尽有。
不仅如此,樊城和襄阳城一样城坚墙厚,城墙都是夯土包砖结构,除了南面直面汉江天险外,其余三面更有护城河掩护,护城河连着汉江,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为了减少累赘,襄阳府治下的妇孺老幼已经被提前疏散到南方腹地了,走的时候每家都发了钱粮,只留了数千精壮男子充当预备兵力。
两天后的清晨,第一支蒙古大军出现在樊城的北城门外,伴随着时间流逝,到了正午时分,蒙古大军已经完成了对樊城的三面包围。
也好在杨过做足了准备,将城池附近的大树全部砍光了,船只全部收缴。
导致蒙古人没法利用周围的树木制造攻城器械,也没法征集船只。不过就算是蒙古人征集的船只,也不是襄阳水师的对手。
蒙古大军包围樊城后,就在三里之外开始井然有序的安营扎寨,进行攻城器械的组装,显然这些蒙古军也做了十足的准备。
蒙军的中军大营,忽必烈骑着一头高头大马,眺望着近在咫尺的樊城,久久不语。
“还真是座坚城啊!”
忽必烈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要想拿下襄阳城,就必须先打下樊城才行。
当年窝阔台之子阔出就阵亡在攻打襄阳的战斗中,原本窝阔台将阔出当接班人培养的,结果这阔出死在了襄阳城下,才让乃马真那个女人有了可乘之机。
打量了许久,忽必烈召来了金轮国师,说道:“国师,待会你陪本王走一趟,本王想去见一位故人!”
金轮国师连忙点头应是,自从窝阔台死后,忽必烈就成了他的大靠山,自然是万般巴结。
就在蒙古大军围城的时候,襄阳城西南面的羊牯山上,黄药师手持一只碧玉箫,负手立于一座高台上,俯瞰着整个襄阳城以及汉江对岸的樊城,程英和傻姑陪伴其左右。
至于完颜萍和陆无双,她们正在巡视防线。
早在杨过接手襄阳的时候,就着手改造这些山脉防线。山间上下山的小路全部给封死,大路上直接用土木巨石当道筑城。整座山里都储备了大量的粮草,海量的水源和军械。还设立了防火隔离带,以应对火攻。
不一会,忽必烈在金轮国师以及两个随从的陪同下来到了樊城的北城门下。
望着眼前铜墙铁壁般的城墙以及还算宽阔的护城河,忽必烈抬头对着上面的守军高声喊道:“城上的宋军将士,可否请郭大侠出来一趟,按辈分他是我叔父,我想见见他!”
城墙上的守军迟疑了一下,还是赶紧转身去汇报此事。不一会,城门缓缓打开,吊桥也随之放下,杨过与郭靖骑着马缓缓踏着吊桥走了过来。
见郭靖前来,忽必烈赶紧下马迎了上去,金轮国师也赶紧下马紧随其后。
见此,郭靖和杨过也翻身下马,缓缓而来。
待走近后,忽必烈按照蒙古礼节对郭靖行了一礼:“小侄忽必烈,见过郭叔父!”
“你是拖雷安达的第四子忽必烈吧!没想到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
再次见到故人之子,郭靖感慨万千,回想起了曾经在蒙古草原与拖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金轮国师,别来无恙啊!你的伤好了没?”
杨过也朝着金轮国师打了声招呼。
金轮国师顿时一脸尴尬,但还是故作镇静的回道:“杨小友,别来无恙!”
“郭叔父,这位是?”
只见忽必烈一脸好奇的打量着杨过。
郭靖笑着回道:“他叫杨过,是襄阳城主将,也是我世侄!”
听闻此话,忽必烈不由得吃惊不已,暗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他隐约间感到杨过身上散发出一丝杀气。
金轮国师也大吃一惊,但他却显得不以为然。暗道:“这杨过竟然如此愚蠢,真以为武功盖世就能抵挡千军万马吗?这还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好借此机会灭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
这些蒙古骑兵更多的是监视作用,并不敢靠近城池。他们在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看着如同苍蝇般的蒙古骑兵,杨过有些气恼,暗道:“这特喵的,自己要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成建制骑兵就好了,非得狠狠的教训这些可恶的蒙古兵!”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是,他现在手里只有两千匹马,按照一人双马配置,只有一千名骑兵;尤其是马匹,有一半都是金顺带来的。
蒙古那边,一人三马是标配,骑兵动辄都是数万以上,这让他羡慕不已。
就在杨过憧憬着往后场景的时候,郭府内的气氛显得异常紧张。一间屋子里,不断着传出黄蓉的尖叫声,今天是她的临盆日。郭靖还有郭芙在门外急得来回踱步,
不一会,屋子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郭靖这才停下脚步,正欲进去查看,却见房门仍未打开,黄蓉的尖叫声再次响起……一直到过了许久,再次传来婴儿啼哭声后,房门才打开。
几个产婆推门而出,面露喜色朝郭靖喊道:“恭喜了,郭大侠,郭夫人生了对龙凤胎,母子平安,您可以安心了!”
听到此话,郭靖方才反应过来,急忙冲进屋里,顾不得看一眼刚出生的一对儿女,来到床前,一脸心疼的看着疲惫不堪的黄蓉。
“蓉儿,你辛苦了!”
看着脸色苍白的黄蓉,郭靖心疼不已。
黄蓉有气无力的回道:“靖哥哥,果然让过儿说中了,我怀的是龙凤胎!”
当初,杨过说出此话后,她并没有当回事,之后告诉了郭靖,二人都只当是玩笑话,如今倒是真的。
郭靖没有回答,而是替黄蓉擦了脸上的汗水,并掖了掖被角,轻轻言道:“蓉儿,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次日早上,樊城的校场内,杨过正在进行战前动员。
半个月前,查抄了乡绅家产后,经过盘点,有黄金二十万两、白银六十万两,铜钱一百万贯,粮食五十万石,绫罗绸缎不计其数,良田将近万顷。
扣除赔偿受害百姓损失外,还给即将上战场的将士及其家属发了不少钱粮和布匹以及土地。顺带着为将士们提供代写家书服务。
因此也使得杨过在军队中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莫过于如此了。
点将台上的杨过意气风发的看了校场上的将士一眼,他清了清嗓子高声言道:“将士们,今天我们将要与北方来的蛮族决一死战,身后是我们的父母妻儿,一旦后退,他们将会沦为那些蛮族的奴隶,终生饱受奴役之苦,你们愿意吗?”
这番话以内力催动,所有人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不愿意!不愿意!”
台下的众将士齐呼高呼,响声动天。
杨过摆摆手示意将士们安静下来,下达了动员令:“全军听令,战端一开、即为死战,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若此战失败,我汉家文明将山河失色、日月无光,再无任何生机……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立决!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凡怯战者不前者,格杀勿论!”
台下众将士的情绪也被带动了起来,纷纷高呼道:“杀!杀!必胜!必胜!”
就在杨过进行战前动员的时候,不远处的一处阁楼里,郭靖和黄蓉在此观看动员大会。
经过郭靖一晚上的运功调息,黄蓉气色好了不少,身体也在慢慢恢复中,今天一早就与郭靖从襄阳城赶到了樊城观看动员大会。
“真想不到,过儿不光武功高强,智计无双,更是颇有大将之风!”
这是黄蓉看了杨过的战前动员后,有感而发。
郭靖附和道:“是啊!过儿本来就是名将之后,自然有大将之风!”
二人身后的陆冠英夫妇、朱子柳和武三通还有鲁有脚也连连应是。
动员结束后,所有将士依次进入战位坚守,应对蒙古大军的到来。杨过也对手下将领进行了分工。
沈青刚负责北段城墙的防务,钱青健负责东段城墙的防务,吴青烈负责城西段城墙防务并兼管南段城墙的防务。
樊城南段城墙段直面汉江、与襄阳城的北门隔江相望,水面又被金顺的水军封锁,只有一道浮桥相连,作为交通应援所用,故而只需部分兵力警戒。而他自己则坐镇中枢,调度全城兵力和资源。
由于樊城面积不大,只有襄阳城一半大小,所以只在城里放了一万兵力,剩余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在襄阳城北门的水军码头处待命,可以随时通过浮桥前去支援。
整个樊城的周长有五里多点、城墙高三丈;北城墙外面更有一道长三里的外城墙,还有一道长十二里、宽约五六丈的护城河。
城内粮草储备充足、军械储备如弓箭、火油、黑火药、药材应有尽有。
不仅如此,樊城和襄阳城一样城坚墙厚,城墙都是夯土包砖结构,除了南面直面汉江天险外,其余三面更有护城河掩护,护城河连着汉江,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为了减少累赘,襄阳府治下的妇孺老幼已经被提前疏散到南方腹地了,走的时候每家都发了钱粮,只留了数千精壮男子充当预备兵力。
两天后的清晨,第一支蒙古大军出现在樊城的北城门外,伴随着时间流逝,到了正午时分,蒙古大军已经完成了对樊城的三面包围。
也好在杨过做足了准备,将城池附近的大树全部砍光了,船只全部收缴。
导致蒙古人没法利用周围的树木制造攻城器械,也没法征集船只。不过就算是蒙古人征集的船只,也不是襄阳水师的对手。
蒙古大军包围樊城后,就在三里之外开始井然有序的安营扎寨,进行攻城器械的组装,显然这些蒙古军也做了十足的准备。
蒙军的中军大营,忽必烈骑着一头高头大马,眺望着近在咫尺的樊城,久久不语。
“还真是座坚城啊!”
忽必烈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要想拿下襄阳城,就必须先打下樊城才行。
当年窝阔台之子阔出就阵亡在攻打襄阳的战斗中,原本窝阔台将阔出当接班人培养的,结果这阔出死在了襄阳城下,才让乃马真那个女人有了可乘之机。
打量了许久,忽必烈召来了金轮国师,说道:“国师,待会你陪本王走一趟,本王想去见一位故人!”
金轮国师连忙点头应是,自从窝阔台死后,忽必烈就成了他的大靠山,自然是万般巴结。
就在蒙古大军围城的时候,襄阳城西南面的羊牯山上,黄药师手持一只碧玉箫,负手立于一座高台上,俯瞰着整个襄阳城以及汉江对岸的樊城,程英和傻姑陪伴其左右。
至于完颜萍和陆无双,她们正在巡视防线。
早在杨过接手襄阳的时候,就着手改造这些山脉防线。山间上下山的小路全部给封死,大路上直接用土木巨石当道筑城。整座山里都储备了大量的粮草,海量的水源和军械。还设立了防火隔离带,以应对火攻。
不一会,忽必烈在金轮国师以及两个随从的陪同下来到了樊城的北城门下。
望着眼前铜墙铁壁般的城墙以及还算宽阔的护城河,忽必烈抬头对着上面的守军高声喊道:“城上的宋军将士,可否请郭大侠出来一趟,按辈分他是我叔父,我想见见他!”
城墙上的守军迟疑了一下,还是赶紧转身去汇报此事。不一会,城门缓缓打开,吊桥也随之放下,杨过与郭靖骑着马缓缓踏着吊桥走了过来。
见郭靖前来,忽必烈赶紧下马迎了上去,金轮国师也赶紧下马紧随其后。
见此,郭靖和杨过也翻身下马,缓缓而来。
待走近后,忽必烈按照蒙古礼节对郭靖行了一礼:“小侄忽必烈,见过郭叔父!”
“你是拖雷安达的第四子忽必烈吧!没想到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
再次见到故人之子,郭靖感慨万千,回想起了曾经在蒙古草原与拖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金轮国师,别来无恙啊!你的伤好了没?”
杨过也朝着金轮国师打了声招呼。
金轮国师顿时一脸尴尬,但还是故作镇静的回道:“杨小友,别来无恙!”
“郭叔父,这位是?”
只见忽必烈一脸好奇的打量着杨过。
郭靖笑着回道:“他叫杨过,是襄阳城主将,也是我世侄!”
听闻此话,忽必烈不由得吃惊不已,暗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他隐约间感到杨过身上散发出一丝杀气。
金轮国师也大吃一惊,但他却显得不以为然。暗道:“这杨过竟然如此愚蠢,真以为武功盖世就能抵挡千军万马吗?这还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好借此机会灭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